“泰利”来了!今年第4号台风“上户口”,全市台风白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晶报综合
2023-07-15 08:46
收录于专题:关注台风“泰利”
摘要

在经过近期如复制粘贴般的高温炎热后,天气终于要有变化了!深圳市气象台7月14日19时00分发布全市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全市进入台风注意状态

与别的台风出生即带“户口”有所不同,今年第4号台风今天上午生成,下午才拥有了正式名字——“泰利”。


图片


中央气象台7月15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TALIM;名字来源:菲律宾;名称意义:尖锐和锐利的意思)的中心今天下午5点钟(北京时,下同)位于我国东沙岛南偏东方向约275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40-200公里。

预计,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于17日夜间在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级或强台风级,35-42米/秒,12-14级),18日进入北部湾,以后趋向越南北部沿海和广西沿海。


图片


大风预报:预计15日至18日,南海北部、琼州海峡、北部湾将有8~10级大风,其中南海西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11~14级、阵风15~16级;海南岛、广东西南部沿海、广西南部沿海等地有8~11级大风,广东西南部和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局地可达12~14级。

降雨预报:预计16日至19日,受台风及外围环流影响,华南大部及云南南部、湖南南部、江西、福建南部、安徽北部和东部、江苏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广东南部、海南岛、广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广东西南部沿海、海南岛中北部、广西南部沿海局地有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120~200毫米,局地可达250~450毫米;降雨期间伴有雷电、短时强降雨和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70毫米以上。最强降雨时段在17日至18日。


图片


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4个台风,截至7月15日,生成台风个数较常年同期(5.3个)偏少1.3个。“泰利”将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较初台常年平均登陆时间6月27日偏晚。据统计,近30年,初台最爱登陆地点为广东

【早前报道:深圳市高温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准台风”生成,或于17日傍晚到18日早晨登陆】

昨晚深圳的天空相当炸裂,“鱼鳞云”刷屏朋友圈!深圳天气介绍,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终于有减弱之势,高空中出现大气波动。

在经过近期如复制粘贴般的高温炎热后,天气终于要有变化了!深圳市气象台7月14日19时00分发布全市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全市进入台风注意状态。这也是今年深圳首个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在台风来临前,我们还要再热一天。深圳市气象台7月15日08时00分将全市陆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预计15日我市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信号可能持续1天。

今天深圳晴天间多云,天气酷热,局地有短时(雷)阵雨;气温28-36℃,中北部和人口密集区最高气温37-38℃!16-18日台风将对我市有明显风雨影响。其中16日下午风力开始增大,过程最大阵风8-10级,风雨主要影响时段在16日夜间至17日。

在此提醒大家,暴雨来临时正值工作日,请大家关注天气预报,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作业,注意安置好室外物品,安全第一。

热带低压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或于17日傍晚到18日早晨登陆

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今天早晨5点钟(北京时,下同)位于我国东沙岛南偏东方向约35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

预计,该热带低压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有可能于今天上午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并于17日傍晚到18日早晨在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级或强台风级,35-42米/秒,12-14级),18日进入北部湾,以后趋向越南北部一带沿海。

这将成为今年首个影响深圳的台风。

气象分析师介绍,未来的台风“泰利”具有稳定西行、近海加强、影响有利有弊等特点。在“泰利”背后还会有热带低压系统北上,有可能会影响台风的登陆时间,还需要继续观察。

从影响上来看,从下周初开始我国华南沿海将出现风雨天气,下周一和下周二是核心影响时段,广东、海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目前华南近海海温条件很好,台风发展容易超出预期,粤西沿海和海南沿海需要警惕大风、海浪。

有利的一面是,它带来的风雨会短暂缓解华南地区的高温闷热天气,像是广州、深圳、海口等地下周一、周二开始会有两到三天降温,炎热有所缓解。不过,在此之前,华南的高温还将有所增强,需注意防暑。

热热热,全国吃冰指数地图出炉

眼下正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多地体感温度超40℃。南方正经历持久闷热高温天,多地桑拿天将持续打卡一周;随着大范围降雨结束,北方高温再度发展,京津冀等地干热暴晒模式回归。根据未来气温走势,中国天气发布全国吃冰指数地图。

15日至16日,我国呈现北烤南蒸的天气格局。北方以干热暴晒为主,南方依然延续高温闷热的桑拿天,江南、华南一带虽气温下滑,但湿度不降,闷热感仍将延续。

其中,江南大部、华南将继续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江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40℃;21日前后,江南等地将再次出现高温天气。此外,未来10天,新疆大部地区有持续性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可达40℃或以上;17-20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西部、华北南部和东部将出现35~37℃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7月15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友情提示:冷饮虽冰甜爽,可不要贪杯。建议大家喝完用清水漱口,不仅可以及时清理口腔里的碳酸饮料残留,还可以调节口腔内的酸碱平衡,利于保护牙齿。炎热夏季,建议小伙伴们也适当增加饮水量,做好防暑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来源:晶报综合深圳天气、广东天气、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等

编辑 刘珂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