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台风……灾害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少影响,农业保险不仅为农户带来保障,还能进一步守好“米袋子”、拎稳“菜篮子”。7月14日记者从广州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广州统筹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目前已实现主要农产品全覆盖,近三年近3.5万户次获得超5亿元农业保险赔偿,2022年末农业保险深度达2.9%,位列全省第二位。
特色农业保险快捷理赔受欢迎
正值盛夏,记者在南沙珠江街五涌附近看到,碧绿莲叶在水面中铺展开来,与蓝天相映成趣。这是农户冯俊杰的97亩莲藕塘。但在一个月前,藕塘可没有如此“岁月静好”。6月“龙舟水”来临,珠江街五涌降雨量一度达到122.2毫米,淹了部分荷叶,“当时我们凌晨两三点还在抽水,不然水太满就很麻烦。”冯俊杰说,如果莲叶被连续浸泡超过6个小时,就会腐烂,影响莲藕收成。
农户冯俊杰和他的97亩莲藕塘
所幸冯俊杰为种的莲藕购买了“蔬菜气象指数保险”,6月10日到6月11日珠江街五涌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触发理赔,他获得了赔款10776.7元。“理赔很快,两三天就到账了。”冯俊杰说,这是他第二次获得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赔,“这个保险理赔十分方便快捷,只要气象指标触发理赔线就会理赔。虽然赔偿不一定覆盖全部损失,但能够减少损失也很不错。”
与冯俊杰一样获得理赔的种植户还有很多。据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广州中心支公司介绍,6月“龙舟水”期间,广州市不少种植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公司累计快速向广州市767户受灾农户完成理赔218万余元,农业保险实实在在为农户“遮风避雨”。
自2019年起,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立了智能的气象指数保险平台,保险公司应用于全市的蔬菜气象指数保险,该险种开办以来大幅简化理赔程序,获得农户一致好评。
记者从广州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广州市的农业保险已经实现主要农产品全覆盖,包括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畜禽、水产、设施等。继创新开发“蔬菜气象指数保险”之后,还开发了其他特色农产品保险。比如南沙区推出虾蟹养殖气象指数保险和水产种苗保险,白云区推出花卉苗木病虫害气象指数保险、耕地地力补偿保险等;广州还将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纳入政策性险种。
保费财政补贴70%-100%
“我觉得现在农业保险政策挺好的,我们农户只需要出10%,如无意外我每一年都会投保。”冯俊杰说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各级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在70%以上,部分区部分险种甚至达到100%。政府通过给予财政补贴或奖励来减轻农户保险费经济负担,增强农户投保信心,有效提高承保覆盖率,让农业保险深入人心。
比如今年起,南沙区大岗镇对符合广州市、南沙区现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在大岗镇区域内投保的政策性种植险,包括水果、水稻、玉米、蔬菜(气象指数保险)等,由镇财政对农户自缴保费部分实施全额补贴。也就是说,原本农户需要自缴保费10%,现在连这10%也不用出了。实施了该政策之后,大岗镇种植业保险覆盖面大幅提升,投保面积2.8万亩,惠及2700名农户。
“广州在地方特色险种供给、产品保障额度和财政补贴力度方面都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农业保险的跨越式发展。”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广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陈孝明说道。
据介绍,广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不断提高,保险费率不断降低,满足广大农民需求。比如与省方案比较,广州将蔬菜保额由2000元亩提高至4800元亩,将葡萄、火龙果等水果保额由3000元亩提高至5000元亩,水产养殖保额由5000元亩提高至50000-150000元亩,盆栽花卉保额由5000元亩提高至50000元亩以上,高标钢结构大棚保额由10000元亩提高至30000元亩;将荔枝、龙眼费率由10%降为6%,花卉费率全面降低2%,大棚费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取消水产养殖的绝对免赔率,减少农民和各级财政负担。
据广州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2年广州市农业保费收入达到9.22亿元,较2020年增长356.4%;近三年,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200亿元,16.7万户次农户参保农业保险,近3.5万户次获得超5亿元农业保险赔偿,保险深度达2.9%,位列全省第二位。
市财政局表示,财政部门持续加强农业保险工作督导和检查,按照省财政厅部署定期组织统计全市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应拨未拨情况,督促各级财政部门追加预算安排、加快拨付保费补贴资金。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原标题《近三年3.5万户次获赔,广州农业保险为农户“遮风避雨”》)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克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