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兄靓声·行走的雕塑特辑②|开拓者的颂歌——特区建设者雕塑《拓荒牛》

2023-07-14 21:31
收录于专题:曾兄靓声
摘要

读一首诗,品一盏茶,寻一份静,走进曾兄靓声读书会,让我们一起分享阅读及朗读的心得体会。





主题:开拓者的颂歌——特区建设者雕塑《拓荒牛》

创意策划:曾若明

诗文作者:彭庆元

雕塑设计:潘鹤

朗读配音:曾兄靓声

音效合成:邬运河

图片来源:彭庆元、深圳晚报、深圳商报

录音时间:2023年7月13日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状态的生动反映,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和文化品位的具体体现。知名作家彭庆元出于对雕塑艺术的热爱,为深圳的城市雕塑作品拍摄影像、赋写诗篇,将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探索它们的主题立意、思想内涵以及表达方式,创作《凝固的诗情——深圳城市雕塑写意》《凝固的诗情——南山艺术雕塑工程巡礼》等四本城市雕塑诗歌图文集,收录近600篇诗文,著名雕塑评论家孙振华先生称之为“深圳文化界的一段佳话”。



在城市的雕塑中行走,在行走的雕塑中读城。为让雕塑艺术更加深入人心,引发更多人对深圳城市雕塑和城市文明的内在关怀的感悟,《曾兄靓声》栏目以图文音频连载的形式,再次精选推介作家彭庆元的雕塑诗作。



开拓者的颂歌

——特区建设者雕塑《拓荒牛》

彭庆元

曾经是寂寥冷清的海湾,曾经是疾藜丛生的沙滩,曾经是板结封冻的土地,曾经是野草疯长的荒原……

忽一日,千万建设者从四面八方集结到此,行装甫卸,风尘未洗,闪光的犁头就深深插进了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搅拌机的轰鸣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打桩机的雷声夯实了中国的信念。亘古的荒原终于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遥远封闭的南国疆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大道通衢车水马龙,高楼广厦立地顶天,公园草地花团锦簇,街区繁华接踵摩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热土新歌处处欢颜……

世界对东方的崛起刮目相看,人民对特区的建设者心存感念。雕塑家的眼睛在春天的土地上逡巡,那默默耕耘的垦荒牛终于点燃了创作的灵感:你看,它雄健的肌肉托起了重轭,它炯炯的目光望穿了云天,它巨大的身躯攥紧了力量,它奋起的四蹄一往无前。任何障得在它的脚下都将被踏成齑粉,任何困难都难以阻挡它向前,向前!

(诗文作者与雕塑家潘鹤合影)

光阴飞逝,时空流转,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变幻着自己的容颜。而唯一不变的,是开拓者的精神永世流传。



雕塑简介


《拓荒牛》(初名《开荒牛》)雕塑位于深圳市委门前广场上,高2米,长5.6米,重4吨,由孺子牛和树根两部分组成,主体为铜材质,底座为花岗石。雕塑见证了特区的创业精神,对于弘扬特区建设、开拓,大胆创新,无私奉献,奋勇前进的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作故事



深圳城市雕塑,几乎同时肇始于深圳经济特区宣布成立的那一年——1980年。1981年,深圳市领导委托著名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潘鹤筹建深圳特区室外雕塑领导机构并亲自为深圳设计制作一件标志性的雕塑作品。

晚霞中,潘鹤徜徉在如同小镇的百废待兴的深圳马路上,他看到到处是拖拉机、推士机,灰尘滚滚,拖拉机一次次把砖头、木头拉走,视觉的冲击,给艺术家带来了瞬间的灵感火花,潘鹤马上动手做设计方案,题目就定为《开荒牛》。

(潘鹤的作品《开荒牛》是深圳改革开放精神的标志性符号。韩墨/图)

坚定的信念,飞扬的灵动令潘鹤很快塑造了一头身体前倾,肌肉紧绷,正在猛烈拉动身后树根的公牛形象,顺势扭曲的牛尾巴也为这座雕塑增添了动感与张力,力拔气山兮气盖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更加突出。

一次邓颖超同志到深圳视察工作时,曾专门在《开荒牛》前留影,并语重心长地对深圳市委的领导说:刚才经过《开荒牛》,很高兴你们以开荒牛作为深圳的精神,共产党员就是要有这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我看开荒牛应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座右铭,全体党员都要有这种精神。

深圳开荒牛精神,从此深入全国人民心中!



作者简介


潘鹤(1925年11月—2020年11月22日),广东南海人。1941年师从“岭南画派”画家黄少强学习中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创作。

1949年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从事雕塑创作70多年,创作大型雕塑百余座,作品分别立于60多个城市广场上。曾获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雕塑家”称号等。2009年被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获文化部授予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有雕塑《艰苦岁月》《广州解放》《开荒牛》《珠海渔女》等。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诗文作者 彭庆元



彭庆元,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化行政管理与文艺创作,出版有《天涯芳草》《艺穗集》《行走的足音》《凝固的诗情》《家园之恋》等十二种散文、诗歌集。武汉大学毕业,1994年由湖南省文化厅调入深圳。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北京文艺》《山花》《花溪》《湘江文学》《作品》《深圳特区报》等省市级以上报刋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歌词近3000篇,400万字。部分散文、诗歌、歌曲获奖。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一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