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蚝乡”:打造“产业+文化+旅游”蚝业新生态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闻坤
2023-07-11 07:45
摘要

沙井有着“千年蚝乡”的美誉。这里出产的近江蚝(近江牡蛎)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也是深圳这座海滨城市的独特记忆。

“一岁蚝田两种蚝,蚝田片片在波涛。蚝生每每因阳火,相叠成山十丈高。”在深圳沙井街头巷尾,这首古时的《打蚝歌》直到今天仍广为传唱。

沙井有着“千年蚝乡”的美誉。这里出产的近江蚝(近江牡蛎)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也是深圳这座海滨城市的独特记忆。

养育了一代代沙井人的沙井蚝业,经过体制改革、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构建,正焕发新的生机。目前,沙井拥有各类蚝企300多家,年产值4亿元左右。以深圳市新宝沙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蚝民蚝企,探索出异地养殖新路,在传承传统技艺和渔农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从养蚝卖蚝到生产出口蚝豉、蚝油、蚝罐头等深加工产品,形成“产业+文化+旅游”蚝业新生态,助力沙井蚝品牌和千年蚝乡文化走向世界。

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黄小婷 摄

耕海养蚝为国出口创汇

据史料记载,沙井从宋代就开始插杆养蚝,是世界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薄宦游海乡,雅闻归靖蚝。”北宋诗人梅尧臣诗中提到的“归靖”,就是深圳沙井的古称。它面向合澜海,为咸淡水交汇处,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有利于海水养殖业发展。

“当年的蚝田沿海而设,从现在的深圳湾一直延绵到沙井的交椅湾,面积有10万亩左右,蚝船最多时达到300多艘。”沙井老蚝民陈炳芬说,沙井蚝民发明了三区养殖法——在蛇口,蚝田放上水泥柱条采苗;在前海后海,将柱条搬至此处海域让蚝成长;在沙井,将蚝搬到海藻食饵丰富的海域育肥。

15岁开始养蚝、做了一辈子蚝民的陈炳芬对沙井蚝非常自豪。他说,沙井蚝是一种近江蚝,养殖过程虽繁琐、耗时长,一般要3-5年才能上市,但这样养出来的蚝比单一海域养的蚝更加肉肥体大、鲜美嫩爽,深受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居民特别是侨民的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产业结构基本以农业为主,除了陶瓷和茶叶,沙井蚝便是代表中国出口海外、创造外汇的‘奶牛’之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副会长、深圳市水产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新宝沙水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沛忠表示,国家于1951年在沙井建立全国最大的蚝业加工厂,后来发展很快,生产的沙井蚝豉、沙井蚝油远销欧美等地,为国家每年创汇3000万元港币以上。

1956年,沙井蚝业高级生产合作社成立,次年蚝业社年产量近9万担,被评为“全国劳模集体单位”“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58年,蚝业社获国务院嘉奖,社长陈淦池在中南海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此后,受国家委派,沙井蚝业大队被派往我国沿海及越南多地输出蚝养殖技术,沙井蚝曾远赴阳江、湛江、山东、江门、惠东、海南、香港甚至越南等地。直到20世纪70年代,沙井年产蚝量七八万担,占广东产量一半多,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汇大户。

异地养殖书写水产奇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迅猛发展,沙井周边海域水质受到影响,蚝业养殖急速下滑。

“对水质要求极高的蚝,品质很快就下来了。”陈沛忠回忆,很多蚝民洗脚上岸另谋生活。他开始思索沙井蚝的未来。

陈沛忠是土生土长的沙井人,高中毕业后入沙井蚝厂工作。从学徒、工人做起,做过煮蚝工、焙蚝工、业务员、采购员、驻港代表,后担任深圳市宝安沙井水产公司经理。当时,蚝业停产,村民转型,沙井人陷入彷徨。陈淦池老社长、蚝业大队陈贺芩书记、水产局陈润培副局长多次与陈沛忠谈心,研究如何拯救沙井蚝,避免千年祖业终结。

“我还清晰地记得三位老领导说,‘你是沙井人,又是从事蚝业多年的现职国家干部,有责任救救沙井蚝’。”

陈沛忠下定决心另找新的养蚝区,延伸沙井蚝产业。

他带领团队经过多年调研考察,跑遍了广东、广西沿海,最终选定台山镇海湾、上下川岛十万多亩海域,发现那里的水质、盐分、温度都和沙井最接近,于是成立养殖公司,走出一条异地养殖沙井蚝的新路。

沙井蚝产业在台山等地延伸,养殖基地在台山,但蚝产品加工、销售的“大本营”仍留在沙井,市场则面向世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台山养蚝业形成产业规模,沙井与台山建成现代蚝业产业联盟,即“专业户+合作社+公司(加工和市场)”。

“沙井人包容、自强。”陈沛忠告诉记者,沙井人在台山等地传授养蚝生产技术,投资兴办蚝场和各类配套设施,帮扶专业户建立粗加工蚝产品基地,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民养蚝成为专业户。

沙井蚝落户台山后,养蚝从浅海向深海发展,沙井人也因此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深海养蚝技术,扩大养蚝面积。

目前,沙井蚝异地养殖基地总面积超过20万亩,鲜蚝年产量超过13万担,比原来在沙井的总养殖面积和产量峰值均高出70-80%。

沙井蚝异地养殖的成功,得到广东省水产界专家的好评,认为“这是广东水产史上的奇迹”。

在陈沛忠的带领下,沙井人创建了全国第一条沙井蚝油瞬时灭菌自动化生产线,将传统的蚝油作坊导入现代化工厂生产。从此,沙井蚝油从“土特产”变成了国内外畅销的工业化商品。

2001年,陈沛忠恢复了“油炸罐头蚝”生产,建成沙井蚝罐头生产线。2004年,沙井蚝罐头被评为首批“深圳知名品牌”。

新宝沙公司成立后,又建立3条蚝产品加工生产线。其中,沙井蚝油日产3.5吨半自动化生产线;沙井蚝罐头、鱼罐头多型号日产2吨全自动生产线;沙井蚝豉日产100担加工生产设备及冷藏配套。该公司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引入先进加工技术,努力打造成深圳“沙井蚝”产品的加工基地。

“千年蚝乡”创建文旅胜地

“作为深圳地方特产,沙井蚝凝聚了民间智慧。它有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这是沙井蚝民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生蚝虽然在异地养殖,但养蚝的技术、蚝的文化仍然根植在沙井。”陈沛忠说。

2004年,“沙井蚝民俗生产习俗”被列入宝安区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沛忠被认定为项目传承人。2006年,该项目被列入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沛忠被认定为深圳市级传承人。2022年,沙井蚝生产习俗获批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沛忠为非遗项目传承人。

从2004年开始,每年12月,由宝安区政府和市旅游主管部门联合举办“沙井金蚝文化节”,包括蚝门盛宴美食节、盛世蚝情魅力宝安图片展、蚝乡生态一日游、文体邀请赛等活动。该文化节的品牌影响力逐渐从深圳走向广东、走向全国,成为“魅力蚝乡、古韵沙井”的一张闪亮名片。

2009年,陈沛忠与当地社区村民商量,不但要保留蚝产业,更重要的是继承千年祖业以及为子孙后代留下“拼搏、包容、崇教、创新”的蚝文化精神。在政府、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沙井蚝文化博物馆建成并在当年金蚝节开放展出,陈沛忠担任博物馆馆长。蚝文化博物馆为市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传承非遗,宏扬祖业。2011年,沙井村十大社区成立沙井蚝民俗文化研究会。

陈沛忠说,50多年来,他与沙井蚝结下不解之缘,他和一批村民、同事一起从事蚝艺、传承文化、创新蚝业,打造“基地-加工-市场-文化”四位一体的新蚝业产业链,希望能为深圳千年蚝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力量。

沙井蚝产业在新时代开启了新篇章。目前,沙井地区已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随着金蚝小镇项目等硬件配套开发成熟以及蚝文化产业、粤曲艺术表演等文化内核的进一步深度挖潜,“千年蚝乡”沙井将有望成为集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创意、经贸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民俗文化旅游胜地。

【记者观察】

立足资源禀赋 在传承中创新

蚝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珍品。

沙井,享誉海内外的“千年蚝乡”,所产沙井蚝是深圳独一无二的土特产。沙井蚝作为近江牡蛎,养殖周期长达3-5年,比一年成熟、收获的太平洋牡蛎更加费时费工。但沙井人坚持对祖业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执念和对产品品质的苛求。一代代蚝民用勤劳的双手耕海种蚝,不断创造历史、书写新篇章。

沙井蚝早年出口创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后,沙井人开拓创新,以异地养殖为突破口,闯出了一条现代蚝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开辟了台山、阳江等新的养殖基地,借此将传统品牌完好保存下来,创造了“广东水产史上的奇迹”。创新变革后,在异地的沙井蚝田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升,不仅促进了两地经济繁荣,也为深圳现代渔业和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同时,他们不断尝试蚝产业与蚝文化、蚝主题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径,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沙井蚝文化。

深圳拥有海洋海岛资源优势。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像沙井蚝这样的绿色养殖及精深加工,推动海产预制菜提升质量、打响品牌,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新动能,立足资源禀赋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

(原标题《“千年蚝乡”:打造“产业+文化+旅游”蚝业新生态》)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克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