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践”亮相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2023-07-09 23:16
摘要

7月9日,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主会场圆满闭幕。在这场国家级、高规格、精品化的全国自然教育界盛宴中,深圳自然教育的实践案例在展览、论坛等多个环节交流分享,并获得表彰。

7月9日,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主会场圆满闭幕。在这场国家级、高规格、精品化的全国自然教育界盛宴中,深圳自然教育的实践案例在展览、论坛等多个环节交流分享,并获得表彰。

孩子们在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展位参与互动。

7月8日是首个全国自然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林学会、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广东省林业局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主会场及6个分会场拉开帷幕。

本次大会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自然教育”为主题,通过“1+6+N”的方式,设置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和20多个平行分论坛,并通过研讨会、嘉年华、音乐会、自然乐跑、青年说、自然教育市集、粤港澳自然教育季等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共同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工作。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主会场及深圳等分会场举行。

7月6-7日,深圳分会场率先开幕,举办了首届中国湿地教育CEPA国际研讨会,并确定今后每年在福田区举办,进一步扩大中国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国和COP14大会主席国的影响力,支持深圳建设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分享了国际优秀湿地教育的优秀案例,并邀请代表们参观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等地。

深圳分会场,大会向红树林湿地教育推广大使颁授证书。

7月7-9日,广州主会场,大会首次公布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和活力城市名单。其中广东省获得“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市)”称号。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广东省沙头角林场)荣获2023年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

大会发布了首届全国自然教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评选结果。深圳仙湖植物园的《深圳市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自然教育文创产品》,创意展现了南亚热带风情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在全国各地10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公益风物-团体组别”优秀奖。此外,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管理处的《地质珍品3D模型》、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深圳梧桐山自然教育教学雨具》等多家单位的文创,也获得表彰。这些创新、实用、美观、可转化的获奖作品,在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为自然教育文创的活化开辟了路径,充分彰显自然教育行业蓬勃生机活力。

深圳市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自然教育文创产品展示。

大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主会场、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分会场均设置自然教育展区。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等多家来自深圳的机构和组织精心布展,通过植物拼图、木工体验等方式,寓教于乐,科普互动,引导公众体验自然活动,宣传展示深圳特色动植物。

孩子们在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展位参与互动。

论坛环节,来自深圳市坪山区、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单位的代表,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深圳自然教育在基地建设与自然教育路径方面的探索。以“山海连城·绿美深圳”为主题,坪山区以深圳自然博物馆及坪山河自然博物长廊、红花岭乡土植物步道、碧岭瀑布群步道、禾雀花步道等为代表,形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自然博物馆”教育特色。

坪山区“一座没有围墙的自然博物馆”特色教育实践,在大会论坛交流。

大会公布了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名单,全国共有245家基地榜上有名。包括深圳市在内,广东省有18家基地上榜。

据悉,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自然教育基地和自然博物馆等建设写入地方性法规条例,填补了自然教育入法的空白。

深圳红树林基金会代表介绍《2023-2035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本次大会上,《2023-2035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首次发布,提出到2035年,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禀赋、自然保护地类型与分布,以及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状况等,充分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动植物园等自然教育场域,在全国打造10000个高标准的自然教育示范点;《2022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同期发布,拥有自然教育机构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北京市。

孩子们在自然教育展览的市集上体验自然活动。

(图源:广东省林业局、各参会单位)

(原标题《“深圳实践”亮相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琨亚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