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五个一工程”奖揭晓之际,便是文艺深军收获之时。
7月3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公布了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62部上榜作品中,有11部出自深圳,成绩瞩目、硕果累累。
其中包括:电影《熊出没·重返地球》和《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电视剧《扫黑风暴》《追梦》、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动画片《小凉帽之魔法凉帽》;广播剧《南海榕》《天使的翅膀》;歌曲《灯火里的中国》《少年》(建党百年版)以及长篇小说《乌江引》。
这些“深圳出品”的获奖之作类别涵盖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广播剧、歌曲、长篇小说,多点开花,尽显深圳文化之繁荣。7月4日,深晚记者连线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者,听他们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部分获奖作品。
饱含激情
独特视角带来文艺精品
文艺精品能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在深圳开放包容的温暖怀抱中,文艺深军的创作充满了激情与创意。这些优秀的文艺创作者饱含赤子之心,坚持“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担当”,总能为文艺创作带来独特视角,不断创造惊喜。
“很多人都用过QQ,事实上,很多年前,我党特工就用自创的CQQ向延安发报了。”获奖作品《乌江引》的作者庞贝说。提起长征,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红军在被敌人围追堵截,物资极度匮乏下的艰难险阻。但在《乌江引》中,庞贝向读者呈现的是中国革命的“技术含量”。这一独特视角为这部作品奠定了高度,这部作品被誉为“对伟大长征精神的崭新书写”。
以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为破译主力的中革军委二局,是一支鲜为人知的秘密力量,他们利用早期无线电通讯技术侦收的敌台信号,几乎成功破译了国民党军的所有密码情报,为红军一次又一次突破重围、绝处逢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民党军对红军的情报却一无所获。
这是人类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情报战孤例,毛主席曾感慨地说:“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5年准备,一气呵成。《乌江引》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庞贝以大量解密档案及密码破译者后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在客观史实基础上展开文学想象。
庞贝曾走访军委二局的办公旧址,如今那里成了中国移动等通讯公司的教育基地。军委二局的精神如今仍不断鼓舞着后人——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为中国发展贡献力量。
脚踏实地
基层采风发掘时代传奇
“唯有立于时代的峰峦之上,方能让文艺创作的径流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海”,在谈起获奖作品广播剧《南海榕》的创作体会时,导演高明洁表示。
深圳的文艺创作者在这块文艺的沃土上,一方面切身感受巨变时代这个先锋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脚踏实地,传承下基层采风、实地走访的老传统,发掘深圳传奇。《南海榕》的主创人员告诉深晚记者,创作团队经过长达三年的走访、调研、构思、策划,同时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担任该剧总编审,为其思想主题把脉定向,最终制作推出作品《南海榕》。
榕树,繁茂常青,象征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特区精神。在深圳仙湖植物园和莲花山公园,由两位伟人分别于1992年和2012年栽下的两株南海榕,见证着深圳的发展,也见证着伟大时代的不朽传奇。广播剧《南海榕》以此为核心艺术意象,讲述了琼花和周连长为代表的特区建设者,投身改革一线,逐浪时代大潮的故事。
“中国的改革之路是波澜壮阔,充满艰辛的,很多时候我们读懂历史、悟透历史,再重新去呈现历史,就能为戏剧带来充沛的故事性。”高明洁说。
从带领群众致富的云南小干溪村支书开勇,到坚信女性要经济独立的女卡车司机琳宝,从通过努力奋斗离开农村定居上海的杂技演员怀甫,到白手起家带动整个子胥村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柴米油盐之上》的创作团队从中国的西部山区出发,一路穿越,直到中国的东部沿海,精心遴选出四个鲜活且有代表性的个人或群体,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了成百上千万中国人共同的故事,看到了整个时代的变迁。
事实上,本次获奖作品,无一不是深圳文艺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火热生活中提炼主题、萃取素材,倾情拥抱时代所创作的优秀文艺成果。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获奖作品,不仅代表着获奖者个人在艺术创作、事业追求上的成功与荣耀,更彰显着整个城市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决心与实力。
相关链接
深圳这些作品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在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11部作品中,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广播剧《南海榕》和歌曲《少年》(建党百年版)3部作品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此外,限于报送名额,深圳会同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推出的电影《奇迹·笨小孩》,会同澳门有关方面共同推出的电视剧《湾区儿女》,会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同推出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由其他省市报送,分别获奖。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
该片由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英国导演柯文思执导,讲述时代洪流下四段关于普通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奋斗故事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鲜明品质,折射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广播剧《南海榕》
《南海榕》的故事跨度纵贯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全画幅,以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南海榕为核心艺术意象,用发生在首都北京和特区深圳的两条并行的故事线索,折射出深圳走过的改革开放进程,见证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
歌曲《少年》(建党百年版)
歌曲由青年歌手梦然和罗高丞携手创作,凭借朗朗上口的歌词,唱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奋斗百年“正少年”的风采和精气神,一经推出便获得广泛好评。
电影《奇迹·笨小孩》
《奇迹·笨小孩》由文牧野执导,宁浩监制,影片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年轻人在深圳创业的经历,讲述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抓住机遇拥抱幸福的故事,绘就了一幅属于新时代创业者砥砺奋进的画卷。该片上映后广受好评,累计票房接近14亿元,取得了深圳原创电影票房新突破。
电视剧《湾区儿女》
《湾区儿女》是由广东爱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澳门企业出品,深圳市委宣传部、福田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品的都市剧,讲述了澳门回归后的二十年里,麦斯钰、黄梓健等一批大湾区青年紧抓机遇,植根粤港澳大湾区,最终实现自我成长的励志故事。
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歌曲以千百年来人类生活中最永恒经典、牵肠挂肚、刻骨铭心的爱情作为音乐主题,用可可托海草原上牧羊人和养蜂女在漂泊生活中真心相爱却又无奈分离的爱情故事作为音乐素材,用凄婉唯美的音乐旋律抒发了歌者心中那与天不老的痴情爱意和眷恋思念。
(原标题《深圳11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深晚记者采访创作者讲述背后故事 独特视角深圳表达 文艺深军再创佳绩》)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