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落实与推进,如何发挥数字化赋能优势,助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石。
据了解,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卓越教师计划的号召,自2021年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尹睿联合希沃录播高级教学研究顾问袁晶共同发起“双师协同课堂”师范生教育实践项目。该项目面向的对象是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
双师协同课堂借助互动交流技术,构建起由高校教师教育者、师范生、公益志愿教师组成的在线教研共同体,借助数字技术,由师范生作为本地端主讲教师,公益志愿教师作为异地端辅助教师,开展远程同步课堂协同教学。
开展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培养质量保障的关键措施。双师协同课堂在师范生教育课程中设计直接面对一线教育教学和融入一线教育教学的教育实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突破时空界限,组织师范生参加远程教育实践,解决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上“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据介绍,2022年,经过项目初步探索,有35位师范生进行了一人一课时的线上教学实践,两个小学教育本硕班观摩并参与教研评课;到2023年,项目近一步优化创新模式,采用多种实践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实践。在双师协同课堂的闭环实践中,48位语、数、英学科硕士师范生通过“集体备课”“双师协同教学”等功能,实现“教—研—评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实践创新,为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此外,今年4月至5月,为推动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教育教学,该项目在部分学校开展系列微课,促进乡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记者了解到,华南师范大学48位师范生分成6个学科小组,结合2023年世界地球日“气候变化”主题,创新性地将学科素养与环保知识融合开发了6节跨学科专题的系列公益微课,倡导保护地球,关注气候变化。该系列公益微课累计超过1200次播放量,约有2.3万学生参与学习观摩。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