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力争打造双拥标杆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文/图
2023-06-20 22:45

“好菜刀怎么挑?直播间里敲一敲。”近日,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广东凯利德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直播间。正在镜头前展示的“一把刀”品牌304铜抗菌不锈钢刀,为广东阳江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由退役军人郑海发带领团队成功向市场“进军”。

一把菜刀

郑海发是2000年入伍的。他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珠海市支队,2008年退役后到阳江创业,现任阳江市阳东区第九届人大代表、阳江市五金刀剪协会副会长、阳江市小微企业副会长、阳江市企业家商会副秘书长,是广东凯利德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如今,其公司专注于中高端厨房刀具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年纳税额近80万元。

据悉,304铜抗菌不锈钢刀项目打通核心技术难关,可谓刀具产品用材领域一项历史性突破。郑海发拿起刀具轻轻一挥,削透一叠A4纸。他向记者介绍:“这把刀不含重金属,没有铁锈异味,切水果助于抗氧化,能保证粤菜和日料追求的原汁原味。”该款刀具原材料为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的发明专利,经由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转化生产。

郑海发是揣着16元起步的。“回想起来历历在目,确实不太容易。”创业困难时,他总被部队精神召唤,鞭策自己吃苦耐劳、敢闯敢拼。仅用一年,他的公司达到规模型企业,产值突破2000万元,后来更连续三年获批“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阳江市凯利德300系列抗菌不锈钢熔覆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

郑海发的公司代表阳江军创企业参加2023年阳江市“邮储杯”创业创富大赛获得“创业组一等奖”,也曾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八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膺“新材料产业成长企业组优胜奖”。其公司还是腾讯动漫授权战略合作企业,2020年至2022年,与《猫妖的诱惑》漫画作品进行刀具及周边衍生品的美术资源、设计制售合作。

五金刀剪是阳江传统支柱产业,产量占全球份额的75%,出口产值占全国份额的80%。郑海发表示,选择在阳江创业,是因为这里重视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金融扶持,也帮助企业增强发展信心和动力。1999年生的林宗博今年3月退役后,5月即通过阳江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入职郑海发的公司。

“五种力量”

林宗博参加的这场阳江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释放2000个岗位,150家企业参与,由阳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有了退役军人事务局,我们就有了一种娘家的感觉,有困难可以直接找这个部门咨询。”郑海发提到,该部门也让他更容易了解鼓励退役军人创业的相关政策。阳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周凯介绍,阳江力争打造双拥标杆,加快构建退役军人“五种力量”方阵。

“五种力量”方阵其一为支持应急应战。王周凯指出,阳江连续20多年对海训部队给予全力支持,帮助解决改革急需、备战急用、官兵急盼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也选派单位民兵参加军事训练,纳入学习教育和日常管理,初步建立精准细致的退役军人动态数据采集共享机制,并挖掘拥军支前潜在资源和战备精锐力量,确保战时联动“拉得上、用得上”,已初见模型。

阳江将培养“兵支书”写入“十四五”规划,加强基层治理履职能力;启动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造星计划”,全市645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其中137人当选为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建立“老兵调解室”“老兵工作室”,鼓励退役军人参与化解群众信访诉求;坚持退役军人“普惠+优待”原则,落实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

阳江还紧抓国防教育,赓续传承“红色底蕴”。其国防教育基地与县委党校、县教育发展中心、县老干部大学、县消防训练基地“五合一”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1.4亿元。在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的红色展馆,媒体采风团感受到当地拥军支前的光辉历程——“一个海边小村庄,成长出一个获得毛主席肯定的党支部”。

阳西县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县城人民大道有双拥宣传一条街,10块户外永久性大幅双拥宣传标语牌设立于县城和各镇主要路口和旅游景点。作为革命老区,全县设有一个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8个镇和155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每逢重要节日,当地政府组织党员、干部、部队、学生和社会群众等开展纪念及公祭活动。

阳西各级公共服务场所都设有现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依法优先服务标志。目前,当地共有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9180人,其中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3031人。广东省织簧农场退休干部何维景便是退役军人代表之一。他曾连续15次被广东省和阳江市农垦系统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并荣获2018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一份坚守

在连队,何维景是有名的侦察兵训练尖子;退役后,他以责任和坚守带出一批驰骋社会经济大潮的生力军。何维景参与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他身上,有老兵的血性与担当。他主动请缨上任农场民兵训练教练员,一干就是十六年。这支民兵队伍雷厉风行,军事素养向正规部队看齐。

何维景带训民兵达上千人次。无论他们是农场领导、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老板,当接受采访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在农场参加民兵训练的经历和受益,以及对何维景的钦佩和赞许。何维景常讲,农场200名退役老兵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于是,他在农场组建阳江全市第一支企业民兵应急排,30名退役老兵成为应急维稳、护林救灾、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

某个大年三十夜晚,正与妻女吃团年饭的何维景突然接到电话,燃放烟花起火事故急需支援。何维景放下碗筷立即赶往,由20多人组成的扑火突击队不到十分钟便赴现场,仅用半个小时就将火势扑灭。在2008年超强台风“黑格比”袭击阳西时,何维景带领农场民兵应急队员挨家挨户敲门检查,迅速组织老人、小孩转移到安全地带。

家庭有难,他也没有向组织提出过调至轻松岗位的要求。2004年,妻子黄洁英在做家务时不慎摔倒,半身瘫痪。何维景彷徨痛苦,也很快打起精神,接受命运考验。他说,“婚姻是一份责任。刚结婚那十多年,都是妻子在照顾我,现在她生病了,我当然要义无反顾地照顾她。”2019年,何维景退休,有更多时间与精力陪伴妻子。他说要一直这样直到生命尽头。

何维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第一件事是给妻子按摩头、手、脚活动关节,随后扶她去洗脸、漱口、到室外“走”5分钟,自己再去市场买菜备餐。19年来,何维景重复着这样的日常,他逐渐学会煲老火汤、穴位理疗、给妻子理发、上山找草药给妻子泡澡……黄洁英因此一次褥疮都没有长过,现在还能撑着拐杖走几步路,身体状况总体稳定。

“这么多年病着,其实她比我还难受。我尽量照顾周到一些,她不要发脾气骂我就好了。”何维景打趣道。“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我照顾好妻子,对女儿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我希望成为她的榜样。”他曾是军人,“不叫苦不喊累”铭刻在心。易志强也是一名严以律己、辛勤耕耘的共产党员,十余年来扎根于农业生产第一线。

“三项统一”

阳西县边海村村民易志强200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队,2005年退伍,靠着退伍费购买第一台拖拉机。他担任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社员从最初的7名发展到现在的126名,总产值达400万元以上。他着力发展无公害粮食种植。边海香粘米、模范稻等产品相继注册成功,为农产品迈向品牌化、标准化踏出坚实一步。

易志强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推广有机肥、绿色水稻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除虫”,使水稻收成高产、品质优良。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门口垌也因该水稻种植项目,在2011年被农业部定点为国家级水稻优良品种示范基地。易志强敏锐地意识到,新时代农业的出路在创新,因此不断学习致用。

原本部分农田水源短缺,导致水稻长势不好,易志强便对其进行产业化改造,切实解决农田受浸、受旱等问题。为提升水稻产量,他积极推广机械化作业,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冬季种植,并以成本资金帮扶和技术帮扶等措施,带领全村200多户社员和150多户村民种植广东丝苗优质米、边海香粘米及无公害水稻,50多家困难户在其带动下摆脱贫困。

易志强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展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有偿服务,与合作社、种植户实行订单种植收购,并通过示范引领和无偿技术指导,让乡邻多种田、种好田,不仅优化水稻生产和销售,也让卖粮的农户“鼓起钱袋子”。

参加阳江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并获二等奖,这样的经历对易志强帮助很大。他表示,除能得到资金支持,也可吸引更多退役军人加入合作社。易志强获评“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2019年广东十大杰出新型职业农民”“2021年阳江市乡村振兴新进个人”“2021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等荣誉称号。他还坚信,在强农惠农政策指引下,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原标题《力争打造双拥标杆,广东阳江提供退役军人服务坚实保障》)

编辑 张克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一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