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除各界嘉宾、展商、买家积极开展业务交流、精准对接合作需求外,周末,越来越多的观众相约逛展。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将文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本届文博会给各界嘉宾、展商留下了什么印象?他们在参加文博会期间有什么难忘的体验?
商机无限、需求旺盛
把展会的流量变为企业的增量
火爆出圈的淄博烧烤带热了山东展馆淄博展位。“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品牌的出圈。”淄博展位的展商——淄博汉青陶瓷有限公司经理黄少晨表示,很多人通过淄博的流量认识了更多当地的品牌。“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城市品牌的成长,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和宣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文博会期间,他的展位前人流络绎不绝。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文博会,感受到文博会观众、展商的热情非常高涨。“这次我看到更多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带来了很优秀的作品,把作品奉献给市场、奉献给大众,并越来越接地气。大家的产品更能够符合大众消费、大众审美,这也是山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展示。”黄少晨说。
这几天,他添加了很多有意向的To B、To C客户。“我想,这些客户会从展会的流量变为我们公司的增量,对公司起到非常实际的推广作用。”黄少晨补充。
“感觉来逛展的人变多了,但最主要的是需求起来了。”文博会的常客、深圳市瑞百盛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郭利芳说道。
在今年的展会上,瑞百盛除了传统的汝窑瓷器,还带来了新风格的产品。“以前大家一提到汝窑,都觉得应该是盘子、杯子和茶壶这些生活用品。但今年我们设计了这款有点萌的、像盲盒一样的产品,帮助我们触达了更多年轻群体。”郭利芳介绍,这只釉色淡雅、釉面润洁如玉、样式可爱的福鹿,造价与常规款瓷壶相近,人气很高。
“文博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能够触发一些新的合作机会,也能开拓产品的设计思路。”郭利芳表示,这些天有很多香港的潮牌找到她,想要谈定制、谈合作,这让她看到了传统工艺发展的新方向。“以前的瓷器作为传统工艺品被大家喜欢,现在可能会更加年轻化,让我感觉到汝窑的需求也变大了。”
“追星”“开脑洞”“忠实粉丝”……
参加文博会也有意外收获
山东展馆内,曲阜小伙黄嘉琪正在热情地向观众展示长达2.55米的《走近孔子》曲阜孔庙立体书。他是山东豆神动漫有限公司的设计师、插画师,也是该书的设计者。
“设计的初衷是让更多人可以把家乡的孔庙带回家,把山东儒家文化带到深圳、带向全国、带往全世界,现在看来已经很成功了。”黄嘉琪说。参加文博会的前3天,公司带来的约50份库存全部售空,其中一份样品也被买走。“这比我们日常销量高太多了。”黄嘉琪补充,这几天他添加了四五十个微信,与4位客户达成了明确的合作意向,与部分客户在进一步沟通中,预计还能促成一些合作。“我甚至感觉公司下半年都不用发愁了!”
这是黄嘉琪第一次参加文博会。他全程充满了新奇的体验,还有着“追星”般的感受。他遇到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公司、亚运会IP的设计公司等。“当3D的冰墩墩出现在我面前、当我能和它的设计师握手交谈,这是非常震撼的。”黄嘉琪表示,文博会让他这样宅在电脑前的设计师走出房间,与全国各地、全世界的同行深入交流,学习优秀的商业模式、设计经验。
经过这次文博会,黄嘉琪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新的关注,开了不少“脑洞”。“逛完展,我觉得我不仅是设计岗,还需要以销售岗、市场岗的视角反观设计,思考如何迎合商业模式、如何更好市场化。”在黄嘉琪看来,这次文博会之旅不仅能提高自身认知、促进公司业务发展,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来自巴基斯坦的SHEIKN ARSHID RASOOL带来了当地手艺人重工编织的羊绒羊毛挂毯。“我们来中国参加这届文博会,希望向世界展示我们独特的艺术和工艺,这真的是太棒了!”他介绍,这是一项即将消失的工艺,需要得到很好的保护与推广,而文博会正是一次这样的机会。
“我们来自世界的不同角落却相聚于此,带来了在不同文化下诞生的工艺品和技术。这很好地促进了文化交流。”SHEIKN ARSHID RASOOL表示,他已经来过很多届文博会了,已是文博会的忠实粉丝。这次在会场,他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满脸笑容、充满活力与热情。“真希望我们以后每次都能来。”SHEIKN ARSHID RASOOL说道。
文化生态绽放、资源集聚发展
对文化产业未来充满期待
“文化不是讲究单一要素强势,而是追求平衡与开放。文博会有着开放的心态与广阔的胸怀,让世界文化生态绽放。”环球数码创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宏鹏表示,文博会为世界文化搭台,集成生产力、生产工具、科技、人才等要素,真正展现文化生态模式。“我还关注到深圳机场单独开辟了文博会嘉宾专用通道。这次文博会的组织非常严密、周到。”王宏鹏说。
在他看来,本届文博会促成了文化和产业之间的联动,极大促进文产交易。“文化一定要形成产业,才能实现对文化的反哺,才能形成可持续竞争力。”王宏鹏说道。本届文博会上,他看到许多深圳本土原创IP的身影,形成“左手IP、右手AI”的新格局,发展潜力巨大。
“本届文博会是一场文化+科技+艺术+数字的深度结合,充分展示了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产业最新的技术、创意和成果,也展现了深圳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体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创客学院副院长颜迥超说。本届文博会期间,他参加2023数字文娱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进行主题演讲,与其他嘉宾共同启动“文娱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推动计划”。
“学院希望在科技转化和科技创新角度能够为数字文娱产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资源。未来数娱产业一定是从人才、产业、科技技术、市场生态多方资源集聚发展,形成‘雨林式’的数字文娱产业创新生态。”颜迥超表示。
谈及参加本届文博会的体验,深圳市宝安区文化体育产业协会会长汪小兰表示,在广东展团停留的时间非常长,展团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示了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她印象深刻的包括广东非遗展演、文体旅融合项目、出版业数字化等内容,方方面面都让她看到了广东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作为一位资深‘文产人’,我对于产业未来充满期待,希望能建立更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尤其是原创文产项目、文产园区项目以及文化相关软性研究等,投入更多资源支持这些项目做强做大。”汪小兰也希望能有更多像文博会这样的文化盛事,营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投身文产、持续耕耘。
(原标题《“参加一次文博会,半年订单不用愁”他们还有这些意外收获…… 》)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小聚
00:55
“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举行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9月29日,“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市民广场举行, 该系列活动是宝安区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的文化品牌,也是2025年宝安区卫生健康10大便民行动之一,以“岐黄有术 健康有我”为核心理念,以“时令养生”为主题,将专业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可玩、可学、可带走的趣味体验。#读特小记者#
库坑社区“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亲邻共治项目圆满落幕, 居民共享暖心服务 (通讯员:刘子达)近日,库坑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 亲邻共治实践项目顺利完成全部活动。项目聚焦 “住有宜居”,通过 12 场特色活动,直接服务社区居民 248 人次,有效拉近邻里距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项目围绕居民实际需求设计四大核心内容:志愿者培训拓展活动组建起社区志愿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为社区服务注入新力量;志愿者应急急救培训教授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实用技能,提升社区应急保障能力;10 场 “邻相聚,趣味浓” 微课堂覆盖全年龄段,青少年手工、亲子绘本共读、长者健康讲座、端午包粽、中秋做月饼等活动,让不同群体在互动中增进感情;社区日常服务则持续收集民意、宣传政策,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居民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丰富了生活,更让大家从 “陌生人” 变成 “邻里友”。下一步,库坑社区将总结项目经验,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新格局。
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成功举办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 9月27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由梅林街道指导,翰岭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石榴抱月圆 翰岭融情暖"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作为梅林街道百千万工程——籽籽同心·幸福翰岭系列活动的一环,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文化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秋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完活动情况与到场领导后,翰岭社区第一书记肖秋成发表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在社区老年协会带来的欢腾热烈的腰鼓表演中正式开始,铿锵的鼓点敲出了各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福。随后,新疆舞《绽放》将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舞出别样风采;电吹管与葫芦丝合奏的红歌联奏,以悠扬的旋律唤起红色记忆,展现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一首儿童合唱唱出祖国未来花朵们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交谊舞《北风吹》与典雅端庄的羌族民族服饰走秀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感人至深的诗朗诵《翰岭邻里情》表演后,一首大合唱《共和国之恋》为演出完美收尾。八个各具特色的节目,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理念与社区各族人民的家族国情怀。 活动现场设置的民族文化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制作民族侗鼓和中秋灯笼,在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乐趣的同时,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看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收获感满满。 互动游戏区更是人气爆棚,民民们纷纷在“民族团结宣言墙”上留下自己的“宣言”,投壶和月饼套圈等互动游戏区也欢声笑语不断。居民们通过趣味游戏不仅收获了欢乐,更增进了邻里情谊。活动中,不同民族的居民携手参与游戏,互相加油鼓劲,生动展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是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传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