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那片海》: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满是飞扬的味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06-07 09:21
摘要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也是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的首播日。当晚,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在CCTV-8晚间黄金档在开播,腾讯视频同步上线。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也是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的首播日。当晚,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在CCTV-8晚间黄金档在开播,腾讯视频同步上线。

该剧酷云实时关注度创下峰值破1.8%的好成绩,腾讯站内热度突破25000点,剧集相关、多个话题登上热搜,热度和关注度均给出开门红。

年弱冠,正青春。《梦中的那片海》开篇就把镜头聚焦到什刹海冰面上那些穿梭飞舞的身影、笑意盈人的青春面容、红扑扑且充满希望的脸蛋上。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那群“正青春”的北京青年,在时代大潮中燃烧他们的热情,挥洒他们的汗水,书写他们的人生故事。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属于自己的青春。00后有,90后有,80后有,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样也有。每一代的青春都拥有同样的、飞扬的味道。肖春生(肖战 饰)、佟晓梅(李沁 饰)、叶国华(刘芮麟 饰)、贺红玲(曹斐然 饰)四位主角一出场,不同的性格特色、同样的自由向往,瞬间一览无遗。

故事以20世纪70年代的青春为切口,讲述了一代北京青年成长的故事。

如今的00后、90后总认为,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老古板”,殊不知,他们的青春,同样是无数激情的故事的堆积。肖春生、佟晓梅、叶国华、叶芳等个个都有自己的理想与坚持,他们身上同样还有着友爱、互助等可贵的品质。肖春生、佟晓梅追求真理,会爬树去被贴了封条的书库看书。叶国华、叶芳不服父母的人生规划,遵从内心,要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爱的人”共度余生……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不过,时间线往前推了个几十年。同样,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也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板正的首都。那里有什刹海老冰场、二八大杠、有四九城……一幅20世纪70年代北京城市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梦中的那片海》从肖春生与齐天在什刹海冰面的交锋讲起,引申出后续爱情、友情、人生选择的系列发酵。青春期的热血一触即发。

青春,总是不肯轻易低头。不仅肖春生不愿意,看似乖乖女的佟晓梅也不愿意,不愿意听从父母安排,而是朝着“白衣天使”的目标暗自努力。叶芳也不愿意,不愿意“包办婚姻”,不愿意走“既定路线”,在国家恢复高考之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考试,走出了自己的路。这份“不愿意”陪伴几位主角走过了灿烂的青春期。

时代在变,人生也在变。我们总爱说,当下的生活“日新月异”。其实,20世纪70、80、90年代又何尝不是“沧海桑田”?对于那个时代的青年来说,他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在时代大潮中的“乘风破浪”?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飞扬的时代让思想解放、青春热血洋溢,70年代北京青年的成长成为观众回望过去的切口,从普通人的故事看一代人的成长,从中感受国家的飞速发展。

《梦中的那片海》的镜头跟随几位主人公走完长达几十年的生命历程。呈现出一种日常生活的史诗性。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几位主人公的故事不断向外延展,体现出个体命运与大时代的同构性,整个剧情也由青春故事向家国情递进。

在呈现现实厚度与生活质感的同时,《梦中的那片海》中的青春激情、理想色彩也显得难得且珍贵,男主肖春生通达坦荡,总能以过人的勇气面对命运,他的奋斗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属于时代的故事,而因为普通人在其中展现的人性光芒,使观众在感受时代命运的同时,也得以从中感受到太多的“人生值得”。

正如本片艺术总监、总制片人杨晓培所言,“这部剧不仅希望大家看到人物们年轻时的热血激情, 更是献给曾年轻正年轻,永远年轻的英雄儿女,献给每一个为了梦中的那片海,不断奋斗,平凡但不平庸的你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永远弥漫着飞扬的味道。

面对变化,乘风破浪,我们致敬这一代人的青春,从中接过奋斗精神的接力棒。

(图片由剧方提供)

(原标题《煲剧|<梦中的那片海>: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满是飞扬的味道》)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