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回顾近三年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情况和成效,汕尾日报社将聚焦深圳用心用情用功开展对口帮扶,共同努力推进汕尾经济社会发展,携手打造特区老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的生动案例、经验成果、创新做法等进行采访,即日起推出“特区老区 携手共进”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行走海陆丰大地,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结下的果实随处可见。一条条“深圳路”、一座座“深圳楼”、一个个“深圳项目”,见证了深圳对汕尾的深厚情怀;帮扶干部的每一次进村入户“拉家常”、常问候、听民声、解难题,都定格下特区人民对老区群众的真挚情谊;招商引资、金融帮扶、科技赋能等多种帮扶举措全面开花,充分展示了深圳倾力支持汕尾,“真金白银投入”“真心实意付出”“真抓实干攻坚”的担当作为。
深圳、汕尾一家亲,这份情谊始于2013年。10年前,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圳开始对口帮扶汕尾。十年间,深圳坚守“帮扶不图名、实干见真情”,围绕“汕尾所需、深圳所能”,用心用情用功开展全面对口帮扶工作。2021年,在脱贫攻坚考核验收考场上,深圳、汕尾交出了全省第一的亮眼“成绩单”。当年盛夏,来自深圳的99名干部组团进驻汕尾市4个县(市、区)19个重点镇,在乡村振兴中书写驻镇帮扶新篇章,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至此,新一轮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正式启动。
抓大项目 夯实发展之基
一切围绕发展干,一切围绕项目干。这三年,汕尾掀起一轮又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建设热潮,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汕指挥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拼经济的主引擎,以项目为王,用实干作答,用一个个项目落地建设、一个个企业陆续投产的实际行动,全面提速革命老区项目建设。
距离汕尾火车站不远,一座园林式医院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深汕中心医院。这座医院的顺利落成运营,倾注了一批又一批深圳帮扶干部心血。深汕中心医院项目在2021年5月投入运营至今,已累计诊疗61万人次、出院3.6万人次,不仅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还为粤东地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就医条件。2022年10月,深汕中心医院成功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医院建设迈出新步伐。2023年5月18日,深汕中心医院二期建设项目开工,将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非常关心、支持汕尾市民生工程建设,继帮扶16亿元建设汕尾市深汕中心医院之后,又提供8亿元帮扶汕尾市中医医院建设,促成深汕中医医院援建项目协议完成签署等。2023年5月9日,深汕中医医院正式开工奠基,填补了汕尾市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空白,标志着汕尾向区域医疗高地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汕尾第一所本科院校——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的顺利开学,背后也有“圳能量”助力。为援建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深圳除了投入5亿元帮扶资金,还大力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阻梗问题,由深圳大学派出最强团队,在学校建设、办学、管理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等各方面予以全方位帮扶,以深圳经验高起点打造汕尾市教育高地。此外,在学校即将开学的关键期,深汕指挥部及时拨付7800多万元作为学校的开办费,保证了2021年9月份第一批620名本科生、2022年9月第二批1238名本、硕、博学生顺利入学读书。
值得一提的是,深汕指挥部及各驻县(市、区)工作组、各驻镇工作队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精准发力主导产业,倾力倾情为汕尾引要素、造环境、招企业、落项目,营造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局面。
康佳(陆丰)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的落地就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在产业帮扶上的创新举措,也是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有益探索。早在得知总部位于深圳的康佳集团有寻找生产基地的需求之时,深圳对口帮扶干部主动作为,提供“保姆式”服务,在招商引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生产运营等方面全程跟踪支持,扎实过硬的作风赢得了企业的认可和信任,最后,康佳集团决定把项目落户汕尾陆丰。据了解,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初期投资额达25亿元,预计可解决3000余人就业,实现每年50亿元的产值,将在三年内打造成为集芯片外延、巨量转移技术和终端系统整合的半导体高科技产业园。2022年3月,项目正式投产,稳定的就业和发展预期等为当地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发展能级跃升。据悉,康佳正着手扩大投资力度,引进知名院校研发团队,陆丰康佳半导体产业园二期项目也已纳入企业计划。
随着“链主”康佳集团快速落户汕尾,其产业链相关企业也在深圳对口帮扶干部与陆丰市相关部门的热情招商下,相继来到陆丰考察,目前已有8家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还有多家企业表示具有投资意向。
科技赋能 驱动产业振兴
走进陆河县河口镇,正逢油柑“初长成”,一颗颗小小的果子悄悄爬上枝头,在绿叶掩映下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柑香甜味。河口镇的特色农业种植产业历史悠久,产品种类丰富,以油柑、青梅、凤梨等为代表的特色水果尤为出名。其中,田墩村油柑和北龙村青梅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产业,河口镇油柑被评为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产业。但当地的油柑等水果产业仍存在着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等问题,制约了产业效益的提升。
对此,驻河口镇帮扶工作队进驻后,积极联系华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特色水果产业的“含金量”。就这样,得益于油柑品种的改良,河口镇的油柑种植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油柑的“变身”仅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道路上的一枚小小印记。
同样发生蝶变的还有海丰县可塘镇上达村。该村作为汕尾最早种植荔枝的地区之一,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片区域荔枝林种植品种为老旧的“黑叶”和“怀枝”,有少量的“妃子笑”“糯米糍”和“桂味”。10多年来,随着荔枝产业发展,“黑叶”和“怀枝”品种收购价在每斤1至2元,低于管理成本,造成该荔枝林完全失管,已撂荒超过10年,荔枝林内杂草丛生,荔枝树体弱化,部分濒临枯死。2019年,爱心企业家连国荣在海丰注册了隆兴源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计划将科技种植技术引入上达村荔枝园,由于合作方式老旧不灵活,导致村民合作意愿不大,这让连国荣一度对项目失去信心。驻镇工作队得知消息后,主动与他多次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如何将产业发展壮大。经过研究和调研,驻镇工作队创新提出“以树入股”的新型产业合作模式。最终,“股票树”项目终于成功落地。
2022年1月17日,“股票树”项目签约仪式在上达村召开,上达村经济联合社荔枝“股票树”项目正式落地,以上达村经济合作联社为中间实体,采取“公司+村集体+村民”的模式,由隆兴源公司引入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改造。上达村共有176位村民2835棵荔枝树“持树入股,按股分红”。
“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荔枝树变身“股票树”,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发挥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让其由原本的“空壳”变为物质基础稳固的新型主体,通过智慧农业数字化种植,助力农业科技化成果转化实现集体与农户“双增收”,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经过近一年时间,荔枝已经进入成熟期。2022年6月17日,“股票树”项目开花结果、喜获丰收,上达村举行首次分红仪式。按照“股票树”合作协议,当天,按持股村民的分红意愿方式,共分发荔枝实物3094斤、现金75817元,股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无论是田墩村油柑、上达村“股票树”,还是田间地头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荔枝出口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抑或新田镇“嗡嗡示范带”项目、上英镇蛋鸭“网床平养”养殖模式……都是新一批帮扶干部围绕汕尾养殖业所需,在19个帮扶镇扎实推进科技兴农各项工作,在水稻土壤改良和病虫防治、荔枝嫁接和产品的深加工、蜂蜜养殖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硕果。
在深圳倾力支持下,汕尾发展迎来了质的飞跃,2020年至2022年三年经济平均增速6.2%、位居全省第1,总量4年实现3个跨越、排名上升至全省第17位;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我们相信,随着深圳、汕尾两地密切帮扶合作的不断深入,一定会上演更多精彩的“春天的故事”。
(原标题《“深”情“驻”进群众心坎 “帮”出“汕”美老区新貌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工作综述之一》)
编辑 张克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