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制造业这个“利器”?广东出台22条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文/图
2023-06-01 11:29
摘要

到2027年,广东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5%,超过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6月1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制造业当家”专场第一场——《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制造业当家22条”)新闻发布会举行。该重磅文件明确,到2027年,广东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5%,超过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到2035年,广东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70%左右,制造强省全面建成。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广东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排头兵,在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责任重大。”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在会上指出,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强。可以说,制造业既是广东深厚的“家当”,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涂高坤介绍,“制造业当家22条”是全省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总“路线图”和“施工图”,确定2027年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2035年全面建成制造强省的战略目标,着力实施制造业当家“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大环境”生态优化行动等五大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坚持制造业当家、建设制造强省各项工作。

“制造业当家22条”大力支持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一二三产业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其充分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横琴、前海、南沙等三个重大平台建设的政策优势,全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国内国际重点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并专章提出开展“广东制造”文化发展专项行动,从目标任务、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构建广东制造新格局。

其提出,建立完善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抓制造业当家工作机制,实施“粤产粤优”亩均效益资源配置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分配真改革大创新,对各地区各部门投向制造业的资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形成硬指标约束,以“一次不用跑”、“一次性解决”为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力争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产业融合、各方协同、发展环境上突破卡点瓶颈。以创新作为核心动力,其聚焦关键领域,在人才引育、开放合作、技术改造、数字赋能、标准品牌、绿色低碳等方面同频共振、同时发力,全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造世界级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群。

“制造业当家22条”还强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海洋工程装备、农业机械、食品工业等,培育新增3至4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4至5个超五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推动工业投资跃增、招商引资增量倍增,工业投资年均同比新增超过1000亿元,每年推动9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高起点、高标准推进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和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打造30个具有鲜明产业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万亩千亿”产业发展平台。

“没有工业投资当家,就没有制造业当家。”据悉,近年来,广东将重大项目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力争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生动局面。“从今年制造业专项指挥部负责项目的投资情况来看,广东1至4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7%,超过时序进度4个百分点,为全省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提供有效支撑。”涂高坤提到。

从今年1至4月来看,全省工业投资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同期高增长基数上(2021年1至4月增长35.6%、2022年1至4月增长26.8%),继续增长25.8%,高于全国(8.3%)17.5个百分点。广东将滚动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大项目建设,切实把计划的项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投资、转化成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国煌表示,广东省财政突出“谁的项目好给谁”的导向,重点聚焦四个方面发力支持制造业发展,即聚焦提质升级,支持大产业发展;聚焦产业承接,支持大平台建设;聚焦招商引资,支持大项目引进;聚焦培优增效,支持大企业培育。“广东将做大做强‘粤制造’,力争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和产品质量合格率进入全国前列,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落户广东。”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张文献说道。

目前,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8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1万人,占比 34.1%。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提及,广东将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技能人才支撑工程,加快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新工匠”队伍,主要包括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技能根基行动计划。

此外,经统计,全省共划定工业控制线面积601.88万亩,其中大湾区425.77万亩、占比70.74%,粤东西北176.11万亩、占比29.26%。广东做好各类产业园区与三条控制线的统筹协调,原则上将产业园区范围全部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并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全省省级以上园区可开发范围中已划入城镇开发边界内166.75万亩。

(原标题《制造业是广东深厚“家当”,也是高质量发展“利器”》)

编辑 张克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