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成果选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保障生态安全底线——深圳都市圈生态空间管控的规划思考
刘晓阳 张森
2023-05-30 08:07

提要

深圳都市圈是以区域中心城市—深圳市为核心的一个城市功能地域,作为衔接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空间尺度,建议以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途径,对都市圈生态过程有重大意义的节点、斑块、廊道乃至整体网络展开生态恢复与生境重建,为保障深圳都市圈生态安全底线提出有益参考。

深圳都市圈的生态安全研究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深圳都市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生态空间结构规划方案示意图。

新型城镇化的蓬勃发展是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之一。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生态与生产生活空间的结构性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导致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降低,引发诸如生物多样性锐减、生境破碎化加剧、极端气候灾害频发等诸多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水平提升和生态系统修复迫在眉睫。生态安全格局是从生态连通性视角整合景观模式和生态过程的有效途径,以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为理论基础,由生态过程中关键要素所构成的具有潜在空间联系的生态网络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科学构建,一方面对于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具有重大意义,是维护生态服务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控制建成区无序扩张的关键途径,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辅助。

一、深圳都市圈发展概况与生态资源禀赋特征

都市圈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已被明确列入国家战略部署层面。深圳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完善“巨型都市网络”格局、营造区域“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支撑。一方面,深圳都市圈作为肩负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综合型都市圈,持续的国家政策引导其城市化快速推进,建设用地扩张大量侵占了生态用地,特别是深圳、东莞两市形成了多处生态孤岛,生境破碎化问题突出;另一方面,深圳都市圈地处海陆交界处,受海陆双重作用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极其敏感脆弱,在人口密度较大、高强度开发建设以及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等现实情况下,海岸带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深圳都市圈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省珠三角东部,海岸线总计约997.1千米,占广东省海岸线长度的25%左右。区域范围内土地覆被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级降低,最高海拔1398米,横跨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大部分属于山地丘陵地带。该区域总体呈现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丰沛;景观类型多种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自然保护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2000-2020年建设用地增加了约84.39%,湿地、农田和林地面积分布减少57.24%、16.58%和1.86%。深圳都市圈的生态安全研究不仅影响到城市乃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生态保护起到较强的启示作用,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圳都市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思路与应用

参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函〔2020〕127号),结合深圳都市圈的生态资源禀赋特征和现状生态环境问题,按以下逻辑思路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1)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生态环境敏感性”的生态本底重要性评价体系,运用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和热点分析法遴选高生态服务价值和高生态敏感性的聚集区作为生态保护源地;(2)结合土地覆被、地形地势、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设置基本阻力面,引入表征人类活动强度的夜间灯光数据作为修正参数,获取最终的生态阻力面;(3)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空间相互作用力模型,模拟并提取重要潜在生态廊道,并将重要廊道与阻力面缓冲区分界处的交点作为生态战略节点,构建基于点线面多要素联合组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构建深圳都市圈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此格局由12处生态源地、23处生态战略节点、26条重要廊道、40条一般廊道以及4个级别的阻力缓冲区组成。生态源地是指产生重要辐射效应、具有高生境价值和相对稳定性的关键斑块空间,主要集中在惠州和汕尾内部,以及惠州、河源和汕尾市三市的山体林地交界处,东莞市和深圳市分布较少;生态阻力面体现了生物和能量在空间中移动和传导的难易程度,共划分为四个等级,生态安全管控强度从源地缓冲区至高阻力区依次降低;生态廊道是指对生物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通道作用的带状区域,总体呈现蛛网式辐射分布,在远离城市建成区的郊区及北部丘陵地带分布较为密集,在西南部沿海经济发达的东莞市和深圳市很少分布。此外,为保障生物迁徙流通的可行性,将重要廊道与不同等级阻力面的交汇处设置为生态断点修复节点、生态战略节点,作为踏脚石和短暂休息场所。

三、深圳都市圈生态空间管控路径与规划思考

深圳都市圈的空间发展圈层分化明显,深圳市域界为第一圈层、东莞和惠州为第二圈层、其他区县为第三圈层。目前,第一圈层开发强度过高,第二圈层的东莞和惠州与深圳市的空间一体化发展初显雏形,近十年的新增建设空间集中在这三个城市的边界地区,以城中村、村镇厂房为主的城镇建设挤占了生态空间,许多生态斑块由于被工业盐矿、围垦养殖等块状用地侵占,呈现出“千疮百孔”的破碎状态。与此同时,深圳、东莞两市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态斑块,如同孤岛伫立在城市中。因此,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和管理应优化生态要素的连通性与完整性,保持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生态功能的良性运行。首先,结合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价值评估,通过长期、有序的“退垦还湿”政策进行生态空间的重建与恢复。第二,结合紧凑城镇空间布局、提高生态补偿标准等政策,从生态源地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提升。第三,结合潜在廊道分级、廊道功能分类等策略,逐步分时序地完成高效连接通道的构建。最后,基于生态踏脚石、生态基础设施等生态战略节点的重塑和保护,可快速提升整体网络的连通性和有效性。

结合区域生态资源本底特征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结果,提出“两轴、三带、七区、多节点”的深圳都市圈生态空间结构规划方案:研究区域可形成节点、斑块、廊道、基底串联的生态安全网络格局;深圳、东莞依托自身城市建设基础,可形成相对集中的城市发展区域,建设“深圳—东莞—惠州西—河源”和“深圳—东莞—惠州东—汕尾”两大城市功能发展轴;通过山体、水体以及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特征,塑造沿海休闲保护带和两大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同时由于中部地区生态本底基础较好,不建议强化惠州西—惠州东、河源—汕尾之间的建设开发联系。综上所述,深圳都市圈是以区域中心城市—深圳市为核心的一个城市功能地域,作为衔接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空间尺度,建议以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途径,对都市圈生态过程有重大意义的节点、斑块、廊道乃至整体网络展开生态恢复与生境重建,为保障深圳都市圈生态安全底线提出有益参考。

(刘晓阳,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张森,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本文系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SZ2021C003)“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深圳都市圈城镇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与管控研究”阶段性成果。】

(原标题《社科成果选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保障生态安全底线——深圳都市圈生态空间管控的规划思考》)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