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经济日报》一版推出“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专栏,刊发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署名文章《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以下是全文。
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吴忠琼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经济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相统一。近年来,赣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解放思想、改革攻坚、开放创新、担当实干,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0亿元,在全国城市排位跃升至第62位、10年前进46位,连续10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先进。
壮大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建设具有赣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倍增升级。出台三轮“三年翻番”发展规划,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政企圆桌会议等制度,不断壮大“1+5+N”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稀土和钨深加工、永磁电机、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氟盐化工等优势产业,数字赋能提升家具、服装和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形成了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4个千亿元产业集群,规上企业数量达2680家,工业营业收入迈上5000亿元台阶。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脐橙、蔬菜、油茶等产业扩面提质,赣南脐橙种植面积达189万亩,产量达159万吨,均列世界第一。全力打好富硒品牌,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补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短板,抢抓预制菜等产业风口,引进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上市公司增至19家,是2012年的6倍多。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会展经济,高标准建设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赣州段)、江南宋城、方特东方欲晓等文旅项目,打造《一个人的长征》《长征第一渡》等演艺精品,三百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丫山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赣州的知名度、吸引力不断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一体抓好创新、科教、人才工作,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好重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集团等国家级平台作用,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成立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赣州智研院,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总数达到101个。激活各类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项目、金融组合式支持政策,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951家,10年增长27.8倍。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做法,推进科技计划项目“包干制”试点,在稀土钨新材料、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汇聚创新人才。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创新“政府用人、院校上编、企业发薪”“周末工程师”等引才方式,组建赣州职业教育联盟,由深圳等大湾区城市职业院校托管市属职业院校。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们着力实施深化改革开放行动,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用足用活先行先试权,争取开展200余项省级以上试点事项。着力破解中心城区城管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等难点问题,实现市、区两级责权利相统一,组建文化传媒集团、供销集团,探索了大余宅改等一批改革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体系,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打响“干就赣好”营商环境品牌。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实体化运行实现全覆盖,优化整合部门机构设置、审批权限,创新开展“市县同权”、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改革,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比肩大湾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与深圳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在基础设施、开放平台、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探索共建“飞地”产业园区,老区与湾区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赣州国际陆港创新“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模式,中欧(亚)班列开行量进入全国内陆港“第一方阵”。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开展招大引强大会战,格力电器、佳纳能源、吉利科技、富士康等一批头部企业接连落户赣州。
促进区域协调,优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我们实施城市能级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由“小马拉大车”扩展为“五区一体化”,建成区面积突破2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200万人,建成7条57.4公里高架快速路,全市城镇化率达57%、10年提高16.05个百分点。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科研创新、金融、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六个区域中心”建设,成功落地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国内一流医院对口帮扶县级人民医院、公办养老机构、职业教育实现县域全覆盖,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通管道天然气。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18个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均超百亿元。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从现代化建设的长远角度,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赣深高铁建成通车,赣州纳入深圳2小时经济圈,长赣高铁、瑞梅铁路开工建设,瑞金机场将于今年建成,赣州将进入“双机场”时代。梅江灌区全面开工建设,现代化赣南水网体系加快构建。
推动绿色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牵引,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加强污染防治。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PM_2.5、PM_10浓度均值降幅全省第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快绿色转型。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省级以上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全面完成,稀土矿山全面停产6年后升级改造复产。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崇义县获批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石城县获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健全保护机制。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土保持、扬尘污染防治等法规,形成生态文明共治共管格局。完成两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两轮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3年行动,实现县县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农村污水设施建成数列全省首位。
保障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近八成新增财力用于改善民生,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工程,215.6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老区人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三类人员”监测帮扶,开展产业就业创业“三业”提升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落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着力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2.25倍和3.16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0年全省第一。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解决群众教育、医疗、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10年新增卫生机构床位3.4万张、增长125.24%,新增学位46.2万个、增长31.2%,开办赣南科技学院、和君职业学院,结束了赣州没有市属本科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历史。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寻乌经验”,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连续4年全省第一,连续7届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连续5届夺得“长安杯”。
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习近平经济思想贯穿赣南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赣州篇章。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一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库坑社区“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亲邻共治项目圆满落幕, 居民共享暖心服务 (通讯员:刘子达)近日,库坑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 亲邻共治实践项目顺利完成全部活动。项目聚焦 “住有宜居”,通过 12 场特色活动,直接服务社区居民 248 人次,有效拉近邻里距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项目围绕居民实际需求设计四大核心内容:志愿者培训拓展活动组建起社区志愿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为社区服务注入新力量;志愿者应急急救培训教授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实用技能,提升社区应急保障能力;10 场 “邻相聚,趣味浓” 微课堂覆盖全年龄段,青少年手工、亲子绘本共读、长者健康讲座、端午包粽、中秋做月饼等活动,让不同群体在互动中增进感情;社区日常服务则持续收集民意、宣传政策,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居民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丰富了生活,更让大家从 “陌生人” 变成 “邻里友”。下一步,库坑社区将总结项目经验,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新格局。
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成功举办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 9月27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由梅林街道指导,翰岭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石榴抱月圆 翰岭融情暖"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作为梅林街道百千万工程——籽籽同心·幸福翰岭系列活动的一环,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文化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秋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完活动情况与到场领导后,翰岭社区第一书记肖秋成发表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在社区老年协会带来的欢腾热烈的腰鼓表演中正式开始,铿锵的鼓点敲出了各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福。随后,新疆舞《绽放》将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舞出别样风采;电吹管与葫芦丝合奏的红歌联奏,以悠扬的旋律唤起红色记忆,展现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一首儿童合唱唱出祖国未来花朵们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交谊舞《北风吹》与典雅端庄的羌族民族服饰走秀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感人至深的诗朗诵《翰岭邻里情》表演后,一首大合唱《共和国之恋》为演出完美收尾。八个各具特色的节目,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理念与社区各族人民的家族国情怀。 活动现场设置的民族文化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制作民族侗鼓和中秋灯笼,在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乐趣的同时,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看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收获感满满。 互动游戏区更是人气爆棚,民民们纷纷在“民族团结宣言墙”上留下自己的“宣言”,投壶和月饼套圈等互动游戏区也欢声笑语不断。居民们通过趣味游戏不仅收获了欢乐,更增进了邻里情谊。活动中,不同民族的居民携手参与游戏,互相加油鼓劲,生动展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是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传统
健康生态圈携手汉邦农科战略布局功能水稻赛道引领健康主粮新风尚 2025年9月27日在深圳湾生态科技园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大讲堂举办的第27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2025第二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五届国际智慧养老医疗健康生态发展大会项目推介会,国际智慧养老健康生态圈数字资产财富分享会,本次大会以健康生态圈战略布局与功能水稻创新成果为核心,重磅推出健康生态圈功能水稻,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研究会执行会长 黄山 致辞 健康生态圈创始人、深圳市福寿康养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闫福寿 健康生态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数字健康赋能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合健康产业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2025第二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五届国际智慧养老医疗健康生态发展大会、井冈山生命科学大健康发展大会、广州美博会、深圳老博会、福州数博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等系列展览会议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健康财富增长新生态,促进数字健康生态发展,推动数字化技术赋能智慧养老、智慧医疗、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基因检测、细胞疗法、数字中医、保健食品、药食同源、健康食品、功能水稻、膳食营养、慢病防治、健康管理、健康数据及AI康养机器人等健康生态圈系列产品。 汉邦(深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杨金波 汉邦(深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功能水稻系列产品生产企业!袁隆平家族参股,承载着功能水稻领域的开拓与创新。汉邦(深圳)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袁氏种业杂交水稻核心技术,构建了专属种子资源库。这一资源库汇聚了丰富的水稻种子,为功能水稻的育种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了后续品种培育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健康生态圈功能水稻得到了从事大健康、农业、
福田好房⑥“聚势未来·与福共创”福田好房品鉴会活动顺利举办 9月29日,“聚势未来·与福共创—福田好房品鉴会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上城城市云客厅举办。此次活动是在深圳市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的指导下,深圳市不动产运营服务行业协会主办,由金地环湾城冠名,深圳市福田区投资促进局、福田区企业服务中心、福田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地新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多方携手,旨在通过政企协同、文化赋能、跨界融合等创新方式,全方位展示福田区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为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福田区房地产项目市场热度提升,助力企业购房需求与优质项目资源有效对接。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是在深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后,福田区举办的首次好房品鉴会活动。值得关注的是,新政策明确企事业单位可在深圳市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其中在福田区购买商品住房需同时满足设立年限满1年、在深圳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达100万元、员工人数10名及以上等条件。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效降低企业购房门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此次品鉴活动聚焦企业购房需求与项目资源对接,将为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福田营商环境及相关政策宣讲 福田区投资促进局、福田区企业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介绍了福田营商环境及相关政策。活动还邀请了行业专家就目前福田区房地产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分享,上海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场分析福田区房地产新政与市场投资价值、深圳市乐有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企业购房涉及的按揭、税费等实用内容。 客户洽谈和活动现场 活动精选了福田区七大优质项目进行推介展示,包括金地环湾城、新世界香蜜四季家园、京基宸悦府、承翰湾尚国际、卓越缦悦、中洲湾迎海、栖堂映山等项目,为参会企业和购房者提供与项目方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