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共享共创 关山月美术馆立项的《数字美术馆建设规范》获奖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3-05-18 18:04
摘要

日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创新奖的决定》。在本次表彰中,关山月美术馆立项的《数字美术馆建设规范》荣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创新奖”。

数字化是美术馆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中,利用数字技术,让美术馆更好地、可持续性地为全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次,深圳又走在创新的潮头。

日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创新奖的决定》。在本次表彰中,关山月美术馆立项的《数字美术馆建设规范》荣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创新奖”。

2023年3月,该馆建设完成“关山月美术馆数字博物馆”项目,项目涉及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多个方面,包括藏品管理、展览管理、虚拟策展、艺术研究、文物预防性保护、多光谱实验室等模块,是国内较为完整的一套数字美术馆体系。

《数字美术馆建设规范》因数字美术馆建设需求而产生,也将随着数字美术馆建设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基于本项目的建设经验,制订中的该规范将对于数字美术馆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基础术语、体系架构与建设原则、功能规格、系统安全要求、数据交换与传输、数字化展示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整体性说明和标准化规范,有助于提升深圳地区美术馆事业的工作效能,进而实现深圳本土美术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打造深圳本土各美术馆跨平台技术联合体。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面向新时代,艺术如何与科技进一步融合,赋能城市发展和软实力提升,实现“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号召,一直是关山月美术馆的所思考和着力的重点。事实上,深圳的敢想敢试、敢想敢闯的创新精神也融入了数字美术馆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关山月美术馆早在二十年前就对美术馆的数字化有所布局。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告诉记者,关馆在2002年就启动建立数字化画库的管理系统;2008年,在官网上设置关山月国外写生的三维展厅;在2012年首届中国设计大展中,关馆首次探索数字化评审系统,为评选工作带来很大便利;2012年,在“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艺术展”中,关老名作《山村跃进图》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增进与观众的互动性。二十年间,关馆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推进数字化建设。

2010年,深圳提出“打造智慧深圳”,开启建设智慧城市道路上的创新摸索。数字深圳也给关馆带来新机遇。2018年,关山月美术馆数字博物馆项目被列入市政府投资计划,同时被列为深圳市“十三五”公共文体重点工程之一。数字美术馆系统利用数字技术突破传统业务的局限和壁垒,拓宽美术博物馆的传统功能,从根本上实现当代美术博物馆思维和运营模式的升级转型。

据介绍,2021年关馆成立数字发展部,同时确立了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推动传统名家馆美术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数字化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加强在创新型美术馆、文物保护、数字人文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们看到数字化正在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力量介入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会突破传统,迸发出全新的创造力。面对时代的变化,数字美术馆适合时代和大众的需求。数字美术馆如何建设与规范,国内外很多美术馆、博物馆都在做出尝试,开始数字化途径的探索”,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陈俊宇认为,深圳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沿。“关山月美术馆立足于科技型城市深圳,顺应时代潮流,助力文化+科技的不断创新,让更多的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赋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关山月美术馆· 数字馆于去年正式发布。该数字馆建设打出数字技术与内容建设的组合拳,将展览的学术性与技术实现跨界与融合,再一次将数字化建设深度进行了进一步提升,彰显深圳的创新精神。

(原标题《艺术与科技共享共创!关山月美术馆立项的<数字美术馆建设规范>荣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创新奖”》)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董晓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