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上,首次开设了“圳品”水产品主题展区,深圳15家渔业农业龙头企业和11个水产类菜篮子基地参展。“南澳海胆”、“鲘门蚝”等深圳本土水产在此“擦亮”招牌,进一步提升了深圳品牌海味的影响力。
在水产品方面,目前共有37家企业的92个产品102个单品,列入“圳品”序列,另外,10家企业的19个产品正在按程序推进圳品认定。
金汤鲍鱼、原汤鲍鱼、黄金鲍肉、活冻鲍鱼、大盆菜。在渔博会上,这五款来自国内水产配送龙头企业的深圳老字号彭成海产有限公司的海产品,便是该企业于今年1月10日公司入选的“圳品”。
“‘圳品’不仅打造了具有深圳特色的供深食品区域品牌,同时也能品牌优势吸引和带动供深食品相关产业行业素质、管理能力、产品品质等的主动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将从总部深圳出发,把更多高标准、精品质的‘圳品’产品,输出到全国的各个角落。”深圳市彭成海产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李猛为记者分享了公司产品入选“圳品”的喜悦。
而在另一侧的展位上,新睿唐国际供应链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梦球向记者介绍,公司的好几款产品也正在进行上会阶段,不久后就能完成“圳品”认定。
在唐梦球看来,高标准是食品安全的“脉搏”。从2010年来深圳创业至今的他,经历过MSC认定标准、ASC认定标准、以及到“圳品”认定标准,他认为这些标准不仅是对品牌影响力的构建,更是与食品行业从业者所倡导的健康消费理念的同频共振。“‘圳品’标准的建立,其实是一项暖心的‘民生工程’,它为每个深圳人留在这座城市铺垫可能。”唐梦球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水产品想要走进千家万户的菜篮子,需要科学的养殖环境、安全的喂养饲料、透明化的可追溯链条,而这些都离不开高标准的建立。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莫熙玲介绍,从2019年首批“圳品”上市以来,已有1235个产品获评。“圳品”标准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基础,标准上“高于国标、对标一流”。
她还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联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推进远洋水产品“圳品”的评价工作,希望有更多来自深海的“圳品”走向消费者餐桌。
(原标题《深圳水产“南澳海胆”“鲘门蚝”登台亮相 更多深海“圳品”将“跃”上餐桌》)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