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万物生辉。
4月,内政外交中的诸多“首次”,标注着中国坚定前行的步伐: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中国对外交流全面重启、全国两会成功召开后,欧洲国家元首首次访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后首次对地方进行考察;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一系列重要活动中,“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词贯穿其中。
透过“广东窗口”,洞观万千气象,习近平总书记为广东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指明方向。
大国外交持续涌动“春之潮”,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中国“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全面深化改革再谱“新篇章”,总书记要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四月的中国,凝聚奋进力量,也吸引着世界目光。央视网《中南海月刊》运用智能大数据,与您一起回顾习近平总书记4月的重要活动与讲话。
央视网“智闻”系统提取分析4月全网时政新闻热点显示,“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将派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中法元首非正式会晤”“习近平在广州市考察调研”等话题备受关注。
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这则消息一经发布,相关新闻关注度迅速攀升。
“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但中国一直在为和平努力。从2月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到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同普京总统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意见,从同多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就乌克兰危机坦陈立场、深入探讨到此次应约同泽连斯基总统通电话,中国在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有立场、有思路,更有行动。
习近平主席在同泽连斯基总统通电话时指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习近平主席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现在各方理性的思考和声音在增加,应该抓住契机,为危机的政治解决积累有利条件。”
这是一次全球高度关注的通话,尽显中国客观公正立场与大国担当。有专家表示,中乌元首通话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本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相关新闻同样备受关注。从在北京密集开展国事活动,到在广州举行“不打领带”的非正式会晤,习近平主席与马克龙总统围绕中法、中欧关系及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
在同马克龙总统会谈时,习近平主席开宗明义指出,中法有能力、有责任超越分歧和束缚,坚持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方向。舆论认为,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法关系的“再定向”。
“稳定”是中法元首交流的重要关键词之一。习近平主席指出,稳定性是中法关系的突出特征和宝贵财富,值得双方精心呵护。马克龙总统表示,法国不会选边站队,而是主张团结合作,大国关系保持稳定。
△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这是两国元首在白云厅欣赏古琴演奏。
在广州松园,习近平主席与马克龙总统一同欣赏千年古琴奏出的一曲《高山流水》,意味深长。
习近平主席对马克龙总统说:“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习近平主席从1000多年、100多年、40多年、现在四个时间维度,向马克龙总统讲述了广州的过去、现在并展望未来,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并强调“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有媒体报道,马克龙在返回法国的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欧洲必须加强战略自主性,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稳进应变、积极作为,标注出中国与世界交往互动、开放合作的新高度。
观察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汇总分析的总书记4月讲话中的高频词,“发展”“合作”“主题教育”“经济”等词跃然眼前。
4月18日,一组经济数据备受瞩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高1.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2%。
站在开局看全局,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这也是多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考量之一。来之不易的经济之“稳”,塑造着中国“引力场”。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同巴西总统卢拉会谈时所说,中国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为包括巴西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
把握经济工作,要观当前之“形”,更要谋长远之“势”。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升向好,乘势而上,中国经济愈行愈笃。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理论自觉。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主题教育为什么开展、如何开展等重大问题,并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分析观察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关联图谱,关联物品中诸多品种的树木令人心生绿意。
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亲手植绿。挥锹培土、围堰浇水间,饱含对美丽中国梦想的期许。
总书记身体力行指明:植树造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同村民亲切交流。
关联地点中的徐闻港、柏桥村等指向总书记的考察地。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选择了广东。他对广东的干部群众说:“广东是一个窗口。到广东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党的二十大以来都有哪些新进展新气象。”
总书记广东之行深入企业、港口、农村,处处体现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思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明确方向、指引路径。
在徐闻县大水桥水库,他特意叮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
在柏桥村,他语重心长地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广汽研究院,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
一系列战略性谋划,不仅限于广东一省,更着眼全国。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勾勒描绘。
(原标题《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04)》)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10月1日早上,众多市民来到梅沙尖迎接日出,当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用力挥舞的五星红旗与之交相辉映。这一刻,真挚的爱国热情具像化了
国庆假期喜喜洋洋🇨🇳💐
家乡小吃DIY-粿汁皮+蒜头油 蒸排骨 炒萝卜干 小香芹 辣椒油
来成都,这里是我必打卡的地方[得意]环保超市就今天开一天,然后从一号到八号放假,赶紧来买点东西。那么多超市,独爱这个全球唯一一家邮购的环保超市,平常来不了实体店,就在网上购买,它和顺丰合作,方便快捷,早上刚刚开门居然这么多人[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