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 | 韩杰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3-04-27 18:54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摘要

从大科学装置的影响来看,要想建设像光明科学城这样的科学创新基地、科学创新中心,必须要构筑大科学装置平台,发挥大科学装置平台的优势


更前沿、更系统、更实践。读特客户端《大咖说》栏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领域大咖,围绕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索新思路新理念。畅谈热点话题,洞察最新趋势!大咖说,更多角度带你看世界!


“要想建设像光明科学城这样的科学创新基地、科学创新中心,必须要构筑大科学装置平台,发挥大科学装置平台的优势。”4月27日,在深圳举办的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网络资料显示,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为什么要建设大科学装置?韩杰才表示,中心思想要建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说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核心是‘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世界的格局来看,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缔造了科技强国、军事强国。”韩杰才分析称,从国家的维度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新阶段。早期人均GDP 1000-3000美元的量级以要素和土地资源实现发展;到人均GDP 5000美元是以资本为驱动;现在是创新驱动的时期,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上,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和要素带来的发展已经不可能产生新的增量,所以必须要更加注重社会的价值,打造基础科学的产业,中国到了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段。

“创新是第一动力”。韩杰才表示,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原创新、颠覆性创新,必须依靠基础研究。大科学时代离不开先进的科学装置,现在没有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很多科学基础的研究很难突破,在基础性前面的基础研究当中,大科学装置发挥着策源工作,也是必须依赖的条件支撑。

谈及大科学装置的意义,韩杰才表示,从科学价值来看,也就是原创性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成果,它发挥了策源地作用。在产出应用方面,大科学装置还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力提升的强大动力,由于是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装置也是国际科学家所期盼的装置,所以也为国际合作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从大科学装置的影响来看,要想建设像光明科学城这样的科学创新基地、科学创新中心,必须要构筑大科学装置平台,发挥大科学装置平台的优势。在深圳光明要建设10个左右的大科学装置,依靠这个平台的支撑作用,可以汇聚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这个装置上进行科学研究,只有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才可以聚焦解决大科学问题。所以现在解决大科学问题,必须是以团队作战,科学研究的范式从单一作战到集团式作战的阶段。

另外,1970年以来利用大科学装置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越来越高,1970到1990年是40%,1991年到2010年是48%,2010年以后高达57%。所以,这也证明了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重器。

如何以大科学装置推动创新发展?韩杰才认为,大科学装置在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要深化深圳的特色,从国家层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的统筹协同,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打造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一个是发现,其次是规律,最后是技术变革。根据深圳的特点,把大科学装置以实现技术变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大科学装置要发挥集群效应,还要加强研究手段合作。”韩杰才表示,一个区域建设大科学装置不可能全覆盖,要依靠多区域共同合作推动装置发挥效能,比如推进多学科交叉,要促进多维度、多尺度创新研究,引领前沿科学领域快速发展。

同时要加快应用领域的合作。“没有市场,没有应用的引领,大科学装置的生存力就不足,生存力、发展力、持续力是一体化的,要实现不同产业领域的无缝式合作,形成完整能力,特别是大湾区的产业要合作,促进产业布局,作为众多新型技术的孵化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这样光明科学城可以更好发挥效能。”

韩杰才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投入试运行的地面模拟装置,围绕着材料、元器件、生命、等离子体等研究特殊环境,为元器件的长寿命和人在空间的长期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同样,在深圳的装置,特别是针对电子信息产业、深圳海洋、核能等领域的发展,要研究材料和基建在这些特殊环境下的作用,推动元器件高性能化、高质量化。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韩杰才坚定地说。

撰文 陈雯莉

摄影 何龙

设计 林安迪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颖

三审 刘一平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