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加快深圳大科学装置布局 实现更多“从0至1”的突破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宁若鸿 李舒瑜 /文 何龙 /图
2023-03-04 11:33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夕,薛其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期间高度关注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他呼吁国家支持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若干个大科学装置,不断增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更多“从0至1”的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在深圳建设若干大科学装置

以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薛其坤长期关注原始创新。近两年,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了约10个校级科研机构,不仅调动了师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充分体现出团队集体攻关的优势。

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如何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也是薛其坤经常思考的问题。

“我们常有一句话就是想玩瓷器活,必须有金刚钻。”薛其坤说,大科学装置非常先进的技术条件可以为科学家探索未知、创造未来提供非常好的舞台。深圳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以及未来产业建设相应的大科学装置,将是全国其他地方大科学装置的有力补充。

“大科学装置是面向全世界的科学研究平台。”薛其坤提出,非常希望与香港科学家一同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展开深港的深度合作。他特别提到了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这将成为广东、香港、澳门量子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开展三地合作新的增长点。”

“天时地利”中成长的南科大

建校仅12年,南科大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入选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可以说创造了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

解码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原因,薛其坤认为这得益于南科大的“天时”与“地利”。“天时”就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视,颁布一系列重要决策,南科大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利好。“地利”在于南科大是基于深圳建立起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在各个方面都在全国前列,并有着较为灵活的制度,为南科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薛其坤认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对未来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起到决定性意义。深圳要变成一个引育人才高地,南方科技大学要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不但要把全世界最优秀、最有活力的学者吸引到南方科技大学,还要通过大师培养未来的高水平人才。

在科研模式的探索中,南科大采取了比较灵活的“长聘-准聘”制度,为年轻教师匹配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同样的研究生资源和科研经费,年轻教师来了就有可以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舞台。同时,南科大还采取了团队式的引进模式,“这种机制有‘蓄水池’作用,既能让年轻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也为年长一点的科学家提供了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的平台和机制。”

基础研究需要科学追求精神    

“基础研究既然是基础,就是更深刻、更重要的东西。”薛其坤认为,基础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而科学家的精神和智慧正是在这样的不确定之中体现的,这对推动科技进步至关重要。正因这样的不确定性,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基础研究的评价方法,不能用“量”来衡量。

薛其坤非常重视科学追求精神。“如何做好基础研究,就是对科学追求的态度和热情要保持住。只要是天天在问问题,想回答这个问题,想了解这个奥妙,那就应该支持他。”薛其坤分享到,有一个问题他已经带着学生做了十余年,仍旧没有确定的结果,“总是看到希望,忙活半天、激动半天,最后发现还是不行,过两天又看到希望结果又发现还是不够,在这种不断的奋斗中享受到不知不觉就度过美好的一天。”他说,当真正对自然界、对科学好奇时,就会内生会出强大的动力。

薛其坤本身就是科学追求精神的一个例证。“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特别喜欢自己的科学研究。看了一篇好的文章,自己都很兴奋,看到学生的成果、学校的发展都很兴奋。”他说。

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的奋斗精神让他得名“7-11教授”。而在接受本次采访时他直言自己“在24小时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工作”。面对承担的不同职责在时间上带来的巨大挑战,他需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几乎没有任何专门的度假或周末,“只要我身体扛得住,我就愿意去工作。”

薛其坤认为这样的勤奋不但源于儿时艰苦生活锻炼的坚强意志,更源于可以实现梦想的内生动力,“赶上国家改革开放,给我这样的年轻人创造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感到我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所以我工作的勤奋已经变成了一种自发的行为。”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加快深圳大科学装置布局 实现更多“从0至1”的突破》)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宁若鸿 李舒瑜 /文 何龙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