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建武一行14人来到深圳南山鼎太小学开展了“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支持学校工作对接和调研活动。随行的还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线亚威研究员,中国教科院张杰夫研究员,黔西南州教育局主任黄继良,兴义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赵东林,兴义市向阳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波,以及晴隆县第一小学校长田俊等。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余耀贤,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副校长、鼎太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叶小滨,鼎太小学副校长解战国,南实集团总编辑、集团关工委秘书长陈一芹及鼎太小学全体行政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当天早上8点30,鼎太小学少先队员鼓号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演奏《迎宾曲》,迎接领导和嘉宾们的到来。
赵建武一行来到四楼多功能厅——“鼎美杯”青年教师素养课堂教学比赛的复赛现场,观摩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
美术教师陈韬文执教的《梦幻的城堡》,通过对比城堡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使学生感受城堡的基础造型。她借助拼摆游戏,使学生认识到城堡的构建过程。最后通过欣赏灯光璀璨的纸艺城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由平面设计到立体造型的突破,激发学生对梦幻城堡的丰富想象。音乐教师赵向贤执教的是《木瓜恰恰恰》。在教学中,她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变身水果摊主邀请同学们参观“水果摊”,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两位老师依托数字化教学,搭建多元、开放的生长舞台,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动手动脑的快乐,在想象创造中获得思维、技能、语言、艺术的多元发展。
随后,赵建武一行在叶小滨的带领下走进“非遗馆”,参观非遗文化校本课程。
鼎太小学深耕非遗课程十六年,以非遗课程为核心,进行跨学科、多领域、学科整合型的课程研究,从非遗元素、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整合和融合,构建立体型的课程体系。每周一的下午,开设包括民间文艺、民俗技艺、民间游戏和民俗节日等40多门非遗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赵建武一行对“非遗馆”中师生们的作品赞不绝口,并深入了解了景泰蓝、烙画、中国结的制作流程,现场体验了皮影戏、品茶等非遗项目,他们对鼎太小学非遗课程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认可。
随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支持学校工作对接调研座谈会,叶小滨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办学成果。教科处戴桂英主任对项目帮扶工作的设想进行汇报。座谈会上,黔西南州教育局黄继良主任向鼎太小学颁发了感谢状。叶小滨代表鼎太小学与对口支持的黔西南州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校长刘波签定了帮扶协议。
赵建武称赞鼎太小学所展现出的深圳教育精神,不但有务实高效的作风,而且有自信开放的态度和包容共享的境界。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