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刘燕 记者 孙迪
被深圳的“遍地是机会”所吸引,台湾青年张艺龄2007年只身来到深圳。15年过去,她不但从律所的普通员工成长为合伙人,更从来深闯荡的“探路者”变为带领更多台青在深逐梦的“引路人”。与张艺龄交流的过程中,她不时会自然地说出“我们深圳”,她对深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见一斑。
探路:听说深圳遍地都是机会
“听说深圳遍地都是机会,遍地都是黄金,就想闯一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机会。”2007年,台湾大学森林系毕业的张艺龄怀着对深圳机会的憧憬来到深圳,踏进和自己所学专业相距甚远的法律行业。
机会来得很快。2008年司法部发布《台湾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若干规定》,明确具有台湾地区居民身份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她从2008年当年就开始学习考试,坚持3年后拿到了资格证书。
律师执业初期,张艺龄做的多是大陆公司相关业务,但随着台资企业越来越多,更多台资企业的法律需求随之而来,她的业务逐渐转向台资企业的法律顾问,并和现在的拍档一起创立团队,成为律所合伙人。
“我来到深圳,在这里积累的十五年有成长、有收获,我认为自己当初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回想起当年选择深圳的大胆决定,张艺龄没有遗憾。
引路:最大的收获就是看着台胞一路成长
十几年的律师生涯中,张艺龄感受到了台企的一些变化:“以前生产型、科技型为多,近几年越来越多新创企业,越来越多台青来这里创业,他们看中大陆广大的市场,以及深圳的供应链以及与国际接轨等优势。”
“我还蛮喜欢扶持初创企业的,喜欢一起成长的感觉。希望能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让创业的人少走点弯路。”张艺龄扶持初创企业的梦想也逐步走向现实。如今,她辅导的多家企业已经拿到了2000万以上的融资。
“深圳这座城市很适合创业。” 张艺龄发现,很多台青刚来深圳时,会到腾讯、大疆、华为等“大厂”工作,但现在越来越多开始自己创业,涉及科技业、服务业、文创业、设计业等很多领域,“我觉得深圳给了他们动力,给了他们创业的勇气,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帮助他们成长。”
鑫岸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庄茗雅2016年来到深圳创业,并在2021年获得德迅投资领投。庄茗雅通过深圳台商协会认识了张艺龄,如今他和张艺龄既是客户与法律顾问的工作关系,也是常常一起吃饭谈心的好友。“很少看到一个律师大半夜还帮你审合同。” 庄茗雅说,只要时间允许,张艺龄从不吝惜自己的精力。
这些年来,张艺龄也见证着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来深圳追梦。“刚来深圳时,我认识的台大深圳校友,手指头都数得过来,2015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小群已经有一两百个人,到2019年已经快到500人。” 张艺龄说,今年春节前后她组织了两次聚餐,每次都有十几个新人加入。
陈韵如是台大深圳校友群的一员,刚来深圳4个月。她原本打算来深圳加入弟弟的创业计划,但发现自己不适合该领域,但依然希望留在深圳发展,“我挺喜欢深圳的,是一个很新、很开放的城市。”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张艺龄,便开始跟着张艺龄认识深圳,“和她一起参与不同的活动,认识一些人,了解深圳,找寻发展的方向,感觉我快找到了。”
这些来深创业、寻找机遇的台青都会叫张艺龄“红豆姐姐”,他们成为了互相帮助、无话不谈的好友。“来深圳十五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看着身边的朋友,还有很多台胞一路成长。”张艺龄说。
代言:希望更多台湾青年了解深圳
“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好消息,就是深圳台北恢复直航了”“《机遇之城2023》报告发布,其中深圳宜商环境排名居全国第一”……伴随着甜甜的“我是艺龄姐姐”的开场白,她已经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一百余期短视频,介绍深圳政策、发展以及深圳台商协会活动等内容。
作为深圳台商协会理事,张艺龄希望更多台湾青年了解深圳、了解深圳台商协会。因此,从去年开始,她开始录视频、做直播,成为深圳台商协会的代言人“艺龄姐姐”。
从“红豆姐姐”到“艺龄姐姐”,她的热情服务覆盖到更多人群。“一些即将来深圳的台青会在视频号、抖音上联系到我,希望加入台商协会,我就会帮忙推荐。”
“大湾区正加速发展,各种资源要素丰富,营商环境越来越优,资本市场充满活力,希望未来我可以协助发掘更多优质台资企业在大湾区生根、茁壮成长,能够看到我的朋友和同胞们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美好生活。”张艺龄说。
(原标题《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艺龄:协助发掘更多优质台资企业在大湾区生根》)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