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个地方,当你在清晨眺望东三环,目光与碧空下那方极具辨识度的天际线交织,你会感到东方古都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你会聆听到机遇与未来在“撞杯”,那里就是北京CBD所在地——北京市朝阳区。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亮马河二十四桥——好运桥
每一个春天的到来都承载着崭新美好的期待,每一段旅程的延伸都描绘出砥砺奋进的风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朝阳建区65周年,起步就冲刺,开局即决战,朝阳从“新”出发,逐梦而行,为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崭新答卷。
春风之城 奏响合作共赢交响乐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去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890多亿美元,中国仍然是全球的投资高地。”国务院总理李强在3月1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
北京CBD
拥有建区65年历史的朝阳,享天时之惠、占地利之优、得人和之盛,迎着多重机遇叠加的春风,挺立在改革开放的潮头。作为首都北京面积最大,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程度都很高的中心城区,朝阳区已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全球投资中枢之一,奏响着奔腾不息的春天故事。
近年来,朝阳成为北京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之一。纳入北京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后,朝阳以北京CBD为载体,建立全球招商体系,启动全球招商联络体系建设。从上海分站到新加坡、中国香港分站,再到广州、深圳分站,朝阳区全球招商的国际步伐加速迈进。
记者从北京CBD管委会了解到,北京CBD全球招商联络站香港分站于2022年年初设立,首创了“京港双注册机制”。一年多来,通过多场线上线下招商推介、科技创新论坛等活动,辐射全球市场,吸引多个国家的创新型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关注北京CBD发展,助力CBD企业打开港澳市场。 2022年,朝阳区外资利用水平逆势增长。 2022年1至12月,朝阳区新设外资企业424家,占北京市30.1%;实际利用外资6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1%。
亮马河“亲水”绿道
昂扬奋进正当时,人勤春早谱新篇。 66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力争首季“开门红”。 2023年一季度,朝阳区聚焦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国际收支便利化等领域,积极挖掘企业需求,推动招商项目落地落实。朝阳区新增入库项目441个,完成2023年新增入库指标数47%;新入库项目落地82个,在推累计入库项目预计投入资金1,168.1亿元,新增入库项目预计投入资金325.4亿元,完成预计投入资金指标32.5%。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企业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朝阳区不仅加大力度招商,更是加强与区内企业的沟通,知商情、知商意、知商思,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新春伊始,朝阳相关部门便主动到多家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围绕商务、金融、贸易等重点领域,聆听企业感受和需求,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针对梳理出来的企业发展诉求,工作人员还会提供相关政策解读,并将诉求办理进度及时告知企业。
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
开放的朝阳是世界的机遇,开放的世界是朝阳的舞台。下一步,朝阳区将制定实施“两区”建设2.0方案,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通过建立欧洲、日本招商分站,搭建起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春天之约”里,引才引智也是朝阳的发力点。 3月25日,第十届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ITEC)创新峰会在朝阳举办。本届大会由朝阳海外人才创业大会(OTEC)全新升级为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ITEC),服务范围从海外人才拓展至国际人才,功能从支持项目落地提升至打造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近年来,围绕人才集聚、交流融合、发展培育、综合服务,朝阳区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高标准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凤凰学院”、国际创投集聚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和平台,推动“人才、技术、项目、资本、市场、政策、空间、服务”全要素对接,全方位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对于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夏花之城 高歌消费之都进行曲
3月18日,亮马河畔,波光潋滟,历史与想象互相激荡。 2023年亮马河游船航线全新开启,市民沿着6公里航线泛舟河上,游览二十四桥十八景。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目前已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入选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十大经典案例。
阜园
亮马河穿越第二、第三使馆区,牵起三里屯、燕莎、蓝港三大商圈。由于河畔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明代皇家在此设御马苑,并将原“南坝河”之名易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 2019年,朝阳区启动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建设,政企协作共同治河,形成“建筑-绿-水”的无缝衔接,打造了80万平方米的滨河公园;2021年7月,亮马河实现从三环路至朝阳湖2公里旅游通航;2022年9月实现了从三环路至红领巾湖6公里旅游通航。预计今年5月,东三环桥下滨水绿道将正式贯通,实现亮马河“一河两湖”18公里滨水绿道“横向串联,纵向通达”的目标,将进一步增强亮马河整体商业品质,提升游客们的体验感。
随着2023年亮马河航线正式启航,沿线商业经济带也将升级。目前,亮马河商业经济带规划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在18公里滨水绿道贯通的基础上,将形成“四大特色区段、五大重点环节”的规划蓝图。即围绕河道沿岸不同特点,形成“休闲生活段、活力商业段、文旅消费段、艺术生活段”四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水岸商业片区。同时还将以朝阳公园、郡王府为核心区域,带动蓝港、燕莎、红领巾公园等重点区域商业品质全面升级。亮马河商业经济带升级将以“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为原则,计划三年完成项目整体建设。预计今年将完成朝阳公园及郡王府辖区内“泡泡玛特主题乐园、微博电竞中心、贝壳剧场、郡王府码头”等部分项目落地,实现水上经营项目优化及河岸沿线文化商业提升。
郎园Station
目前朝阳区正在筹建首届“亮马河畔国际茶香文化节”,每年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将于5月、10月亮相。届时,将邀请驻华使领馆、专业协会、知名茶企、非遗传人和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参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成为高频词汇,23次被提及。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在做客媒体连线采访室时说,朝阳区是北京市消费大区。去年,朝阳区旅游业总收入612.3亿元,占北京市24.29%,全年接待净游客量4043.1万人次,总收入和游客量均为北京市第一。
“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中,朝阳区上榜餐厅26家,占北京市黑珍珠餐厅三分之二以上,北京市60%的米其林星级餐厅、50%的咖啡馆都在朝阳区。此外,朝阳区还有25家五星级酒店,16个高品质商圈,以及很多各具特色的商业综合体。朝阳区共引进首店1588家,占全市的57%。尤其是三里屯太古里已经成为北京的时尚潮流地标,被消费者称为“首店收割机”。
2023年,朝阳消费版图再扩容,全年共有十大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总面积达97.4万㎡。朝阳区将以商圈建设为抓手,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全力打造“一纵一横一核”朝阳消费版图。在纵向上加快构建“14号线商业带”,联动沿线六大商圈提质升级;在横向上建立“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商业规划联席机制,推动实现多方共建共治共享;重点打造CBD千亿规模国际级商圈,全力打造咖啡之城、美食之城、时尚之城。
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亮点。 3月31日,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的北京特色 UIC城市活力创新中心(THE BOX朝外)灿然启幕。这是朝阳区继亮马河“2023醒春启航新征程”首航活动后的又一力作,必将为朝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增添强劲动能。 THE BOX朝外以艺术、科技、娱乐文化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为基石,通过文化、社群和生活方式的综合性运营,联手众多战略合作伙伴,在运动、生活方式、音乐娱乐、艺术文化等领域融合共生,为消费者开启年轻力探索之旅。
今年,朝阳区将全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进一步激发区域消费潜能,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
秋实之城 弹拨沁人心脾咏叹调
人在“城”中走,如在“园”中游。朝阳区正在通过建公园、修绿道、拆围栏、连水系,实现“城园融合”“河湖贯通”,打通整个城市生态空间,以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和高效智能的城市治理,不断满足百姓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温榆河公园是朝阳区“大尺度绿化”的杰作。从腾退砂石场到拆除违建大院,从开工建设,再到精心打磨,如今的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和朝阳段一期内,枝叶繁盛的密林、随形就势的花境、水草丰茂的湿地、连绵起伏的草甸……市民游客踏入园区,便可一次性饱览“山水林田湖草沙”。温榆河公园仅是朝阳区“大尺度绿化”的缩影。黑桥公园、马家湾湿地公园用好生态引来白鹭栖;广渠路沿线形成景观绿廊、满目苍翠;寸土寸金的北京CBD,楼宇间的城市森林让人们在这里放慢脚步、舒缓心情、流连忘返……实践证明,“大尺度绿化看朝阳”不仅是北京市委对朝阳区的肯定,更是朝阳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近年来,朝阳区新建改造大中小微公园绿地148处,全区城市绿地面积1.6万公顷,公园绿地面积6400公顷,均居全市第一,“两环六楔、五河十园、多廊交织”的绿色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同时,朝阳区依托绿道建设串联起公园、绿地、街心花园等各类生态空间。截至目前已建成绿道270公里,全区绿道总长度将达415公里。
水系的连接更是公园城市整体性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一步。亮马河滨水绿道上,阅读、骑行、飞盘……这些颇具时尚健康特色的生活方式,映射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期盼。未来,朝阳区还将继续推动滨水步道、通航河道与绿地空间的相连相融,构建以绿为基、蓝绿交织、无界融合的空间格局,塑造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让市民能经绿道来河边,欣赏水绿相融“无处不公园”的美景。
在朝阳,沁人心脾的不止公园美景,还有文化的芳香沁润。国家文创实验区在“文化+科技”的战略加持下,正成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重要承载区。首创郎园是文艺风的天堂,E9区创新工场将“科技感”文化打造成极致,莱锦等园区建设数字文化、数字视听特色园区,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等园区打造数字出版特色园区,懋隆、郎园Station、北影平房园等园区与网络直播、社交电商等在线新经济结合,成了网红直播产业基地。目前实验区内文化企业取得国家高新技术认定数量近1500家,引进和培育了央视频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朝阳区拥有71家博物馆,实现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按照规划,到2025年,朝阳区将完成全区100家博物馆的建设和改造提升。目前,朝阳区城市书屋数量达到42家,街乡文化中心和社区(村)文化室设置率达到100%,基本形成“15分钟文化服务圈”。在优质公共文化活动供给上,朝阳区持续擦亮“首都市民音乐厅”“朝阳森林演出季”等系列品牌,一站式公共文化旅游数字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显著增强了朝阳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冬奥之城 谱写“全民健身”新乐章
百年一梦,一梦百年。一年前的2月4日,在一片“雪花”的故事里,全球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朝阳区作为冬、夏季奥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地,及多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的所在地,成为“双奥之城”的主承载区。
一朝奥运地,永远是奥城。 “双奥之区”朝阳,正在谱写冬奥盛会的后续文章。盛会落幕,“双奥朝阳”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旋即启动,一年来,朝阳区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服务“四区”建设为主线、以群众福祉为中心、以融合创新为动能,不断擦亮“双奥朝阳”城市品牌。在朝阳,冬奥不仅是一种城市记忆,更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落幕后,朝阳区立即启动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综合提升行动计划,陆续实施六大工程:全球多边外交会客厅建设工程、“双奥”示范核心区建设工程、中轴北延线文化“金名片”建设工程、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工程、智慧园区治理建设工程、“双奥”遗产惠民建设工程。
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堪称世界级难题。朝阳区不断探索“鸟巢”“水立方/冰立方”“冰丝带”等场馆的赛后利用方式。国家速滑馆是北京赛区唯一的冰上新建场馆,其外观晶莹剔透,由22条曲面玻璃组成,因此得名“冰丝带”。一年前,各代表团运动员在这里刷新了冬奥会纪录总计多达13次。如今的“冰丝带”,已经实现了从“最快的冰”转换为“大众的冰”。冬奥赛后,这里引进了4家国内高水平培训机构。每逢假期,“冰丝带”更是成为市民携家带口出游的好选择。场馆入口处,一张张选手的照片让游客们重温奥运赛场的精彩时刻。
作为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自2022年4月20日起推出了“双奥”主题旅游精品体验线路,新线路贯穿零层金色大厅、主场地、二层贵宾区、五层钢结构观景台、顶美空中走廊等近10处特色观光景点,并首次开放主场地舞台区,游客可走近“大雪花”主火炬、“米兰八分钟”巨型地球、滑板造型颁奖台、开闭幕式焰火燃放装置等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实物。夜间,还能登临“鸟巢”屋顶,俯瞰奥林匹克公园全貌和中轴线景观。鸟巢又陆续举办了“辉煌·逐梦——双奥之路中华体育文化展”、第十二届“鸟巢欢乐冰雪季”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水冰转换”技术,国家游泳中心在北京冬奥会前实现了从“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华丽转身,也让场馆具备同时开展夏季、冬季运动的运营能力。目前,国家游泳中心已开启“水冰双驱”运营模式。嬉水乐园在北京冬奥会后迅速完成了复原,比赛大厅和热身池也继续提供水上运动服务。北京国资公司与世界壶联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合作设立国内首个“世界冰壶学院培训中心”。据统计,仅仅在2023年春节假期,“鸟巢”“冰立方”“冰丝带”三大场馆,总客流量达到了6万人次。
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朝阳区举办了体育企业“专家诊断会”“后奥运朝阳体育产业发展论坛”等交流活动。通过“双奥场馆”路演、专家诊断分析,解答企业发展难题,为企业搭建资源互助的交流平台。同时,朝阳区协同企业落实设备贷款贴息政策、金融贷款政策、新建体育场馆补贴。
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2022年7月,朝阳区发布“五大文旅体融合骑游路线”,并举办为期16天的骑行活动。骑享“潮”路线、骑享“范儿”路线、骑享“美”路线、骑享“嗨”路线、骑享“乐”路线,每条包含6到18个不等的点位,涵盖奥运场馆、博物馆、文创园、商圈、公园等56个网红地标。
望京海棠花溪 望京海棠花溪
双奥之城建设拉动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 2022-2023年冰雪季,全区共开放冰雪经营场所26家,占北京市的26%。其中包括雪场5家、冰场21家,较冬奥会前增加6家,其中新增场所中4家为冬奥场馆。 2023年春节假期,冰雪运动场所成为“朝阳群众”欢度佳节的户外体育休闲主要目的地之一,朝阳区冰雪运动场所累计接待总人数3.95万人次,总收入295.56万元,同比上涨36.5%,其中冰场经营总收入增加近四成。奥森公园、朝阳公园、温榆河公园、常营公园4家公园冰场雪场春节七天累计接待1.37万人次,总收入71.78万元。
全民健身共享运动之乐。 2023年1月13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冰龙舟友谊赛,共有来自街乡以及多家驻区单位的800多名市民参与,接下来,系列体育活动将贯穿全年,包括陆地冰壶球赛、市民羽毛球公开赛、京津冀健身毽大赛、千人划船比赛等。
北京冬奥会留下的不仅是赛场竞技的精彩瞬间,更让“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朝阳区充分挖掘疏解腾退空间、公园绿地、“金角银边”等资源,突出全人群、全季节、全时段特点,全面提升“15分钟健身圈”服务品质。在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方面,充分利用“双奥场馆”资源和健身设施相对丰富的优势,紧扣“8.8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社区冬奥会、社区篮球赛、“全民健身助力冬奥”系列活动、“民间奥林匹克大赛”、民俗运动会、绿道骑行、网球运动进社区进公园推广活动、垂直马拉松等凸显区域特点的赛事活动。
春天里,朝阳区拿出奋跃而上、飞速奔跑的精气神儿,继续书写冬奥盛会后的精彩篇章,擦亮“双奥”的城市名片。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踏歌建区65年的铿锵脚步,一个宜居宜业的朝阳,一个天宽地广的朝阳,一个水绿相融的朝阳,正凭借多重叠加机遇的浩荡东风,精神抖擞地向着新的光荣与梦想进发。
有一个地方叫朝阳,朝阳是个好地方,选择朝阳就是选择了机遇,投资朝阳就是投资了未来。
(原标题《北京朝阳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曲》)
编辑 张克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17
5级大风航拍邂逅深圳西部绝美日落盛景 4月22日,哪怕面临着5级大风的挑战,我依旧无畏前行,用航拍镜头捕捉了深圳西部那震撼人心的日落景象。画面中,广深沿江高速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串联起城市与大海的脉络,在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远处,无垠的大海与天空相融,波光粼粼,尽显辽阔与深邃。而画面右侧,机场上飞机起起落落,仿佛穿梭于天地之间,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大自然与城市的和谐之美,希望这份独特的视觉盛宴能带给你心灵的触动。 据悉,4月23一25日广东省将迎来汛期首场暴雨过程。25日深圳(含深汕)将出现局部暴雨伴强对流天气过程。#读特小记者#
00:30
一年级读特小记者小试身手!亲手制作香甜南瓜饼 今天,我这个读特小记者化身“小小厨师”,在厨房里完成了一次超有趣的挑战——亲手制作南瓜饼! 我先和妈妈一起挑选了圆圆的南瓜,把它洗干净、削皮、切块,再放进锅里蒸熟。看着南瓜在锅里慢慢变得软软的,我心里可期待啦!南瓜蒸熟后,我用勺子把它压成泥,加入香香的糯米粉、甜甜的白糖,揉成面团。面团软软的,摸起来可舒服了!接着,我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压扁,还在上面按出了漂亮的小花图案。最后,把做好的南瓜饼放进锅里煎至两面金黄,不一会儿,厨房就飘满了甜甜的香味! 咬一口自己做的南瓜饼,又软又糯,甜丝丝的,比买的还好吃!这次制作南瓜饼的经历太有意思啦,我不仅学会了新本领,还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以后我还要尝试做更多美味的食物,和大家分享我的“美食小成就”!#读特小记者#
00:56
图腾影视😁😁😁😁
《滩涂上的翡翠森林》 #读特小记者# 在深圳的怀抱中 有一片神奇的红树林 宛如绿色的梦境,静谧而安详 高大的树木,肩并肩 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穹 叶子在风中,轻轻吟唱 诉说着古老而新奇的故事 阳光洒落,金色的光线 穿过枝叶的间隙 在地上描绘出,奇妙的图案 那是光与影的交响 海边,海浪轻拍沙滩 如同温柔的摇篮曲 红树林矗立于此,坚定不移 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天地 在这片绿洲,自然的奇迹 白鹭翩跹,海鸥翱翔 在蔚蓝天空下自由地歌唱 我深爱着这片深圳的红树林 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礼物 蕴藏着快乐,蕴藏着美好 在我心中,永远璀璨夺目
#读特小记者#今天我来到深圳大剧院欣赏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这场舞剧太精彩啦,像一阵旋风,把我卷进了一个充满侠义与梦想的世界。 一开场,舞台上的场景就像电影里的老香港,街道、店铺都很逼真。灯光一亮,演员们登场,他们的动作又快又有力,一招一式,看得我眼睛都不敢眨。我最喜欢的是叶问和其他门派掌门比武的片段,叶问的咏春拳,一会儿像流水一样流畅,一会儿又像闪电一样迅猛。其他掌门的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和太极拳也各有特色,螳螂拳的动作像螳螂捕猎,又快又狠;八卦掌的脚步轻盈,转来转去;八极拳刚猛有力,每一下都像是能把空气打碎;太极拳则慢悠悠的,却感觉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对决,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看得我热血沸腾,忍不住和观众们一起鼓掌叫好。 除了精彩的武术动作,这部舞剧还有很感人的地方。叶问的妻子生病了,叶问不得不离开她去打拼,他们离别的场景,让我心里酸酸的。还有猪肉荣为了保护叶问,勇敢地挡下了坏人的枪,叶问抱着他痛哭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这些情节里,我看到了叶问的无奈和悲伤,也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舞剧里还有一条关于电影剧组的故事线,虽然一开始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看到后面,我发现这条线和叶问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剧组的人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坚持,这种精神和叶问练武、开武馆的坚持是一样的。这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梦想,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看完《咏春》,我对中国武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喜欢传统文化了。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舞蹈和武术,还学到了很多道理,比如要勇敢、善良,要珍惜身边的人,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以后也要像叶问一样,做一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