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新街社区党委、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共同举办的侨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在中新街社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员们在社区美食达人和专业厨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四种东南亚糕点制作。一堂课有一堂课的回忆,一款糕点有一款糕点的甜蜜。
亮相第一堂课的是寓意长长久久、步步高升的斑斓九层糕。每当年节喜宴之时,它必会出现在归侨人民家的餐桌之上,寄托了侨胞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这一场居民融合的教学中,它更是推动归侨与当地居民互助互融的媒介。
准备材料、拌粉、备浆,蒸制,组员们跃跃欲试、各司其职、互相帮助,场间欢声笑语不断。小小的斑斓九层糕,拉进了侨胞和居民的距离。
学员们在美食制作讲师的介绍下,开始了第二款东南亚糕点——娘娘糕的制作。淘米、化糖、加盐、制浆......一道道工序、一次次合作、一回回交流让桌上的原材料慢慢变成风味独特的娘娘糕。
这种既保留了中华传统习俗,同时也吸收了南洋当地人的文化;既具有部分中国糕点的特色,又有南洋传统风味的糕点让学员们更加感受到当年南下创业华人的智慧与对祖国的思念。现如今,它来到了中新街社区美食教学班中,其中式风格与南洋口味的独特结合得以传承,也让中新街社区的居民们在咸甜口感中细细感受先辈们的智慧与创业精神。
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总是浓厚,何以寄思?漂洋过海的游子把无尽思念揉进面团、裹入蕉叶——红果粿把对月之情、折柳之思具象化。讲师生动的讲解,让学员们对红龟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怀着对先辈的钦佩之情,学员们的制作过程行云流水,揉捏、醒发、包馅、按压、蒸制一气呵成。一个个乌龟样式的粿,层层叠起让人垂涎三尺。
这意寓着福气、荣禄和长寿的美食,象征着安家的糕点无不体现着漂泊游子的拳拳赤子之心与殷殷思乡之情。
黄姜饭是印尼喜宴上常见的主食,当地人们常常在过节或诸如喜、寿、诞、纪念日和温居等场合摆上一碗,象征着吉祥、财富和尊严。
活动伊始,讲师告诉学员,黄姜饭好吃的关键在糯米的浸泡时长上。掌握了这一制作要领后,学员们在制作讲师的带领下开始蒸制,喷香的黄姜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出炉。
美食教学班学的不止是糕点制作,还是对南下先辈的崇敬,对峥嵘岁月的致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场美食学习与品尝忆苦思甜,让先辈的光辉精神依旧熠熠生辉,让融汇于中华民族文化之基的归属感促进侨胞与当地居民的融合,让中新街社区成为新一代侨民与居民的和谐之家。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