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美”新典范!内伶仃岛积极推进“和美海岛”创建工作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文
2023-04-06 16:03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获悉,内伶仃岛正在积极推进“和美海岛”创建工作,将依托内伶仃岛自然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岛内生态环境,开展自然教育,提升公众保护海岛意识,挖掘人文底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和美”新典范。

自然资源禀赋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0月,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其中,内伶仃岛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东侧、深圳市西南侧,与深圳港蛇口赤湾港区、大南山、深圳湾大桥隔海相望,是深圳最大的海岛。内伶仃岛地处深圳、珠海、香港、澳门四地之间,是一个已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岛上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曾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海岛”之一。

内伶仃岛岛屿总面积约5.5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千米,属大陆型岛屿。岛上地势东高西低,大部分山丘海拔100米以下,岛上最高峰尖峰山海拔340.9米,拥有着16.92公顷的海域、71.95公顷的湿地和470.13公顷的森林。岛上保存着较完好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有着金毛狗、桫椤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及白桂木、水蕨、野生荔枝、野生龙眼等珍稀植物。

岛上野生动物种类也十分丰富,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猕猴。因内伶仃岛为无居民海岛,人类活动对动植物栖息影响小,岛上高大的树木、海边的礁石、半山腰的山洞都成了猕猴栖身玩耍的好去处。且岛上食物丰富,有200多种猕猴能吃的食源植物,还有鸟蛋、昆虫、蚯蚓、蚂蚁等,猕猴种群得以再次繁衍生息。目前,内伶仃岛上约有23个猴群,1200多只猕猴,故内伶仃岛也被称为“猕猴王国”。

同时,内伶仃岛也是名副其实的蛇岛,蟒蛇、眼镜蛇、竹叶青、金环蛇、银环蛇等都十分常见。除此以外,岛上还有白胸翡翠、黑鸢、虎纹蛙、豹猫、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人文底蕴深厚

除了自然优势外,内伶仃岛还有丰富的人文底蕴。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南宋著名诗人、抗元英雄文天祥那首耳熟能详的《过零丁洋》,便是创作于内伶仃岛所属的伶仃洋(也称珠江口)。在历史上,伶仃洋也曾是南中国大门上的一道防线,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周边多地都有留下抗击外来侵略者所修建的炮台遗址。

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内伶仃岛上目前有50多名工作人员,他们分工明确,按照规范的海岛管理工作体系,负责岛上日常的巡护、清洁、动植物监测等工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他们常年在岛上生活工作,有的已驻岛近30年,他们默默守护着这片生态绿洲,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2022年5月13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和美海岛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沿海地区开展和美海岛创建示范工作,文件中提出“和美海岛”的具体创建目标。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并改善内伶仃岛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海岛管理工作,进一步挖掘内伶仃岛丰富的人文底蕴,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多角度、多渠道助力内伶仃岛“和美海岛”建设。

(本文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