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低空经济立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立法、为深圳医学科学院立法……今年,这些备受关注的新法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监督,就深圳市法治环境建设开展专项检查,举行专题询问、代表问政会……人大监督工作将打出“组合拳”。
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近日“出炉”,勾勒了新一年深圳人大工作的“施工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要求,要把人大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中去考虑、谋划和推进,以高质量立法、高效能监督助推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法助低空经济产业“高飞”
从空中“飞的”航线的开辟,到“人在家中坐,外卖天上来”的无人机送外卖业务开启,再到“建设低空经济中心”首次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深圳低空领域“大事件”频登热搜。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作为今年立法重点项目,力求破解无人机空域使用的管控存在“无法可依”、低空空域资源利用不足、低空运行和保障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以立法助推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高飞”。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根据工作要点,包括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在内,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拟安排审议法规34件,其中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法是“重头”。
由知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担任院长,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发展备受关注。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点任务之一,这所以探索鼓励源头创新的新机制、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重要使命的医学科学院怎么建?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制定《深圳医学科学院条例》,为医学科学院建设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法规,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全力解决高质量发展深层次矛盾、突破改革发展瓶颈。
城中村水电乱涨价将有明确罚则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形式也更加多样,既要搞 “大块头”,也要搞 “小快灵”,聚焦主要问题,突出重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比如,针对近年来部分城中村有房东翻倍加收水电燃气费的现象,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深圳市城中村居民生活用水用电及燃气收费管理若干规定》列入今年工作要点,以“小切口”立法进一步加强城中村水电气价格管理,明确违法违规收取租户费用的行动罚则。
对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加快民生领域的立法,制定或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不动产登记条例、职业教育条例、公园条例、燃气管理条例等,推动政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工作要点提出,要发挥人大在法规立项、起草、调研、论证、审议等环节的主导作用,对政府部门起草的法规草案提前介入,增强政府立法计划与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协同性,推动法规与配套政府规章或者行政规范性文件同步研究、同步起草、同步实施。
加强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监督
监督是人大的重要职权。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监督,全年拟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8项,开展计划预算审查监督13项、专项视察26项、执法检查3项、专题询问2次和专题调研8项。
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深圳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工作、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视察深圳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产业园区和“工业上楼”厂房空间建设等情况,开展深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专题询问,调研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监督、“20+8”部分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等情况,以强有力监督促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全市人大系统将开展“助力高质量发展 各级人大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市委关于《全面贯彻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大抓落实的6条工作措施》要求,对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及时了解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全市中心工作等重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
对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执法检查
2021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实施,全国个人破产制度在深圳正式破冰,引起巨大关注。时隔两年,这部法规实施情况如何?作为今年重点监督工作之一,市人大常委会将就该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努力解决制约法律实施的“中梗阻”,更好助力“诚实而不幸者”走出“债务泥潭”,重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创造更多财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市人大常委会今年还将对《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对《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开展立法后评估,推动法规更好落地实施,务实管用。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组织代表视察深圳市普法工作、公证事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等情况,调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推动深圳市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圳实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当前,深圳建立了200多个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70多个代表之家和600多个人大代表联系点,成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的重要平台。工作要点提出,要更高水平、更大力度推进人大代表“家、站、点”标准化、常态化、数字化建设,将代表履职平台打造成群众身边的“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广泛收集“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把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创新是深圳人大工作的显著特征。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办好基层人大创新案例交流推进会,及时总结、全面推广深圳基层人大工作创新成果,健全街道人大工作会议、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和代表履职监督员制度,以及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监督机制,切实提升代表议事会规范化水平,进一步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拓宽基层民主渠道,努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圳样板”。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完善代表履职积分系统、代表履职评价体系、代表退出和增补机制,增强代表依法依规履职意识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意识,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原标题《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施工图”出炉 以高质量立法高效能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