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曾经的天才少年从事“简单科普”,亏吗?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20-08-06 23:21
收录于专题:特评

14岁上中科大化学物理系,23岁化学博士毕业,天才少年袁岚峰,曾经一度是媒体争先报道的小名人。可进入中年的他再次回到舆论关注的舞台,竟是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他现在从事“简单科普”的工作,在科研领域没有什么太大成就,是否又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

那么,袁岚峰从事的科普事业,简单吗?并不。

社会对科普重要性的认知确实有待提高。科普并非易事,而且在当下的中国,科普工作者严重缺乏。很多人都在吐槽朋友圈,伪科学太多,可即便是自视懂点科学的新一代,也难免上当受骗,被减肥、美容等伪科学营销忽悠。尤其在今年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如果更多人能在疫情爆发前就足够了解病毒和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我们的防疫工作就能更加高效。

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是我国宪法对政府作出的要求;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吸纳更多优秀科学家参与科普,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科普专职人才依然稀缺。中国科普研究所最近一次编写的《中国科普统计》蓝皮书显示,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缓慢,呈现出人才总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均、类别差异较大的总体格局,全国专职科普人才仅22万多人。如今,很多城市也已经意识到科普对促进城市创新和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例如,深圳去年就开始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要求市区政府为科普人才提供资源保障,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参与科普。

博士参与科普不必大惊小怪,这本应成为常态。科普虽然是面向大众,甚至很多时候面对年龄较小的学生,但它绝非“儿戏”。更不容易的是,并非所有学问家,都适合讲学问。只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才能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出色完成科普工作。能写、会说,懂得传播技巧,还要有过硬的学术背景,才能真正做好科普。世界有名的科普家,莫不具有这些特征。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学术角度看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深刻作品,但也是在市场上卖得很好的畅销书籍;侯世达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更被科学家与普通读者共同封为“神书”。更不必提现在正火的埃隆·马斯克,也在积极扮演科普者的角色。霍金、侯世达、马斯克,谁又能说他们不是 “天才”?

通过社交媒体,袁岚峰自白:科研和科普同样重要,自己还会继续科普。我们应对袁岚峰的选择给予尊重。毕竟,科研和科普都可能要坐冷板凳,不一定会立刻取得成就,或是获得高薪或其他世俗眼光下的某种“成功”。现代社会,对于成功本来就该有更多定义。眼下,正值高考毕业生填报志愿,留守女孩去北大读考古专业的新闻,也引发热议。无论科普还是考古,这些个人选择,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本不该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当然,客观上我们也必须重视,科普、考古之类的高尚事业,还是某种意义上的“冷门”,或说白了,不那么挣钱,生活可能会比较清苦。因此,我们要更重视这些基础但很有必要的职业,让更多有志青年愿意为理想奋斗,彼时神童博士“转行科普”这种事才不会成为新闻。

一边从事科普一边从事科研,正说明袁岚峰是一个热爱科学的科技工作者。他现在也不过42岁,正是科研工作的黄金年龄,既有经验,又有精力。诺奖得主屠呦呦71岁才成为博导,八十多岁才进入公众视野。谈论袁岚峰是不是“伤仲永”,为时太早,也过于俗气了。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