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记者从珠海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珠海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5.11%,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为全市农业生产插上腾飞的“翅膀”。
据介绍,农业机械化生产是珠海市大力推动的一项工作,其中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利用农业机械完成耕、种、管、收、烘干等各环节生产,这种机械化作业方式可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用工成本,有效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3月17日,珠海市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在斗门上洲村召开。上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松有告诉记者,上洲村原来各村小组的土地全部收归行政村,然后按人均0.25亩的口粮田分到农户,其余的交由村委会集中配置。由于农户分到的口粮田较少,所以,村委会用村集体收入请拖拉机统一帮村民犁田、统一机械化播种、插秧、洒药、收割。“采用机械化作业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让农户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既有口粮吃还可外出务工。”
“我们现在采用的水稻机械化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可一次完成插秧和施肥两道工序,不仅提高效率,省时省工、节肥节本,还能增产增收,每亩田能增产100斤左右。”在上洲村的水田边,珠海市颖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赵颖川表示。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珠海一直高度重视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专门出台政策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植保,还扶持建设稻谷机械化烘干中心,逐步提高珠海市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截至目前,珠海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绿色防控全覆盖。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为全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5.11%,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2023年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将扩大推广到2.5万亩,完成2个稻谷烘干中心扩建项目建设,水稻日烘干能力从160吨提高到430吨。
“接下来,我们还会在水稻机械化施肥和烘干方面继续发力,让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再上新台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原标题《连续8年全省第一!珠海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11%》)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