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坪山区检察院、坪山街道办事处会签《执法司法联动协作工作机制(试行)》。坪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荣斌,坪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胡未东,以及双方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参加会签仪式并座谈。
会上,双方围绕执法司法实践和落实《机制》内容,就公益诉讼、行政检察、执法培训、支持起诉等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探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座谈后举行了文件会签仪式,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周俊峰、坪山街道办事处主任朱子瑶分别代表双方会签了文件。
据悉,检察机关与街道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是全市首创的改革。双方会签的《机制》紧扣“联”与“协”,紧密结合检察机关、街道的职责职能,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执法司法过程中的堵点、增进民生福祉中的热点、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点等进行了机制安排,包括建立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纠纷协作机制、法治化营商环境长效协作机制、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协同保护机制、市域社会治理联动机制、重大公共事项介入机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等十项机制。
加强联动共商。《机制》明确,积极发挥检察机关和街道各自职能优势,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共享共商行政执法信息和检察监督信息资源,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检察机关公正司法,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资源共享。《机制》要求,坪山区检察院与坪山街道在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纠纷、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等方面,通过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整合共享信息资源,协同推进线索移送、“两法衔接”、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干部互派、同堂培训、普法宣传等工作,形成协同共治的长效合力。
加强难题共破。《机制》强调,发挥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优势,立足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以此为桥梁实现检察职能和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坪山街道在综合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民生问题、重大公共事项或执法中引起较大行政争议的,可商请坪山区检察院运用刑事检察、公益诉讼、行政违法行为监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职能,助力坪山街道破解执法难题、防范风险。
胡未东表示,该机制的建立,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希望双方通过明确专人专责、定期沟通协商、明确具体思路、强化落实举措等,共同推动机制落地见效。坪山街道将以该机制建立为契机,坚持开放包容、积极对接的态度,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更好推进“依法行政+社会治理、城市建设、安全稳定、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经济发展”,助力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
李荣斌表示,此次检察院与坪山街道会签联动协作机制,是互相借力、形成合力的大胆尝试,也是坪山区法治建设的重要创新举措。希望双方共同抓好机制落实,相互支持配合,及时沟通协调,共同破解难题,努力实现执法与司法“1+1>2”的效果。区检察院将依托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全力支持街道各项工作开展,突出实效,打造亮点,与街道共同推动“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建设迈出新步伐。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