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脉·近观深圳国宝046期 | 白瓷胡人控象烛台:一个王朝的文化IP
晶报记者 李跃/文 晶报记者 赖犁/图 张定平/统筹
2023-03-16 09:10

果然是大唐气象。

连一座小小的烛台,

都可以成为关于国力的一个文化IP。

这南方来的大象,

向我们展示它庞大而强壮的身躯,

烛光中,

你看到的是一个同样庞大而强壮的王朝。

白瓷胡人控象烛台,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文物,高20厘米。一人双腿骑于大象背部,人物深目高鼻推测为胡人形象,其一手用力托起一小盘,盘内有一圆形管状物。圆管为插放蜡烛的插座,小盘为蜡烛的承接器。烛台通体施白釉,胎质细腻。这件白瓷胡人控象烛台,生动刻画了驯象的场景。

■专家解读

汉代已开始使用圆柱状蜡烛

深圳望野博物馆助理馆员吴咏梅介绍,这件烛台利用大象和胡人作为烛台的基座,极富巧思。根据目前的考古材料看,汉代已经开始使用圆柱状的蜡烛。以胡人为陶瓷烛台的渊源或可上溯到东汉晚期。唐时,我国南方地区有大象生息繁衍。淮南道、江南道、山南道、岭南道都有野象生存的记载。两京宫廷内,大象也被用于斗象和舞象的娱乐工具,深受高阶贵族喜爱。《旧唐书》载,中宗神龙元年,“上御洛城南门观斗象”;《唐会要》载,“永徽以来,文单国累贡驯象三十有二,皆豢于禁中,有善舞者,以备元会充庭之饰。”2012年,陕西咸阳考古发现唐代德业寺比丘尼墓中出土同类白色瓷塑烛台。




(原标题《白瓷胡人控象烛台:一个王朝的文化IP》)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文 晶报记者 赖犁/图 张定平/统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