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便利条件优渥的城市相比,刚刚脱贫的乡村,条件相对艰苦;长期派驻外地、埋首田间地头的工作,对于身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女性来说,尤其艰苦,因为她们被天然赋予了更多来自家庭的压力、养育孩子的重任。但是,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工作从来就没有男女之分。
据了解,现阶段深圳对口帮扶、助力河源乡村振兴的驻村干部中,有60多名女性,常年活跃在乡村振兴工作第一线,要么帮镇扶村,要么支医支教。
我们一起来看看,活跃在支医前线的白衣天使!
女性本弱,为医则刚。白衣天使,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穿着白大褂的温和的女性形象。从深圳市人民医院来到和平县人民医院帮扶的徐莹,正是这样一位白衣天使。在和平,徐莹不仅要临床看诊,还会参与医院及科室的管理工作,目前她在支医工作队队长、和平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魏章洪的带领下正发动和组织筹款,协助和平建立血液内科专科门诊和输血门诊,以为当地大量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长期治疗康复提供基础保障。
2018年以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宝安区中医院等派出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对河源龙川、东源、紫金、和平、连平五县进行手把手的组团式医疗帮扶……
2022年起,深河两地医院结对帮扶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医院结对帮扶数量由7对提高到9对,共计派出50名医疗人才开展“组团式”帮扶,结对医院开展各类支医活动共计42批,252人次。与此同时,在深河指挥部的组织和动员下,各医疗帮扶队伍积极对接后方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下乡义诊和医疗交流活动,使落后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线城市医疗待遇。
其间,不乏像徐莹这样的女性白衣天使,在相对陌生的岗位上,她们不仅仅是医生,她们是真正的天使。
希望更多人关注河源的地贫患者
徐莹是深圳市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今年一月下旬开始到和平支援。作为一名血液科医生,这一个多月来,徐莹在深河指挥部和后方医院的支持下,与同事们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协助和平县人民医院组建“血液内科专科门诊和输血门诊”。
徐莹( 左二 )在给当地医生做业务指导
在帮扶工作中,徐莹发现,和平有很多地中海贫血患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这种病,而是身体有其他的症状来看病时才被发现的。“我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有意识地从血常规入手,收集并登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者,迄今发现确诊及疑似地贫的有百余名,其中确诊并依赖输血的14岁以下患儿有40余名,他们输血频繁,每月至少1—2次,遇上感染或其他病症,输血量则相应增加。”徐莹介绍称,地中海贫血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输血和祛铁治疗,再加上基因筛查,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她称,“我们帮扶医疗队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能借助社会广大爱心人士的力量给咱们和平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一些检查(地贫基因检测)及治疗(输血及祛铁药物)方面的支持。”
深圳市人民医院目前有多名医生在和平县人民医院帮扶,虽然血液科仅派出徐莹一人,但通过徐莹这个前方帮扶“桥梁”,院本部的专业力量直达和平。“虽然我所在科室只有我一个人在和平,但相当于整个血液内科都在帮扶。”徐莹称,包括组建输血内科在内,平常有什么疑难病例、少见病,或者任何他们现场处理不了的,后方的同事、专家和领导都会鼎力相助。
在和平,徐莹和同事们大约每周会有两次全病例会诊,每个月有三次左右到和平县及周边乡镇义诊。频繁地义诊,持续为一些患常见病的老人(如贫血、高血压、高血糖、风湿关节骨病等)做相关的诊疗建议、健康宣讲,也通过这种方式,建立长期的慢性病随访指引。当地民众对深圳来的医生的日程非常上心,什么时候有义诊哪天有会诊,都了如指掌。“老百姓很淳朴,对我们这些深圳过来的医生、老师、帮扶干部都特别好。对我们有着很深切的信任和尊重。”徐莹称,下班后她和同事们有时候会去街上看看,买菜或者买点土特产,“我们一说普通话,对方就会说‘啊,你们是深圳来的吗?’然后很热心地给我们挑特别好特别新鲜的东西。”她称,这份信任与尊重,是深圳对口帮扶这么多年,慢慢积攒下来的,她特别珍惜,也深受鼓舞。
帮扶接力 一直在继续
“回到深圳,投入到紧张忙碌地工作,仍然关心我们的第二故乡,与紫金的同事还保持联系,也会有临床经验技术方面的沟通。非常庆幸的是,今年我们科又派了一位麻醉医生继续帮扶工作,让我们的工作有一个延续性,让技术更坚实地落地生根。同时,紫金麻醉手术科也派来了麻醉医生和护士过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修,我们主任也计划今年去紫金进行学术交流……”
“三八节”期间,刚刚从紫金县人民医院回深圳的陈琛给记者发来这段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在紫金支医岁月的留恋,以及对深圳持续接力帮扶的期许和赞许。
陈琛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麻醉医生。2022年2月,她响应号召报名参与专业技术帮扶工作,她所在的医疗队被分配到了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而2020年12月,她的丈夫左建伟在这里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夫妻二人在对紫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帮扶工作上完成了接力棒的交接。
据介绍,在帮扶期间,陈琛先后进行了15次专题讲座,开展了胸科手术的麻醉等5项新技术填补了当地空白,为医院创伤中心的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月14日,紫金县人民医院为陈琛(左二)和她的帮扶队友们举行欢送会
不厌其烦做好控血糖宣教
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刘燕晶,一直在龙川县人民医院担任内分泌科业务主任。在内分泌科门诊期间,她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仔细追问下,发现当地饮食习惯的原因,他们经常喝粥、吃肠粉及汤面,而且监测血糖极不规范。
为此,刘燕晶加强每周三下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提倡通过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定时定量,高纤维饮食,清淡饮食来控制血糖。并且多次在外科进行饮食宣教,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努力做好全院血糖管理。
一件十分普通的事,刘燕晶不厌其烦,反复做持续做……“我每次出门诊和查房期间,都会反复解释宣教测血糖的注意事项。在数月努力中,糖尿病随诊患者的血糖越来越好,让人十分欣慰。”刘燕晶称。
刘燕晶 在进行糖尿病饮食宣教授课
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知名的墓志铭道出了医学的真谛:大部分时间,医学是在努力缓解病人的痛苦,而贯穿始终的应该是对病人的关爱。而中医的“中”无疑对帮助与安慰患者更具优势。
从深圳市中医院来到龙川县中医院帮扶得连纯利讲述称:“记得有个老兵在外院检查怀疑喉癌,到我科就诊时情绪低落,表示放弃治疗,我不断给予鼓励,予再次内镜检查并活检,病理提示良性病变,患者十分感激。有时医生的帮助与关怀,也许就给患者新的希望。”
连纯利在给患者把脉
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于从从,在东源县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帮扶,作为党员,她多次站在抗疫一线。近月余,在受援单位诊治病患千余人次,带教医护四百余人次,积极推广多项中医适宜技术。
“薪火相传,培养精湛技术中医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这是于从从的帮扶初心。
于从从在东源县人民医院帮扶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的李晶晶,在和平县中医院针灸理疗科开展帮扶。帮扶期间,她协助和平县中医院临床诊疗工作,承担专科查房及中西医联合会诊等。开展岭南火针、热敏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义诊、小讲课,将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的基本常识在基层中广泛普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协助帮扶单位申报2022年河源市科学技术局项目“疏肝调脾针刺法联合自体全血注射介导HRF调控痒觉环路在慢性荨麻疹的效应机制研究”并获得立项。
近一年的帮扶,李晶晶自称收获颇丰,“其中有对和平人文的深刻感悟,有对学术专业的深入探讨,还有如同挚友般的真实情谊,而更多的则是对生活的感恩。”
李晶晶在和平义诊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原标题《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乡村振兴 巾帼一线”:看病筹款建科室 全都“一肩挑” 记在河源支医的深圳巾帼“白衣天使”》)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