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效果图。深圳特区报资料图片
深圳东部盐田区、香港新界北,深港海陆直接交界处,就是沙头角地区,这里,具有连接深港两地、辐射内陆腹地和国际市场的先天优势,但却因为历史原因,未能实现真正互联互通。
近年来,深港两地都在积极谋划推动沙头角地区发展。2022年,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发布《加快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香港特区政府对封禁长达71年的部分沙头角禁区解禁,开放沙头角禁区、沙头角口岸重建等多项工作写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深圳、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沙头角地区协同发展充满期待,并希望依托沙头角、中英街、盐田港等关键节点,通过创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打造新的深港合作重要战略平台,进一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李大宏委员:建议将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大公报社长、文汇报社长李大宏十分关注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规划建设。按照规划,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的合作区将聚焦“旅游+消费”主体功能,打造国际跨境旅游首选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色引领区、深港共建共治融合发展新典范。
“全力推动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平台很有必要。”在李大宏看来,推进深港跨境旅游协调发展是做强深港合作这一极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合作区未来可能面向深港释放产业空间超过500 万平方米、形成千亿级旅游消费产业集群,新增就业岗位 5 万个、旅游人次年均增加超1000 万。”
但李大宏也指出,目前合作区、深港跨境旅游协同发展等事项的事权,涉及多个部门,在区级层面难以推进,同时也存在边境管理政策待突破、基础配套设施需提升等问题。
为此,他建议,首先要建立“深港同管”机制,建立“盐田-新界北”跨境旅游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中英街深港合作“议事会”等,协商共建深港跨境旅游合作平台。其次,要建立“政企同台”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集“深方政府、港方政府、深方企业、港资企业”于一体的四方合作机制,共商规划跨境旅游产业、项目和产品。此外, 还要建立“政策同频”机制。“建议加快完成中英街管理体制改革,希望给予突破性政策支持,在深港旅游签证发卡、免税清单增加、简化边检质检、跨境实业投资、货币自由兑换、信息数据流通等政策方面开‘绿灯’,推动中英街两侧一体开发建设。”
黄西勤代表:打造“深圳盐田-香港葵青”组合港实现国际航运枢纽互联互通
全国人大代表、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也十分关注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的建设。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一份建议,提出推动沙头角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深港自西向东三大战略合作平台体系。
对于合作区的建设,黄西勤也有着深入的思考。黄西勤建议,将深方沙头角片区和港方沙头角禁区作为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其中深方中英街与香港沙头角禁区作为一期先行试点。同时,调整政策并实行“港进港出,入区不入境;深进深出,入区不离境”的监管模式。
交通运输是深港硬联通的关键。黄西勤建议,以深圳盐田港和香港葵青港及其联通海域为范围,设立深港盐葵特殊监管区,打造“深圳盐田-香港葵青”组合港,推动深港国际航运枢纽互联互通。同时,支持深圳地铁延至沙头角口岸,实现沙头角地区与宝安国际机场直接连接,协调推动港铁北环线进一步东延到沙头角口岸,与深圳地铁在沙头角口岸实现无缝对接,为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林娜委员:探索转型推动中英街“蝶变重生”
中英街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深圳八景”之一,记录深港双城互动发展的轨迹,承载“一国两制”的独特历史价值。 但在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深圳市委会主委林娜看来,自香港回归后,中英街作为“香港窗口”的功能大为削弱后,对商业旅游经济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规划中,将中英街作为核心区,但由于中英街属于深港分治,两地定位和规划不一致,深港共建共治共赢还面临诸多问题。
“中英街具有深港融合的先发优势、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建议从‘一国两制’的高度探索中英街‘蝶变重生’的转型路径,创新深港合作模式,将中英街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重要平台。”林娜说。
为此,林娜建议,探索建立区级深港双方常态化议事机制,加强深港两地政府、民间的沟通,提升中英街改造升级的整体性。同时,围绕加强深港合作,优化中英街及沙头角禁区功能定位,推动提高免税购物额度,延长通关时长,放宽港澳台及外籍游客进出中英街的限制,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林娜还建议,充分利用双方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在目前香港方面已开放码头及禁区部分区域的基础上,联合研究创新的跨境旅游管理制度,打造深港精品旅游品牌体系。
(原标题《深港两地代表委员共同为沙头角地区发展建言 在深港海陆交界处打造全新深港合作“新引擎”》)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07
7.03的晚霞,两个方向,不同的颜色
00:20
很甜吧,吸了一朵又一朵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