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PM2.5和臭氧污染的重要前体物,目前在污染治理、规范管理、监管能力等方面尚存在难点,成为大气治理领域最明显短板。为深赢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推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精细化治理,进一步提高VOCs治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试点开展“VOC源解析”,探究大气工作方向。去年10-11月,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在荔枝公园开展近1个月的VOC组分监测(烷烃、烯烃、卤代烃、OVOC等117种组分),监测期间VOCs主要来源为包装印刷及汽修源贡献(19%)、汽油车尾气源(15%)、生物质燃烧(14%)、柴油车尾气源(12%)、天然气燃烧(12%)、天然源(10%)、清洗脱脂(9%)和其他溶剂使用源(9%)。臭氧生成关键组分(OFP前十)为甲苯、间/对二甲苯、乙烯和 2-丁酮等,优控物种为甲苯、间-对二甲苯、2-丁酮,为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明方向。
二是系列开展“码上换炭”,指导企业规范化管理。目前,以活性炭为主的治理设施问题突出,活性炭更换不及时严重影响了治污设施的处理效果。因此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迅速组织使用活性炭企业开展“码上换炭”行动,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一企一码”清单式管理,推动辖区使用活性炭企业线上注册填报,实现企业活性炭更换“码上换”、换炭信息“码上查”,到期“码上提醒”,指导企业活性炭规范化管理。目前,福田区已有47家企业注册小程序,17家企业填报活性炭更换信息,累积产生换炭记录34条,其中11家企业活性炭更换次数在2次及以上。
三是创新开展“振动工况监测”,提高废气处理运行率。针对VOCs治理监管难题,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首批对50家企业试点开展振动工况监测。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识别各类产治污设备的开机、停机、不同负载状态,在线监控相应治污设施是否启动,以督促企业生产治污“同启同停”。记录工况时长,动态掌握企业活性炭更换情况。在线提醒企业及时开启治污设施以及更换活性炭,减少企业现场执法频次,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自项目开展以来,预警高发企业预警数量及总预警数量均逐月下降,企业自觉性显著上升。
四是持续推进“一键启动”,实现统筹调度数字智慧化。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应急调度,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将空气微型监测站点、VOCs企业工况、工地视频监控等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推进国控点周边“云巡查+现场巡查”,动态调整重点区域减排力度,形成福田区大气污染强化减排看板,设定“一键启动”机制,使监管由“人防”变“技防”,为辖区污染源监管执法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手段。
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将全面依托智慧化监测监控手段,进一步推动涉VOCs企业规范化管理,强化远程监督帮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为福田区VOCs综合治理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