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深港融合建设 用好合作发展机遇 “对话福田”城市阅读论坛举办第二期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孙怀芳
2023-02-28 13:35
摘要

2月25日,“对话福田”城市阅读论坛第二期“深港合作”主题活动在福田区图书馆负一楼报告厅举办。

2月25日,“对话福田”城市阅读论坛第二期“深港合作”主题活动在福田区图书馆负一楼报告厅举办。活动旨在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和深圳市、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走进首善之区福田进行文化对谈,多形式多方面展示福田区建设发展风貌,讲述福田故事,传播福田声音,充分展现福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典范作用。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承办,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林至颖就深港合作、河套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展开对谈。活动吸引了大批专业观众,现场气氛热烈。

2017年1月,深圳与香港两地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共同建设河套地区3.89平方公里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乘着政策的东风发展迅速。活动中,两位嘉宾分享了河套合作区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谢来风表示,深港备忘录签署6年以来,双方不断加强建设。一是在筹措科研的空间上的进展,因为河套地区原本是建成区和保税区,有一些物流要改造成适合科研的场所,福田区政府通过租、购买、改建,把它改造成适合创业团队在里面试验、办公的地方。2022年已腾出大概100万方的办公和试验空间;二是科研团队和资源的入驻,香港五所大学的实验室及一些国际科研团队的入驻,使得河套地区成为大湾区科研机构的聚集地;三是建立了务实高效的深港合作的机制。

在提到深港协同发展时,林至颖表示,香港在科研方面具备优势,香港有五所大学位列全球百大,汇聚国际科研人才。香港目前在推动再工业化,需要依托深圳或大湾区其它城市来完成;另外对内的输入也需要通过深圳来完成,因为香港本地市场很小,也要通过深圳在大湾区做辐射;此外深圳现在全产业链的工业非常全,但要找海外的投资,或者要走出去,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话,香港可以在这方面带来帮助和协调,通过这样的协作协调、资源优势互补从而达到1+1大于2的情况。

谢来风认为,以河套合作区平台作为实验区,把深港两地的政府合作规划、企业要素、资金技术在这里互相碰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的成果,随之产生产业配套、市场化的东西、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每个主体都在里面做它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未来要实现两地优势互补比较理想的状态。

随后在活动中两位嘉宾针对河套合作区发展、福田区的发展进行了建言。

谢来风表示,福田在深港合作的中心,也是未来深港合作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而河套合作区将会成为使福田区充满科技元素的一个点。他建议在现有空间里面进行空间的改造和升级,让科技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让生活更加便利、更加智慧、更加面向未来。

林至颖建议完善和人才相关的配套措施,如住房或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政策,通过人才吸引,人才流动,人才存留,持续为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持续生命力。

(图片由承办方提供)

(原标题《推动深港融合建设 用好合作发展机遇 “对话福田”城市阅读论坛第二场举办》)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孙怀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