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形象、职能转变 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更名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2-27 13:36
摘要

日前,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更名为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

日前,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更名为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2月25日,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举行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出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曾昶当选新一届会长,杨素贤被聘为荣誉会长。

示范引领,五年成绩斐然

大会上,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党支部书记杨素贤,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5年促进会的工作。

5年来,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文艺精品创作、文化艺术交流、指导基层公共文化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可以提供综合性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深圳市5A级社会组织”。

促进会坚持党建全民引领,率先提出“党建+N”计划,发起成立深圳文化艺术类社会组织党建联盟,带领促进会和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联合深圳少儿图书馆等单位、党委、党组织,为广西都安隆麻村捐建全国第一座农村共享智慧图书馆;加强自身建设,成立视觉艺术专业委员会、非遗与民间艺术委员会等7个艺术委员会,凝聚专业人才,深入推进行业发展;发挥“智库”作用,高质量完成政府委托和转移职能的公益文化进社区,群文、艺术专业职称评审和市、区各项公共文化评审、业务指导工作,指导龙岗区成功创建广东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持续推进文艺作品征集与评选的同时,完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一套五册)的编辑出版工作,呈现深圳公共文化理论成果。公共文化活动IP推陈出新,一方面促进深圳合唱节、深圳钢琴音乐季、深圳市少年儿童歌曲征集与推广活动、深圳粤剧周等品牌活动升级,同时策划深圳市青年歌唱家(福田)培育计划、华强北科技艺术节、广东原创地方小戏征集与评选等新品牌,成为行业发展新引擎;积极开展对内对外文化交流,与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和三大洲2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了紧密的文化交流、合作,联合香港文化舞剧团创排的第一部大型舞剧《弟子规》获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三等奖,粤港澳大湾区巡演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以及“全国五大优秀案例”。

2022年,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被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评为“2022年度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枢纽型)”,被深圳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纳入深圳市“拥军矩阵”成员单位。

新一届理事会产生

大会修改、审议通过了促进会《章程》,并通过无记名投票等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圳市文化馆馆长曾昶当选新一届会长,夏文格当选常务副会长,吴赛锋当选秘书长。同时,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等26个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及文艺社团、文化企业代表当选副会长单位。

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成员,并聘任杨素贤担任荣誉会长,聘任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李宏等领导、内地及港澳文化艺术专家担任高级顾问、艺术顾问、顾问。

换届选举大会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杰,深圳市政协常委、联络委主任李瑞琦,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常务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杜佐祥,深圳市文化艺术专家联谊会会长姚峰、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白凌以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原副巡视员李南生,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非遗处处长张梅,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文化处处长聂昌友等领导为当选及受聘人员颁发了证书。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广东省公共文化促进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香港)、香港文化舞剧团、澳门传媒集团、澳门艺术工作者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澳门曲艺家联谊会等国家、广东省及港澳单位、机构纷纷发来贺信、贺词。

转变职能开启新征程

更名换届后,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将坚持党建引领,从会员结构、组织架构、业务范围、服务方式等方面,迅速实现从学术性社会组织向联合性、专业性、杻纽性型社会组织转变;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创新公共文化理论研究,从评审、业务指导、培训、合作运营等方面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整合资源塑造文化品牌,合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新空间、新场景培育和文化产业运营创新探索;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继续完善专委会架构,打造高水平文艺人才和队伍服务平台;以创新项目为抓手,扩大对外和港澳台文化交流,推动湾区联动,文明互鉴,打造公共文化城市交流平台;推动会员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促进会“联合型、专业型、枢纽型文化类社会组织”的作用,以全新的形象、使命与定位,助力深圳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具示范引领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杰在大会上说,希望更名后的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能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带领团结成员单位做好党委政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参谋和助手;认真谋划彰显深圳现代城市品位的公共文化品牌项目和活动,主动参与“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工程,承接市、区文化部门公共服务项目和公益文化活动,参与各级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学术理论研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助力深圳提升在全国公共文化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深圳标杆”,促进深圳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文化高地”。

2020-2022年先进单位个人获表彰

随后,在同步举行的2022年年会上,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针对2020-2022年工作情况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为此前公开申报、评选的深圳市中龢手指书画研究院等6家“优秀会员单位”、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等5家“优秀理事单位”、深圳市邸叙然小品话剧团09剧场《军哥剧说》等4个“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项目”、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等4个“疫情防控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刘对现等6名“先进文化工作者”、何穗生等2名“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和个人”、周涛平等2名“疫情防控先进个人”颁发了获奖证书。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供图)

(原标题《全新形象、职能转变 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更名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