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由深圳市商务局、福田区委区政府主办的“福”汇深港,共赢未来——深圳(福田)-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这是深港全面恢复通关后福田首次在港举办经贸交流会,香港贸促机构、商协会、企业、专业机构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现场签署协议25份。截至当天中午,活动全网点击量已超300万人次,爱心点赞频频刷屏,有香港观众表示“福田这次在香港彻底火了!”
现场反响十分热烈,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福田一直是连接深港两地的重要枢纽,期待继续携手深化务实合作,在深圳河畔共同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陈百里:
“我非常欣赏福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例如科技领域、金融领域、时尚领域等,在过去几年他们各方面各个领域的增长是非常强的。我觉得香港跟深圳在很多不同的产业领域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未来香港跟福田,在很多方面可以多点交流,多点合作。”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 钟永喜:
“我们贸发局已经在深圳有一个大湾区服务中心,帮助港商对接内地市场。通关之后我们和深圳,特别是福田区有很多联系,我们会加强深圳的工作。接下来,我们会和福田区加强服务方面的工作。福田区会主动香港企业跑手续,找资金,找市场,贸发局会做好对接工作。”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 史训清:
“我们认为河套地区将来会成为整个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中心,这里聚集一大批的企业研究机构,应科院能够在这里落地,就可以与当地的一些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做更紧密的结合,来扮演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的作用。相信这不仅会对研发技术方面有很多的推动作用,攻破一些关键技术所谓卡脖子的问题,也会产生实际的应用和经济方面的一些效益。”
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 谭伟豪:
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将深圳和香港两个品牌,变成国际品牌。以后我们一定是要争取国际的科研、国际市场。如何将国际的大学吸引过来,把人才吸引进来?如何将深圳香港的产业迈向国际,这是深圳和香港合作的未来。此外,我也希望能够推动香港基金和内地基金互联互通,把资源更多地投入福田,投入科创领域,助力发展。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 陈福荣:
“这一次交流会,我感受到政府政策着力在经济和建立科技高地这两方面倾斜。经济跟科技这是我们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两个最基本的两条腿。我们跟福田区的合作计划已经有三年了,成立香港城市大学福田研究院。现在有4个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发展量子电子显微镜,这是个对学术领域非常大冲击的革命性研究。而我们中间阶段的成果是三维蛋白质成像的空锥形脉冲电子显微镜,是目前正在募资可以产业化的产品。训练出来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智慧财产权的累积,是可以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