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慷慨馈赠的美味也遍布人间。人们习惯随时令变化更改饮食类品,在一饭一蔬之间,感知时光,品味美好,也积蓄过好每一个今天的能量。
在依山傍海的深圳,悠悠春茶、鲜美蛤蜊、脆嫩春笋……都是经典的春日盘中餐。这些平凡而日常的食物,有香有鲜,或甜或咸,共同勾勒出深圳人的生活百味,折射出这座城市兼容并包的多样化饮食风貌。
深圳Plus搜罗了一些春日常见食材,为大家烹饪出一桌鹏城春日宴,一起来感受下这场舌尖上的春游吧!
第一道美味:清香春茶
当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在春季萌发出嫩绿的芽叶时,采摘一把,炒制而成的茶叶最是鲜爽醇厚、香气宜人。爱喝茶的广东人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一缕清香,对于他们来说,春日的暖阳与雨露就藏在了这一小杯茶水中。
春茶一般会在3月下旬萌芽,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开始采制。所有的茶类品种都有春茶,其中绿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没有经过发酵,未发生物质转化的春茶将这些营养物质保留得更好。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许多高级名绿茶,均在春茶前期采制而成,例如西湖龙井、泉城红、泉城绿、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
采茶姑娘采茶忙(深圳特区报记者 邱海彬 摄)
在深圳,常见的应该是来自云南的春茶——普洱茶。相较于其他的春茶,普洱茶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有养胃、护胃等功效。恰是这些特点,普洱茶便成为了人们喝早茶时常见的茶叶。
广东茶点(图源:深圳报业集团)
在茶楼里,每个人喝起普洱也各有不同。有人点上普洱茶,再叫上“一盅两件”,享受“一杯在手,半日清谈”;也有人会往普洱茶里加入菊花,使其口感清爽,享受其别有风味的体验。但无论是哪种喝法,当你轻轻抿上一口,清甜的普洱总能带你感受这曼妙的春天。
第二道美味:脆爽青菜
在广东,餐桌上不能没有蔬菜,尤其是青菜。青菜之于广东餐桌是灵魂般的存在,无论点的菜多么荤素搭配,只要没有青菜,那都不够完整。品尝时令青菜,便是解锁深圳春之味的一把钥匙。
二月中旬,光明欢乐田园中央大田种植的400多亩油菜花便已陆续开放,黄色的花海在微风中荡起层层波浪,引来勤劳的蜜蜂与蝴蝶,成就深圳春日里难得的田园风光。
光明欢乐田园里种植的油菜花主要供观赏,实际上,一些油蔬两用的品种,可以做到“春吃油菜薹,夏收油菜籽”。深圳的菜市场就能寻见鲜嫩的油菜薹,满足我们品尝春天的夙愿。
一勺清油,几瓣蒜头,一把蔬菜,在锅里翻炒断生后淋上酱油,一盘新鲜的炒菜薹就出锅了。若家里还有过年没吃完的腊肉、腊肠,也可以丢几块进去,肉香与菜香交融,更是相得益彰。
香椿芽是很多北方人对故乡春天的味觉记忆,而今,这道美味被来深打拼的他们带了过来。艾草则是江南一带比较经典的代表食材,进入深圳后,也很快与这里的饮食相融合,成为人们春日餐桌上的常见客。
香椿苗炒鸡蛋(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属于春季时令青菜的还有荠菜、豌豆尖等。在早春的菜市场里,它们都被整齐地摆放在显眼位置,自成一片碧涛,期待着被食客选中,成为餐桌上的“第一口春之味”。
第三道美味:鲜嫩竹笋
食过春笋,方知春之味。作为典型的春季限定食材,春笋尝的就是一个“鲜”字。
春雨后的深圳山野,会冒出一些尖尖的“小脑袋”,像是和春天打招呼一样。这些细长的新鲜竹笋,每年都会吸引资深“吃货”前来采摘。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酝酿,春笋鲜嫩正当时。摘取后,切开就有微甜的气息冒出。拥有百搭体质的春笋,可以单独成菜,也能和很多食材搭配做菜,且不限制作方法,炒、炖、焖、煨,皆可成美味。
郊野春笋虽好,但不易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最方便的吃笋方案还是去菜市场。二月初,深圳便有春笋上市了。这些大多是福建产的春笋,也叫雷笋,意为听到春雷后破土而出的笋。这一命名,可以说一下子就抓住了春天的韵味了。
摊位上,与春笋做邻居的是绿油油的芦笋和沾着泥土的各种新鲜菌菇。远远望去,俨然一个小型春季时令风物展台。
摊主陈大姐是个潮汕人,却熟知产自各地的食物的地道做法。有顾客看到芦笋觉得新奇,想买来试试,陈大姐动作利落,取货、装袋、过秤、报价一气呵成。“清炒、凉拌都行,又脆又鲜!”三言两语便交代清楚烹饪方法和大致风味,一场交易很快达成。
在多年的摆摊生涯中,陈大姐接触过来自天南海北的顾客,也从原本只卖山药发展成售卖来自五湖四海食材的综合摊位。“深圳基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菜,比较小众的,有人问,我们就会去找,慢慢吸引了很多来找家乡味的顾客了。”陈大姐说。
就像陈大姐的菜摊从单一走向综合,深圳的春日饮食也是一个不断交融的过程。各地来深奋斗者,在融融的春日里怀念记忆中那一口家乡味。舌尖上的乡愁造就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深圳发达的物流又为满足这种需求创造了条件。于是,原本小众的地域美食也有机会走进菜市场,走向大众的餐桌。
第四道美味:鲜美海鲜
依山傍海的深圳,怎么能少得了鲜美的海鲜为春日宴代言呢?
春日夜晚,海上星空璀璨,海面也亮起一盏盏小灯,原来是夜里海钓的人出动了。新鲜肥美的小鱿鱼正当时,成为大家都想钓得的美味佳肴。刚捕捞到的小鲜鱿鱼,无需过多烹饪手法,白灼便能收获集鲜美、Q弹、甜津津多种风味于一体的味觉享受。
春天也是鲳鱼、蛤蜊、花螺等海鲜上市的时节。这个时候的鲳鱼肉质细嫩爽滑;蛤蜊肉肥个大,无论白灼、蒜蓉焗烤还是爆炒,都是绝佳的美味。
深圳的各个海鲜市场都能找到上述海鲜,买回家吃经济实惠。倘若不想下厨,可以去盐田、大鹏,找个靠海的餐厅,选好自己喜欢的海鲜,勾上制作方法,接下来就是吹着温柔的春日海风,等着美味上桌啦。
第五道美味:软糯点心
饱餐后来点饭后甜点吧!深圳的大街小巷遍布很多小吃店,其中不少店家也顺应时节,推出春季限定糕点。
钵仔糕是广东传统点心,制作简单,口感Q弹爽滑。春天的到来,触发了厨师的灵感:在晶莹剔透的钵仔糕中加入一枚可食用樱花。樱花的加入,赋予钵仔糕高颜值的同时,也为它带来了属于鲜花的清香,吃上一口,可不就是品尝了半个春天吗?
清明节前后,另一道属于春天的食物就会席卷人们的餐桌:青团。节前深圳各个商超便会陆续摆出各式各样的青团,除了一些经典的传统口味外,深圳的商家还会基于本地的饮食习惯,在里面加上肉松、蛋黄、芋头等馅料,让这道来自江南的美食也沾上本地味儿。
不过老深圳人更钟情的清明传统美食是朴籽粿和艾粄。朴籽粿是潮汕人清明节扫墓必备粿品,采摘朴籽树叶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添入白砂糖和发酵粉,用陶模蒸熟即可食用,它不仅味道清香,还有消痰下气、排解积热的功效。“粄”是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艾粄中加有艾草,具有祛湿、暖胃等功效。艾粄蒸熟后色泽碧绿,软糯清香,一直以来深受客家人的喜爱。
艾粄(图源:深圳新闻网)
在物质丰饶的今天,食物之于我们,早就不只是果腹之需了,更是慰藉心灵的重要载体。在繁忙的生活间隙,品尝平凡的春日食物,从酸、甜、苦、咸、香、脆、软、糯的味觉体验中,放松身心,唤醒关于春天的记忆,这是属于人类的独特浪漫。
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饮食上也汇聚五湖四海之风味,就像是每一个奋斗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样,每一个食客也能寻得自己中意的口味。
在这里,春天和奋斗都很美好。但别忘了,你也是春天的一部分呀。
(原标题《我们的四季 | 春之味:山海之间 万物争“鲜”》)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17
5级大风航拍邂逅深圳西部绝美日落盛景 4月22日,哪怕面临着5级大风的挑战,我依旧无畏前行,用航拍镜头捕捉了深圳西部那震撼人心的日落景象。画面中,广深沿江高速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串联起城市与大海的脉络,在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远处,无垠的大海与天空相融,波光粼粼,尽显辽阔与深邃。而画面右侧,机场上飞机起起落落,仿佛穿梭于天地之间,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大自然与城市的和谐之美,希望这份独特的视觉盛宴能带给你心灵的触动。 据悉,4月23一25日广东省将迎来汛期首场暴雨过程。25日深圳(含深汕)将出现局部暴雨伴强对流天气过程。#读特小记者#
00:30
一年级读特小记者小试身手!亲手制作香甜南瓜饼 今天,我这个读特小记者化身“小小厨师”,在厨房里完成了一次超有趣的挑战——亲手制作南瓜饼! 我先和妈妈一起挑选了圆圆的南瓜,把它洗干净、削皮、切块,再放进锅里蒸熟。看着南瓜在锅里慢慢变得软软的,我心里可期待啦!南瓜蒸熟后,我用勺子把它压成泥,加入香香的糯米粉、甜甜的白糖,揉成面团。面团软软的,摸起来可舒服了!接着,我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压扁,还在上面按出了漂亮的小花图案。最后,把做好的南瓜饼放进锅里煎至两面金黄,不一会儿,厨房就飘满了甜甜的香味! 咬一口自己做的南瓜饼,又软又糯,甜丝丝的,比买的还好吃!这次制作南瓜饼的经历太有意思啦,我不仅学会了新本领,还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以后我还要尝试做更多美味的食物,和大家分享我的“美食小成就”!#读特小记者#
00:56
图腾影视😁😁😁😁
《滩涂上的翡翠森林》 #读特小记者# 在深圳的怀抱中 有一片神奇的红树林 宛如绿色的梦境,静谧而安详 高大的树木,肩并肩 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穹 叶子在风中,轻轻吟唱 诉说着古老而新奇的故事 阳光洒落,金色的光线 穿过枝叶的间隙 在地上描绘出,奇妙的图案 那是光与影的交响 海边,海浪轻拍沙滩 如同温柔的摇篮曲 红树林矗立于此,坚定不移 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天地 在这片绿洲,自然的奇迹 白鹭翩跹,海鸥翱翔 在蔚蓝天空下自由地歌唱 我深爱着这片深圳的红树林 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礼物 蕴藏着快乐,蕴藏着美好 在我心中,永远璀璨夺目
#读特小记者#今天我来到深圳大剧院欣赏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这场舞剧太精彩啦,像一阵旋风,把我卷进了一个充满侠义与梦想的世界。 一开场,舞台上的场景就像电影里的老香港,街道、店铺都很逼真。灯光一亮,演员们登场,他们的动作又快又有力,一招一式,看得我眼睛都不敢眨。我最喜欢的是叶问和其他门派掌门比武的片段,叶问的咏春拳,一会儿像流水一样流畅,一会儿又像闪电一样迅猛。其他掌门的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和太极拳也各有特色,螳螂拳的动作像螳螂捕猎,又快又狠;八卦掌的脚步轻盈,转来转去;八极拳刚猛有力,每一下都像是能把空气打碎;太极拳则慢悠悠的,却感觉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对决,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看得我热血沸腾,忍不住和观众们一起鼓掌叫好。 除了精彩的武术动作,这部舞剧还有很感人的地方。叶问的妻子生病了,叶问不得不离开她去打拼,他们离别的场景,让我心里酸酸的。还有猪肉荣为了保护叶问,勇敢地挡下了坏人的枪,叶问抱着他痛哭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这些情节里,我看到了叶问的无奈和悲伤,也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舞剧里还有一条关于电影剧组的故事线,虽然一开始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看到后面,我发现这条线和叶问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剧组的人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坚持,这种精神和叶问练武、开武馆的坚持是一样的。这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梦想,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看完《咏春》,我对中国武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喜欢传统文化了。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舞蹈和武术,还学到了很多道理,比如要勇敢、善良,要珍惜身边的人,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以后也要像叶问一样,做一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