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干什么的?”
“孤独症是抑郁吗?”
“我觉得我也很孤独,所以我是孤独症吗?”
日前,“蝶光星河·为孤独症发声”公益艺术展(以下简称“蝶光星河”)落地南头古城并正式对外开放,每天都会有带着这些疑问走入展厅的游客,他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而这也正是主办方所期望的——通过艺术展激发公众的好奇,从而引导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孤独症这个群体。
“蝶光星河”是由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以下简称“深圳守望协会”)发起,ONLee Studio承办,借线上传播和线下互动,通过行为艺术与互动装置相结合的公益艺术项目,呼吁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孤独症群体。该展览将持续至2月28日。
展览以“蝶”为媒介,将“蝴蝶”寓为人的“善意”和“能量”,一只蝴蝶的力量很微弱,但仍会产生“蝴蝶效应”,而当有千万只蝴蝶聚在一起,便会带来无限可能。展厅中,四千只手工制成的荧光蝴蝶,在黑暗中翩翩起舞,汇聚成一条璀璨的星河,熠熠生辉。展览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吸引了许多市民来拍照打卡。
何女士是“蝶光星河”展览的志愿者,展览一开放,她便带着儿子越越一起到展厅,协助工作人员邀请和引导游客观展,并借此机会向大家科普孤独症的相关内容。作为一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她一直陪伴着越越成长,也接触过很多同是有孤独症孩子的家庭,切身理解群体的不易。“我恨不得跟他们(游客)再多讲一些。”何女士这么说道。在展厅做志愿者时,她会抓住每一个机会,让游客对孤独症更了解一点。因为只有普及了孤独症是什么,人们才能认识这个群体,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带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对开篇所提及的疑问,她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答案:“这是一个为孤独症发声的艺术展。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它不是指个人感到孤独、孤僻,不想社交或没有社交,与抑郁也不一样。孤独症人士也是有社交需求,也会希望与人交友。而抑郁是心理疾病,是可以被治愈的。”每次,她都会一边作讲解,一边引导游客走至展厅的倡导区域,然后把倡导的小手册送给大家,里面有更详细的介绍。
用行动为自己发声
2月份,在多方的支持和促成下,孤独症患者越越成为了展厅的正式工作人员,一周会上五天班,而何女士则作为志愿者,在儿子值班时前来支援。被聘为工作人员,越越非常开心,他见到了策展人Lee和她的先生,觉得他们非常有才华,也很有正能量。为了能够让游客更好了解“蝶光星河”的策展创意,他特地把发布在Bilibili上的相关视频下载下来,放在了展厅的大电视上循环播放。
孤独症人士在就业中需要更多的支持。为了让越越能够更直观地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何女士整理了一套值班流程,把每一个任务拆分细化,在人流少的时候带着儿子练习。随着值班的次数增加,越越愈加熟悉展厅的工作内容。展厅人多时,他会在门口欢迎游客,为大家介绍义卖区的产品,也会讲解“蝶光星河”的意义,而人少时,他会整理和清点义卖产品,及时补充展台上不足的产品。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一个特长——画画。
展厅有个胸章DIY区,供游客自己画图,然后用机器做成胸章,吸引了很多大小朋友的参与。越越特别擅长画卡通人物,哆啦A梦和军曹的卡通形象是他的拿手好戏,不用几分钟,这些角色便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于是偶尔也会有游客向他定制胸章,或者干脆购买现成的。渐渐地,胸章DIY区成了越越的专属区域,因为他的专注和细致,越越压制胸章的失败率基本为零。
关注孤独症
除了一般游客,展厅还迎来了不少孤独症人士的家庭或好友前来咨询,他们或不解或无助,看了介绍,都希望能在这里进一步得到解惑和帮助。每当这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便会为大家介绍展览的主办方:深圳守望协会,专注于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的公益组织,让他们去获取更专业的支持,并找到同路人。
赵女士也是一名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她利用空余时间到展厅做志愿支持,在看到游客认真翻阅手册,并踊跃参与公益时,她备受鼓舞。她说:“当越来越多人关注孤独症,未来整个社会环境也会更加包容、和谐、开放,这是我们这个群体的幸福。”她表示自己非常愿意躬身力行,并发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加入志愿者行列,大家共同努力。
自开展后,展厅还接待了派出所民警、儿科医生、儿童教育从业者和各年龄段的学生群体。有民警说自己管辖区内就有孤独症家庭,他想再多了解一点,就能更懂得如何去提供帮助;也有儿科医生和儿童教育从业者曾深入接触了这样的家庭,更清楚家庭所陷入的困境,所以更能体会到无障碍环境的创造难以一蹴而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学生表示班里就有这样的同学,这次观展让他们更了解孤独症是怎样的,学会与之相处。
星河纵然美丽,但是现实中存在的难题,如上学、就业、养老,这些一般人理所当然会经历的人生轨迹,包括孤独症在内的心理障碍者及其家庭都会遇到重重的阻碍。创造包容、友爱、和谐的无障碍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个体的力量虽然微弱,但当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一起点亮黑暗中的那片光,相信这一天就在不远处。
(原标题《“蝶光星河”公益艺术展为孤独症发声》)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