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深圳对口帮扶汕头驻潮南区井都镇工作队邀请村两委干部、木瓜种植户、农业“土专家”、果蔬配送经营户等10多人,在凤光村以“振兴茶话”形式组织开展木瓜产业微项目恳谈会,就木瓜种植实用技术、收益情况、困难及建议等进行开放式交流讨论。
去年4月,工作队邀请广州新知青农场技术专家前来指导,引入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培育的紫茎番木瓜种苗,凤光村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探索以“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和“种苗配送+订单农业+灵活销售”激励方式,发动凤光村13户村民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零散闲置地进行试种,其中五保户、脱贫户各1户。年底前,木瓜果实相继成熟,长势较好的每棵挂果30斤左右,经一段时间的口口相传,评价木瓜品种好、味道好的受众越来越多,春节期间有人还把它作为走亲串门的伴手礼。
恳谈会现场,村民带来了自己种植的新鲜木瓜、腌制的木瓜小菜,大家边品尝,边分享木瓜种植需起高垄、防水淹、勤施肥等成功经验,介绍木瓜泡酒、榨汁等食用方法,传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表达今年还想继续参与种植并登记种苗数量需求。有种植户提出想以1千多元承包村集体试种的1亩木瓜地,一位本村的农业“土专家”在首批种植的木瓜成熟后,利用木瓜籽已成功培育新的种苗,正尝试以一技之长节省种植成本。
产业振兴重在产业也难在产业。恳谈会上,工作队员以直面真问题为导向,讲真话、求真知,“面对面”“心连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的种植户讲述去年突降暴雨因排水不畅导致部分瓜苗被淹的失败经历,有的经营户认为零售虽价格适中但销量不稳定,有的两委干部认为目前产量少,“订单农业”价格低,物流贵,不划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现场气氛不断“升温”,工作队认真倾听农业产业面临的痛点堵点,坦诚寻求发展“微产业项目”的妙招实招。
恳谈会后,工作队及时回应大家关切,会同镇、村两级商讨木瓜种苗订购、果实收购、收益分配等事宜,考察扩种地,物色“田管家”,调整优化木瓜产业项目实施方案,抢先抓早谋划启动“微产业项目”,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调动大家投身乡村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实际行动带动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原标题《“振兴茶话”围桌恳谈,小微产业也有发展的春天》)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