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度,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河指挥部”)在深圳对口帮扶各驻县工作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深河公司以及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支医支教”队伍中开展了“深心向党·振兴有我”党建活动,遴选出10支“振兴先锋”工作队、10名“振兴先锋”、10个优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和15名“帮扶先锋”,以基层党建全面引领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
深河指挥部联合深圳特区报、河源日报,对获评“振兴先锋”工作队、“振兴先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和“帮扶先锋”的帮扶队伍、先进人物、典型项目进行系列报道,推广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基层党建品牌和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深河帮扶案例”。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基层党建成为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和对口帮扶“动力核心”,不断推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天推出第十二期“振兴先锋”,深圳市驻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巫培芳。
2021年7月,巫培芳受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办事处委派,入驻和平县东水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并担任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进驻后,他带领帮扶工作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东水镇实际情况,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积极谋划产业发展,一笔一画绘就富美乡村图景。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描绘美丽乡村动人图景
“以前,村里杂物随处堆积,夏天的时候气味非常大,现在经过改造提升,村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相关配套设施也更加齐全,住在村里感觉特别舒服!”东水镇增坑村村民表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舒心。
“帮扶工作队进驻前,东水镇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群众的卫生意识相对淡薄,乱丢垃圾的现象经常出现。”巫培芳介绍说,以前东水镇的镇街狭窄,“圩市”后垃圾清运成“老大难”问题,而各村卫生意识不到位,乱抛乱扔已成村民习惯。进驻后,帮扶工作队决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和美丽圩镇建设。
“去年以来,我们大力推进圩镇建设规划,商定设计公司,统一设计理念,协调更换新的市政清洁承包商,完善保洁机制,提升清运力度,解决了东水镇街道脏乱差问题。”巫培芳向记者介绍,为进一步提升东水镇人居环境水平,帮扶工作队还开展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对东水镇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进行清扫,清理积存垃圾杂物和卫生死角。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村民齐心,提高保护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巫培芳说,帮扶工作队在今年年初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当地学校制定品德教育和文明卫生评比激励机制,让学生养成不乱丢垃圾、热爱卫生的良好习惯,由学生带动家庭参与,发动广大村民齐心合力整治环境,形成人人共治良好格局。
在巫培芳的带领下,帮扶工作队于今年1月在东水镇大田村开始试点“卫生文明户”评比活动,通过制定标准、现场考评、集中颁奖、精神与物质奖励并举的措施,带动全体村民参与环境整治。
“我们制定了卫生文明评比考评表,包括房前屋后、厨房、厕所、家具摆设、垃圾收集、美化绿化等方面。”巫培芳说,帮扶工作队组织成立了评比工作领导小组、以“村干部+群众+观察员”为主的考评工作组,每个季度开展“卫生文明户”评比,激励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共建美好家园。
如今,走进东水镇大田村的村道上,道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路小巷、房前屋后,一眼望去犹如被雨水冲刷过一样干净,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我们接下来还会将‘卫生文明户’评比活动推广到东水镇的各个村,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美观的东水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巫培芳说。
积极谋划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引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是帮扶工作队首要任务。“东水镇种植茶叶历史由来已久,其中增坑村的茶最具有本地特色,目前增坑村种植茶叶的面积约有1000亩,年产春茶可以超2万斤。”巫培芳说,进驻后帮扶工作队依托东水镇现有茶叶规模和品牌,大力扶持特色茶叶、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在帮扶工作队的引领下,增坑村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和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了做大做强东水镇茶产业,我们还积极协调后方组团帮扶单位邀请了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到东水镇开展茶树新品种引进,选育等工作。”巫培芳介绍,通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东水镇茶产业“把诊问脉”以及召开茶技术现场培训会,为种植户传授种植知识,推动东水镇茶产业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资本是支撑产业发展的保障,帮扶工作队进驻后积极协调金融助理加大金融政策宣传,主动对接各村和农户需求,加强金融扶持,助力产业发展。”巫培芳介绍,帮扶工作队组织开展了“东水镇乡村振兴系列政策宣讲会——金融服务”政策宣讲活动,共为符合政策的企业和个人发放金融贷款78笔1738万元,为东水镇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东水镇目前已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产业结构,主要农作物有茶叶、水稻、茶油、青菜、柚子、葡萄、皇帝柑、砂糖桔等,主要畜牧业有猪、鸡、牛等。”巫培芳介绍,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加强金融、科技扶持,创响“增坑盘皇茶、六联皇帝柑、澄村隆奇橙、董源土猪、显塘肉牛”等特色农产品,助推东水镇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深心向党·振兴有我|2022年度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振兴先锋”巫培芳: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双提升”,彰显乡村振兴新活力 》)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张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