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向死而生”的意识转变,要成为社会行动的深层谋划
晶报
2023-02-16 15:26

“向死而生”作为一种豁达的生死观,已经被许多人接纳、传诵,但嘴上说说不难,实行起来却非易事,所谓知易行难。我的一位从事生死教育的朋友刚刚送别80岁的老母亲,已属于高龄,外加严重的基础疾病,经过全力救治,还是没能闯过奥密克戎的地毯式感染潮,驾鹤西去,未亡人也深陷哀伤、恐惧的泥沼,难以自拔,于是乎,深深感叹:“向死而生”说起来轻松,实行起来很沉重。

将尊严死纳入安宁疗护,深圳走在前列

“向死而生”其实是一个简约化的说辞,如同中国古代“生寄死归”的箴言,其意出自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53节,海翁的原句是“先行到死中去”,也就是“为死而在”,他认为人有两种存在,一种是真正的存在,另一种则是非真正的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是一种“非真正的存在”(彼在),其特征是沉沦与迷失,而“真正的存在”(此在)是个体真正地作为他自身(人生的意义)而存在,差别在于对待死亡的态度,“非真正的存在”者们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于是执着于日常生活的占有与享乐,便愈加沉沦与异化,而“真正的存在”者洞悉到死亡的积极意义,将恐惧转化为焦虑,透过焦虑“先行到死亡中去”(徘徊、斟酌、适应、洞明),从而获得真正的豁达与自由。因为,焦虑洞悉的是死亡的“虚无”本质,“人的真正存在”必须直面死亡的“虚无”,会从日常生活的沉沦与迷失中超拔出来,获得彻悟与解放。

面对奥密克戎感染海啸般的来袭与退潮,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命题意义何在?我想,至少有以下两点启发:

其一,“向死而生”揭示着医学的真谛,那就是向死而医,生老病死,如竹节相连,疗愈、疗护都是过程性目标,死亡才是终极归途。也就是说医学的真谛本是向死而医,无论医学如何发达,技术如何进步,死亡终究要降临,碳基生命如此,即使是硅基生命,也难逃死亡(死机)的宿命。

当舆论尖锐批评“医疗挤兑”(资源短缺)之时,蕴含着一个潜台词,折射出社会文化心理的盲点,那就是不接纳死亡,一些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都可以通过医疗救助予以逆转,也就是说,倘若不出现医疗挤兑,死神就不再降临,患者可以侥幸逃脱死亡,于是,“生老病死”宿命不再,而易帜为“生老病还”,一旦将“病还”的希望无限放大,医学将遭逢不可承受之重。当然,丰裕的医疗资源或许会改变部分将逝者的命运,使其再苟延一段,但高龄患者的死亡终究不可逾越,向死而生的心态与姿态是建构“有准备的死亡”,医学能做的是为“有准备的死亡”境遇注入尊严与温暖,在这一方面,深圳走在全国的前列,率先将尊严死纳入安宁疗护的服务体系之中,而挤兑的医疗资源牺牲的是尊严死亡的从容与温暖死亡的空间。

其二,“向死而生”有助于拓展死亡境遇与死亡服务的丰富性,死亡并非“咽气”(呼吸、心跳停止)那么简单,包含着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四个阶段,也就是“围死亡”的系统思维,从太平间到火葬场,从焚化炉到墓园,横跨医疗、殡葬两大行业。

既然医疗无法挽救所有的垂死生命,就必须关注医疗-殡葬衔接的问题,日常状态下,救治-殡(入殓-告别-火化)-葬(骨灰寄存-入土-祭祀)可以有序推进,而疫情管控非常境遇中防接触、防聚集的强制性要求对于殡葬环节的影响不小,如何理性、柔性处理?都需要建立“应急服务保障”。于是乎,有准备的死亡可以细分为有准备的医疗,有准备的殡葬。而大部分家庭似乎都不愿言及殡葬话题,更谈不上有准备的殡葬认知。因此,当超常数量的死亡遭逢“殡葬挤兑”时,手足无措,如果说抢救室、ICU还有复活的转圜,殡仪馆就是“天人两隔”的界河,死亡的焦躁、恐惧、哀恸达到极点,且不同年龄、死因、民族、身份的家庭情绪表达不一,心理危机各异,遣悲怀(哀伤关怀)显得十分重要。无疑,殡仪馆、墓园是人世间形形色色生死别离的时空交汇点,每天都上演着入殓、火化、守灵、告别、出殡、追思等丧葬节目,亲历、见证着亲人的哀伤与悲切。

生死意识被重塑

人们对于遗体有着复杂的心态,一面是对死者的爱,一面是对尸体的反感,一面是对逝者的人格慕恋,一面是对遗体的莫名恐惧。希望快速处理,而殡葬挤兑的境遇恰恰延滞了这个过程,于是,委托“一条龙”的殡葬代理公司,高价出殡,随后是怨气、戾气、丧气、晦气十足,社会非议、谣言频出,如一炉多尸,骨灰专一性,天价冷藏费,议价排序,中介违规加价,逝者无尊严等,不绝于耳。这些负面舆情容易以偏概全,误导百姓,而联防联控指挥部媒体发布会上又鲜有殡葬部门的权威声音,应该如何改进,需要反思。我们说医学需要人文关怀,其实,殡葬服务中也充满着人性的温暖,流淌着对遗属的共情、关怀、陪伴、见证、抚慰、安顿等。如果殡葬行业能在哀伤关怀方面持续发力,将对冲一部分负性的社会情绪。在突发公共卫生灾难中,有准备的殡葬业应该如何从“被动应急”到“主动应急”,殡葬业如何谋划“平-战结合”,建立起快速、高效的应急机制,那是“向死而生”意识转变为社会行动的深层谋划。

三年的新冠疫情对于国民的生死意识重塑是一个契机,是公众理解生命、医学、医疗、殡葬的大课堂,穿越这堂大课,人们愈加明晰生命的本质不过是出生入死、向死而生,是生老病死的必然进程,愈加理解医学的真谛是永恒的不确定性,包括无常的生死,愈加彻悟医疗的核心要义是向死而医,愈加洞悉殡葬的终极诉求是生死两安。(笔者王一方,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原标题《聚光灯 177期 | “向死而生”的意识转变,要成为社会行动的深层谋划》)

编辑 陈晓玲 严偲偲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