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6%增长“狂飙” 开局之年深圳这样当尖兵做示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2-15 22:36
摘要

开局关乎全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蹄疾步稳,朝着高目标振翅领航。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新增就业1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月14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市长覃伟中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今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已然清晰。

开局关乎全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蹄疾步稳,朝着高目标振翅领航。

2月14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图片来源:深圳特区报

于崎岖处育新机 在变局中谋新局

刚刚过去的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24万亿元,城市排名全国第三,全球第十。经济增长3.27%,在经济体量超3万亿的三座城市中以绝对优势领先,为全省乃至全国稳增长贡献韧性。

压力重重之下,深圳何以在中流击水、在变局中谋新局?

——因为传统优势继续提升。2022年,深圳出口总量第三十年问鼎内地城市首位,增速保持两位数,深圳港标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同年,工业大市深圳首次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全国城市“双第一”,工业投资创历史新高。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深海油气、芯片晶元、精密制造……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补短板、锻长板项目加快落地。

正在进行海上安装作业的恩平15-1平台

——因为创新驱动稳步增强。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3万亿,同比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1%。年中发布的“20+8”产业政策,面向未来培育产业新蓝海,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64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推进。

去年年底,首台国产ECMO在深圳获准上市。这个揭榜挂帅的“卡脖子”项目,比预期提前一年实现突破,目前已有三百多台陆续用于临床。在深圳,一千八百多家医疗器械企业汇聚,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年均新申报上市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八百个以上。是创新,让这个上世纪90年代才在起步的行业,年营收超千亿,2025年预计突破两千亿。

——因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三年前,在庆祝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大会上,深圳获批成为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截至目前,首批清单40条授权事项全部落地,18条经验推广全国。去年,华南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在深圳完成。一项综改成果落地,成为深圳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支利器。

“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我们要永葆改革激情,跳出舒适区、勇趟深水区、敢闯无人区,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覃伟中话语铿锵有力,透着深圳的信心与决心。

瞄准高端争顶端 提振信心谋创新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不过,新征程上将要面对的风险挑战也不容小觑。从国内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不小;从国际看,大宗商品高位波动,逆全球化思潮仍在泛滥,作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深圳难免受到冲击。

锚定增速6%,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的三座城市里,依然最高。自我加压,是深圳的自信,更是深圳的担当。

风险挑战仍存,深圳怎么实现既定目标?

——实体经济是着力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此前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制造业当家”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深圳如今更是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瞄准高端、前端、顶端,实施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是深圳为自己选定的方向;工业投资超2000亿元、增长20%以上,是深圳定下的年度目标。

今年一月底,距离上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仅仅一个多月,深圳就迫不及待地用启动266个、总投资近3300亿元的重大项目,拉开“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序幕。其中的96个产业项目全部围绕高端制造。总投资140亿元的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瞄准造车新势力、汽车零部件龙头,招引链主企业落地生根,助力汽车这一广东省万亿级产业集群强上更强。

——创新是核心驱动力。20个重大科技专项、300个科技攻关项目,165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深圳宣布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圳路径”,苦练“深圳内功”,打造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去年,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研发的多项射频前端芯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一开年,下一代化合物半导体射频芯片制造工艺的平台建设就提上了日程。

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多项射频前端芯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时不我待,开局就是决战,起点就是冲刺,我们争取在今年6月底之前初步建设该平台。”中心负责人樊晓兵迫不及待要在这个国外龙头企业份额占比超97%的市场里,展示来自中国的科技力量。

——扩内需是战略基点。2023年扩大内需,深圳有两个“一万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迈上一万亿。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超过一万亿。为了达成这两万个“小目标”,提振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信心是当务之急。

春节的喜庆里,一亿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让团圆饭更加丰盛,5000万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让新年开新车更加快乐。2月初,深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备受关注。书记孟凡利主持召开座谈会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市发改委、工信局等八部门推出四方面20项举措,真金白银做出帮扶。

新征程时不我待再领航舍我其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而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地,正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如何加快推进“首要任务”?深圳有责任先行示范、勇当尖兵,给全国“打个样儿”。

怀揣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年轻的深圳加速“狂飙”,跑向一个更大的奇迹,跑向一片新的辉煌。


(原标题《瞄准6%增长“狂飙” 开局之年深圳这样当尖兵做示范》)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一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