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8000公里外队友时刻并肩作战 深晚记者探访土耳其抗震救灾深圳公益救援队后方指挥部
深圳晚报记者 余瑶
2023-02-12 09:36

2月11日16时53分,在深圳公益救援队后方指挥部,深圳公益救援队土耳其抗震救灾先遣队队长陈媛的声音从8000公里外的土耳其地震救援现场实时传回,她正在呼叫先遣队的另一名队友。位于福田区彩田路的后方指挥部里,原本嘈杂的讲话声一下子变低了,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干扰前方通讯。彼时,后方指挥部的10位志愿者正在进行班次交接。自2月11日深圳公益救援队23名志愿者全部抵达Hatay开始,后方指挥部全体志愿者也和前方的战友过上了一样的作息。

出征的英雄备受关注,幕后的指挥部人员又在干什么呢?2月11日,深晚记者实地探访深圳公益救援队后方指挥部,挖掘其背后的故事。

▲福田区应急志愿者救援队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工作。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全体备勤人员

整整跑了一天

最早监测到地震消息的是6日当天的值班小组,监测到两次7.8级地震信息后,深圳公益救援队启动了全队备勤。同日,杭州公羊救援队、蓝天救援队、中国红十字会等社会应急力量均向土耳其奔去。

当日23时,深圳公益救援队后方指挥部着手对接我国驻土耳其大使馆、联合国OCHA、土耳其驻中国大使馆、当地华侨组织、中资机构等单位,为先遣6人小队落实行程。直至深夜,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的深圳公益救援队志愿者联合会办公室仍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2月8日,先遣小队出发前,后方指挥部正在准备相关设备。

2月7日,志愿者“保险丝”同步为先遣队员加急办理去往土耳其的签证,其他队员则在负责保险购买、行程规划、机票预订及落地交接和交通事项、物资清单装箱等工作。这一次,6名先遣队员需要携带2吨通讯及侦检设备,全体备勤人员从3楼仓库到4楼秘书处整整跑了一天。

▲2月8日,先遣小队正待出发,后方指挥部正在进行准备工作。

2月9日,深圳公益救援队1T队员17人出发前往土耳其,由于人数众多,递交资料时间参差不齐,“保险丝”每隔半小时就要给志愿者们打一次催交电话,最后一份签证从递交资料到出签仅用时30分钟。

送出去几个人

就得接回来几个人

23名救援人员出境后,后方指挥部的气氛反而轻松起来,“美滋滋”说,下一个忙碌的节点是迎接队员回国。

入队5年的“美滋滋”出生于1995年,有参与2019年莫桑比克救灾的国际救援经验,也是此次后方指挥部的小组长。11日上午,她正带领志愿者“吵吵”“夏姑娘”和“帅哥”进行土耳其当地天气、灾情数据变化的搜集、整理回传的信息还有每日必备的工作——核查简报。

在救援人员前往救灾现场后,后方指挥部确保人员安全的关键途径便是信息整理与核查。“如果值班查看简报时,发现某一名队员落单,或是行动轨迹无法形成闭环,一定要记录跟核查,这是保障队员安全的关键。”美滋滋说,“我们送出去几个人,就得接回来几个人,每一个人都不能掉队。”

此次土耳其抗震救灾,后方指挥部还为志愿者们增加了一道双保险——公用对讲机。志愿者“保险丝”告诉深晚记者,“先遣队员出发时,携带装备中有2台公网对讲机,通过这个后台系统,我们可以使前方队员和后方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处于通联状态。另外,救援队员通过对讲机发出的声音信息也可以被存储到系统终端,多次听取,核实重要信息,以防干扰队员正常作业。”随后,她向在场其他志愿者讲解对讲机终端系统的使用。也是这时,先遣队队长陈媛的声音从8000公里外的土耳其传来。这个遥远的声音,瞬间让深圳公益救援队后方指挥部的所有志愿者意识到:他们正在与那些身处8000公里之外的队友并肩作战。

(原标题《与8000公里外队友时刻并肩作战 深晚记者探访土耳其抗震救灾深圳公益救援队后方指挥部》)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克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余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