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经济规模快速增长,GDP总量从1233亿元增至超2950亿元;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美团、迈瑞、华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高新技术企业从235家增至3200家;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义务教育学位、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全部翻番……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十年,也是龙华跨越式发展的十年,从新区到行政区,从城市副中心到都市核心区,十年来,龙华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城市风貌不断焕新,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昔日“边陲小镇”如今已走到深圳改革发展的舞台中央。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源泉。”近日,在龙华城市客厅,龙华区委书记王卫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站在新起点新征程,龙华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龙华,对标“新兴产业高地和时尚产业新城”,全面融入“五个中心”加快“五个城”建设,聚集可量化的“民生七优”,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加安心。
谈数字经济发展:
构建数字龙华完整生态系统,数字经济成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深圳特区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几年,龙华建设数字经济先行区的步履不停,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龙华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
王卫: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龙华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刚需和基础。
2020年8月,我们提出打造数字龙华的发展战略,去年,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资源、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文化、数字安全、数字合作六个方面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为具体载体,构建数字龙华完整生态系统。
龙华以智造为本,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全区首批布局的12个数字经济产业区块,推动人工智能等产业集聚发展,全区二产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在智能制造能力达到国家最高级别的全国17家工厂中,龙华独占3席。
双向赋能“双网融合”,龙华拥有工业富联、华为、树根互联三大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上云上平台项目总量2.7万个。富联裕展获评全世界首座精密金属加工“灯塔工厂”,深圳2座“灯塔工厂”都来自龙华。
以样板示范带动产业链整体转型,龙华分门别类推出一批样板企业、经典方案,评选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10家和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家,发布了3大类52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经典案例,有效解决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
构建数字化发展最优生态,龙华还率先推出涵盖10多个产业领域、超30亿元预算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聚焦空间、金融、人才等核心要素强化保障……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布局,龙华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增长26.7%。2022年前11个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高于传统企业增速6.2个百分点,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龙华将加快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龙华,图为俯瞰深圳北CBD。周志成 摄
谈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
聚焦新定位打造“五个区”,全面融入“五个中心”建设
深圳特区报:龙华区将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
王卫:龙华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赋予的“新兴产业高地和时尚产业新城”定位,全面融入“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主力承担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领区、时尚消费活力区、低空物流先导区和产融结合示范区。当前,龙华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产业大招商。近期,我们组织到韩国、日本招商,引进了一批好项目。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时尚产业等重点产业,紧盯世界500强、总部企业和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大力实施面向国际的招商引资。
二是空间大整备。推进第四轮重点产业片区土地整备,扩大政府掌握产业用房规模,力争到2025年完成整备5平方公里、新增产业用房超720万平方米,做到“只要有好项目,龙华就有好空间”。
三是项目大开工。加快北站超核、迈胜等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同时抢先抓早,把工作做在前面,“十四五”期间能开工的项目今年全部开工,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四是人才大引进。深化数字龙华五大人才计划,面向世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力争到2025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0万人。
谈全面依法治国:
持续推进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创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龙华
深圳特区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接下来,请您谈谈龙华将如何全面推进基层法治示范区建设?
王卫: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推进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创建,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龙华。
一是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纵深推进行政执法改革,规范各类涉企行政执法活动。同时,持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完善街道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深化数字技术在执法监督中的应用。
二是着力构建法治社会。以争创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为契机,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用好用活全国第一家民法主题公园,加强法治教育建设,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是推进信用城区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尤其是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加快构建现代社会信用体系,把龙华打造成为信用高地,让企业对龙华安心、放心、充满信心。
四是切实保障公正司法。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以公正司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跨境家事纠纷审判机制,加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矛盾纠纷平台对接和分拨办理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谈民生福祉:
聚集可量化的“民生七优”,让群众生活更安心
深圳特区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龙华作为人口大区,接下来,将重点解决哪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改善民生?
王卫:党的二十大报告177次提到“人民”,彰显出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原关外地区,龙华民生事业底子薄、基础弱、欠账多。接下来,我们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突出均衡性可及性,把目标指标化、项目化,打造可量化的“民生七优”。
教育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水平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2023年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超5000座,新改扩建学校9所,新增学位1万座。
医疗方面,促进医疗资源扩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023年推进9家医院、11家社康机构新改扩建,推动新增床位6000张、新增全科医生150名。
文体方面,2023年力争建成市美术馆新馆等4大场馆,融合数字元素建设数字公园、数据公园,引进一批国家级高端文体活动和10家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
住房方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2023年力争开工筹集公共住房1.6万套,供应公共住房6000套,努力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交通方面,持续完善“九横九纵”骨干路网,2023年新改扩建道路25公里,开展120个路段慢行系统提升,全力解决道路反复开挖、停车难等顽疾。此外,我们还将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加安心。
谈未来城区建设:
加快建设“五个城”,打造都市核心标杆城区
深圳特区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请您谈谈龙华未来将建设成怎样的城区?
王卫:着眼未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龙华将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加快“五个城”建设。
一是更高质量的核心之城。强化北站枢纽的资源链接和辐射能力,差异化建设六大重点片区,前瞻性布局数字城区建设,打造核心功能完备、优质要素集聚的都市核心标杆城区。
二是更有效率的创新之城。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全面构建起“四链融合”创新生态,成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三是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市容环境品质,打造独具魅力“中轴翡翠”,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四是更有保障的幸福之城。坚持以可量化的“民生七优”为追求,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使龙华成为近悦远来的幸福家园。
五是更有活力的奋斗之城。大力弘扬党建引领的奋斗文化,全方位打造奋斗共同体,让“跟党一起奋斗”成为龙华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认识、一致行动、价值追求。“无奋斗、不龙华”!
(原标题《龙华区委书记王卫:逐梦奋斗加快建设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在深圳过双节,一大早起来爬了莲花山。对祖国的祝福,和对深圳的热爱,就是在逛遍这座城时藏在镜头里的每一份鲜活! 愿我们与这座城、与祖国,继续共赴下一程繁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