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最后的秘境”!这场展览在深港双年展开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3-02-05 17:42
摘要

近日,“一人 众灵 呼吸”在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现场开展。

近日,“一人 众灵 呼吸”在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现场开展。该展由策展人、凤凰卫视主持人田川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呂植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联合大料建筑创始人、建筑师刘阳共同参与。本次展览以中国“最后的秘境”——墨脱为切入点,希望创造一场有限空间内的探险游戏,与公众探讨一种克制地亲近自然的可能性。也许相比于接近甚至抵达,对于自然生态的尊重与远距离关切更具力量。


9个特色主题展现墨脱自然与生态

田川邀请了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有趣且亲近自然的朋友们,以墨脱9个特色为主题,各自转化为相应的艺术创作,结合展场的原始空间与自然气候,通过三个设置,探索两个目的,做一场个体的游戏,希望通过这场由一群对自然向往和好奇的普通个体合力促成的展览,能唤起更多人对自然之于个体生命重要性的理解,并将保护意识融入生活方式中。

首先是架高的设置。将“墨脱”架高在空间的结构梁上,每件作品看似独立,实则被生态网络般的梁连接在一起,有如地球万物间的彼此关联、彼此塑造,自然而然。

其次,梯子的设置。每个作品和地面之间由一把金属梯连接,灵感来源于藏东南墨脱地区原住民门巴人在家中使用的独木梯。转换材质且尺度放大地重塑在钢筋混凝土的空间里,让大家有机会共享与自然最近的古老生态智慧。独木梯的设计并不是特意为之,但却自然因应了墨脱生活元素和地理特质。

最后,行为的设置。通过攀爬,才能到达梁上的“墨脱秘境”,因此这是一场每次每人每件作品的专属相遇,“攀”与“不攀”都是与自然相处的一种选择。攀爬工具保护绳的设计更具温度,它是以耗牛毛织成的“乌都”为原型,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保护项目—称多嘉塘登嘉拉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妇女成员手工编织完成。加入这一元素,功能性上是为了消除攀爬过程带来的安全隐患,深层的情感驱动是我们试图把来自青藏高原的自然庇佑带入展览中,也是对于“克制地亲近自然”提案的实践。

【读特新闻+】

展品介绍

“一人 众灵 呼吸”作为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物灵之旅”板块的一部分,依据墨脱的生态特色,在一个似“盒子”的狭小空间内,展示了九件尺度不一、形式不同的作品,讲述对于墨脱的遐想:当传统文明、当代艺术与科学研究汇聚一堂,不同交互方式将如何把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思考投射到观看者心中,人类又该如何与每一个似墨脱般美丽且独特的自然秘境相处。

《一抹光》刘阳

独木梯是墨脱当地人攀爬入屋的主要生活工具,原木砍凿,单人上下。转换当代材质且尺度放大地重塑在钢筋混凝土的空间里,既熟悉又陌生,分享古老生存智慧的同时,也尝试将它的生命在家居中延续,是实用的雕塑作品亦是艺术的实用家私。

《白马岗》吕植、徐海东、田川

©️WeInsight Studio

白马岗,“莲花秘境”,墨脱,不仅是一个地理概 念,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墨脱拥有超过7000米的海拔高差,以及热带雨林到雪山的9个植被谱带,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遗产,不仅庇护了大量珍稀动植物,也是墨脱的门巴和珞巴人的家园。作品用9个不同颜色的倒置三角展示墨脱的9个植被带, 其空间关系隐喻自然与人的息息相关,以及这片独特而脆弱的土地上生命之间微妙的平衡。

当我们请墨脱村民描述对各植被带的感受时,被他们天然、直接、以生存为出发点的鲜活和饱满的表述而打动。

比如在描述da’ba-ra’xiu第II、III植被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时,门巴族村民忠东说:景色好(布裙湖)、有大树、有果子、有蘑菇、有动物、有灵性,好地方,什么都有,宝贝一样,像家一样,人也幸福、热。

门巴人那种紧密依赖自然的最直接的生命感受,是一种城市人再如何了解这个地方、接近她时都不会获得的信息,这和理性的、有秩序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反差,背后也承载着不同文化和生存之道的巨大差异。

《一个人的世界》刘通

当你苦于气候异常所带来的体感不适时,遥远雨林的树蛙可能正在为保住种群做着最后的抵抗。对于敏感的蛙类而言,气候变化对它们的影响比人类要严重得多。

墨脱是我国树蛙科物种最多样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在墨脱发现了诸多独有的青蛙新种。树蛙作为热带雨林的指示性物种类群,它的存在和多样性也间接体现了这个区域生态健康的状况。

这只“横纹树蛙”由一张完整的正方形纸折叠而成, 没有拼贴与裁剪,底部便是只存在于艺术家大脑中的图纸,必须经过科学的计算和分配纸张各部分关系,以及折叠逻辑顺序,才能使最终作品结构正确,比例协调, 一点小小的改动就足以引起“多米诺效应”,也正如树蛙面临的生存危机,微小却致命。

就在刚刚,趁眨眼的功夫,一只横纹树蛙轻盈地滑翔到了你眼前。别说话,跟它一起聆听雨林的声音。

《危险的文明》马岩松

墨脱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一带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四种大猫:孟加拉虎、豹、雪豹、云豹分布的区域。大猫所产生的粪便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指标:一团新鲜的粪便,能够提供动物个体的信息,也能证明当地自然金字塔食物链的完整性。墨脱特殊的自然 条件使当地形成了特别的动物区系,人迹罕至让环境保持原始样貌成为可能。而人类的开发对处在这片土地食物链顶端的王者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希望借粪便这一主观被嫌弃卻是自然给养的重要材料,不仅打破人们固有认知,也同时发问:当人的踪迹踏入丛林深处,还能否给美丽的猛兽留出生存的空间?

《停留在各自空间里的秘密》徐海东

我们就像栖息在大树上的动物,尽情的享受着她带给我们的恩惠,却忽略了她也是一个生命体。一棵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活自己, 还是为其他生命? 参观者可以用身上任何一件和这些展品等大的物品进行交换,把这个东西放到原有的展品的位置上,原有的展品可以自己作为收藏。

《暖湿气流》孙海霆

雾气看似空灵虚幻,有形与无形之间,在自然界却是个实在且重要的养分来源,雾气由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它携带的水汽保持了自然带气候的湿润,是许多生命赖以生存繁衍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雅鲁藏布江谷地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中国境内的主要通道,墨脱作为水气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其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受到暖湿气流的显著影响。

雾气,滋养着生命,一旦消失会产生连锁反应,在人类为主导的今天,雾气,何以安放? 在这里,添一勺水,助一口气,留一份余地。

《安全距离》WeInsight Studio

兰花作为我国常见的观赏和药用植物,当前虽已实现大量人工种植,其野生种群却面临着巨大的采集压力。西藏墨脱作为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是探索人类与野生兰花平衡关系的理想地点。

透过纸中央的圆孔观察内部的兰花,再掀开花草纸观察,前后两次观察中镜面兰花会反射不同程度的“外 来者面孔”。“观看”与“被观看”的交互,共同实现了作品的立意,究竟多远才是人类与兰花的“安全距离”。

《关于共生的遐想》颜石林

门巴族、珞巴族作为墨脱传统的原始部族。半农半猎的生产体系,让他们与自然有更亲密的连结,以敬畏众生的相处之道,将自然界的生命利用有度地融入生活。

透空的线条从墨脱当地人的皮靴生长出来,是雕塑、是容器,也许还生发出更多用途跟生命,像古老智慧获得新生般承载着未来共生的命运。

《墨脱幻境》姜健华

鸟语欢歌、虫蝉齐唱,退步远望,又古树成荫、云雾缭绕…...耳边悠扬的一曲《墨脱幻境》出自于二胡艺术家姜建华。如果整个旅程只是一场想像,在一个真实又幻象的故事里,在一个以人类为绝对中心的视角里,借助通感移绝,花时间做一场与自然的游戏。

墨脱缘起

墨脱,古称白玛岗,藏语寓意为“隐秘的莲花”,有人称它为“佛之至净土,圣地最殊胜”,可见墨脱的珍贵不言而喻。

墨脱县,行政区划属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成为其双阙,雅鲁藏布江则是它的天然屏障。这里具备从赤道至极地的所有气候类型,在短短几十公里的水平距离内,植被跨越了高寒草甸至热带雨林的完整植被垂直带谱分布。

雅鲁藏布江

南迦巴瓦峰

徒步墨脱,可以一路领略热带林海和极地冰川的罕见景致。丰富的植被类型,也使得墨脱成为珍稀动物栖息和生长的良域。目前已知墨脱境内典藏有鸟类 400 余种、有蹄类动物 19 种,几乎集齐大中小所有类型的猫科动物,科考研究人员称其为“动植物百科全书”,并不为过。

自古以来,进入墨脱就非易事。墨脱三面环山,多雄拉山、金珠拉山、随拉山、嘎隆拉山,海拔均在五千米以上,每年仅有六月到十月,山口积雪稍加融化,墨脱居民方能翻山而出,与外界往来。其他时段,则与世隔绝。墨脱人世代探索,开掘出四条古道,让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外界有了连接,但古道无一不险,即使抵达的旅者也会承认,每一次试图进入墨脱都是一次冒险的赌博。

科研与保护工作者深入墨脱雨林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距离产生美”,经常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之于人与自然,同样贴切。有趣的是,这次展览策展人和艺术家10人中仅有吕植和孙海霆2人抵达过墨脱,田川和她的其他 8 位朋友都是凭借间接获得的研究数据、可视资讯和个体想象完成创作,以他们各自擅长的艺术形式远观从而走进墨脱。

发起人有话说

吕植:

“墨脱,对于热爱自然的人来说,是一个圣地,也是令我们这群来自不同领域的人走到一起来的原因。我们所创作的,既是一个由一系列独立的元素合力形成的一个作品,更是一个朝圣者的愿景:让墨脱的美好在地球上永存。希望作品中所蕴含的愿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思考,共同创造奇迹。”

田川:

“我们就地取材,把整个展览架高在空间原本就有的悬梁结构之上,就像墨脱教给我们凡事要顺势而为。作品各自散落在空间的结构木梁之上,九个作品看似独立,却又被房梁连接在一起,就像阔大的墨脱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世间万物彼此独立,冥冥之中相互助力。”

一时相见不如时时想见。生活在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愈发膨胀的当下,克制地亲近自然,更为难得。这次展览,我们邀请观展的每一个人,与我们一起尝试顺势而为,以个体纯粹的好奇心和朴素的善念,进行一场克制地亲近墨脱的实验,希望唤起大众对于个体与自然关系及相处之道的反思,也期待激发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创见。

如果你正好也在深圳,欢迎来现场打卡,并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1日 至 2023年3月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开展,每周一闭展

分展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龙岗区国际低碳城、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坪山区大万世居、深汕特别合作区

(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 来深港双年展“一人·众灵·呼吸”展览,感受墨脱的色彩与呼吸》)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连博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