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喜乐氛围中凝聚人情智慧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2-05 08:02

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节日的热烈氛围。在中国人眼中,过了元宵节,这个“年”才能画上圆满的句号。古时候,青年男女也会趁着节日的热闹氛围,在尽情游玩中与意中人相会,因此元宵节也是我国古代的“情人节”。此外,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等都是元宵节的别称。

元宵节也是深圳本地人心中的民俗大节日。据深圳民俗学者廖虹雷所著,正月十五,老深圳人称之为“散年”,是做年接近尾声的又一高潮。人们会热热闹闹地做“茨菇丁”,在祠堂上灯,并斗花灯。元宵节的前后3天,人们走亲戚、访友人、游春郊、打秋千、品擂茶、食糖丸、赏花灯、猜灯谜、看大戏、对山歌、舞麒麟、舞鱼灯、舞醒狮和举行开灯茶等活动,气氛十分热烈。

据介绍,老深圳人在这一天还约定俗成地吃生菜、大蒜、芝麻、竹笋等象征勤劳、聪明、能说会算及和气生财等吉利寓意的蔬菜,期盼新年走好运。深圳人家也会吃或甜或咸的“糖圆”、汤丸,寓意甜蜜圆满。据廖虹雷所述,深圳人过元宵节,除了以上特色食品之外,许多镇村与北方吃汤圆的习俗无异。《岁时广记》等史料记载,从宋朝开始深圳便把“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等称为“元宵”。

此外,深圳本地人还有上灯、赏灯、耍灯的习俗。走马灯、纸角灯、萝卜灯、柚子灯、椰壳灯、纸皮灯、竹筒灯等都是人们制作玩耍的品种。旧时深圳,人们会在元宵月夜,人们出门看花灯、听粤曲、会友人、见情人、猜灯谜,可谓是一个充满人情味与智慧的喜乐节日。

(原标题《元宵节:喜乐氛围中凝聚人情智慧》)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