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上镜 150 | 良工巧匠,心手合一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3-01-30 22:18



静、巧、思


在那些制作精湛的工艺品上


总能感受到工匠的深厚造诣


一双神奇的手,赋予物件以灵韵


跟随镜头


一起看看那些匠人们沉心创作的画面





【精雕细琢】剑川木雕是云南省剑川县传统美术项目,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一块木雕需经过立意、线描、打坯、修光、装饰等工序,方可成品。出生于剑川白族农村的段四兴,是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家族中有多人从事木雕创作工作。为传承技艺,段四兴在家乡开起了木雕传习院,广招学徒,鼓励学生在木雕中加入流行元素,开发创意作品,为传统的剑川木雕注入活力。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陶书乡愁】生活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碗窑村的徐荣洪是当地徐家窑的第五代制陶艺人,也是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人。泥料制备、拉坯造型、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要想做出精良的紫陶工艺品,每个流程都需要潜心钻研。徐荣洪介绍说,作为紫陶艺人,以陶为纸,根据器型将不同的文化与艺术形式注入其中,使其具有无限活力。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团结之弦】扎念琴,又名六弦琴,是藏族传统歌舞“堆谐”中最常用的弹拨乐器。扎念,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在西藏,扎念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西藏日喀则拉孜县有着悠久的扎念琴制作历史。2014年,“扎念琴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47岁的索朗琼拉是该项目的传承人。他从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艺,六年后出师。2010年,他和朋友们一起成立了制作扎念琴的民族手工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浮雕的重生】李仁清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浮雕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与传统的平面拓印不同,高浮雕拓印需要将湿透的宣纸沿立体雕像轮廓剪开,直压在各个部位,因此拓印后的宣纸呈碎片状,而李仁清则需要把成百上千张的碎片粘接在一起,形成一整幅平面作品。高浮雕传拓技艺将不可移动文物按1:1的比例转化为可移动文物,甚至可以将石刻上的裂隙、剥蚀等病害记录下来,为观察和保护文物提供准确信息。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综合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余晓泽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