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春节|大年初三:养精神,扫庭院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2023-01-23 23:20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正如民谣所说,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人们大都守夜劳累,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这天总算告一段落。大年初三人们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身体,养精蓄锐,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不同于初一初二出门拜年、互道恭贺等习俗,初三有较多禁忌。《深圳市志》社会风俗卷中记载,“从年初二开始,拜年,派‘利事’的活动便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告结束。其中只有正月初三日,不相互拜年,民间传统是‘赤口日’‘穷鬼日’”。

在深圳传统春节习俗中,初三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不宜外出拜年。因此,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以求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遇到不幸的灾难。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而后将“赤口”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但由于现在人们难得在春节团聚,该习俗已经有所淡化。

此外,正月初三在深圳等广东地区又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它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不在这天宴客,以免冲犯“赤狗”,带来贫穷。与此同时,深圳老一辈居民会在清早起来洒扫庭院,把年初一、初二两天的爆竹屑、糖果纸等垃圾清扫送出屋外空地,意味“送穷鬼”,祈盼摆脱贫穷。唐人姚合有诗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同样是在初三,中国南北地区的民俗活动不尽相同,地域文化给春节期间的每一天打上了不同的烙印。每年的正月初三被北方地区的人们称之为“扫帚日”,人们会在这天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讲究从外往里扫,有聚财之意;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是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跨过淮河,在浙江嘉兴、湖州部分地区,初三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的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

(原标题《大年初三:养精神,扫庭院》)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