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民生之本、保障城市建设者“劳有厚得”,是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区的“必答题”。南山区基层党组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配送骑手、环卫工人、建筑工人、青年创业者等劳动群体,依托一项项“真材实料”的民生微实事,解决权益保障、就业帮扶、家庭关怀和社会融入等难题,以民生服务的“专业度”换取居民群众的“满意度”。
破解失业待业难题 助力居民端稳就业饭碗
据沙河街道党工委走访调研,辖内35-50岁的居民群体中就业困难居民约780人,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个人或家庭“经济危机”。
为此,街道党工委把就业困难人员作为重点帮扶群体,结合新兴就业创业趋势和辖区人群结构特征,开设收纳整理师培育项目。引入专业导师团队,点对点指导扶持,联动13个社区孵化就业平台,打造整理收纳师再就业队伍;此外,还推动再就业队伍反哺街道和社区,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士和防疫人员等家庭提供整理收纳服务,形成一个培育、实践、就业、创业、服务的闭环系统。
据了解,项目首期招募时,面向13个社区开放的260个名额迅速报满。其中,学员罗女士在就业扶持短短2个月后,就成立了一家工作室承接订单,服务更是得到居民邻里的点赞认可。“订单也在逐渐增多,相信生活会越变越好。”话语间,罗女士透露着对未来的憧憬。
沙河街道通过民生微实事,积极破解疫情之下就业渠道紧、成本高、链条长等难题,助力失业待业居民尽早就业、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为辖区居民“雪中送炭”。
沙河街道整理收纳学员参与入户收纳实操
社区骑手由乱到治 构建融合共享暖蜂家园
粤海街道大冲社区科润路是居民公认的“网红美食街”,但却有一个难题摆在社区党委面前:科润路有大量外卖骑手集聚,日均吞吐量达400人次,常引发交通安全、环境问题,骑手与居民、商家间也时有摩擦纠纷。
如何解决骑手管理乱的难题?大冲社区党委从阵地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完善运营机制,以“红、暖、融”三字诀建设暖蜂温情家园。首先,在“蜂汇一条街”建支部、聚党员,带动更多新就业群体加入支部,激发“红”的强劲动能。其次,携手有关部门建设暖蜂驿站,联动辖区商户和居民,提供慰问帮扶、健康理疗、安全科普等特色服务,彰显“暖”的鲜明底色。此外,还为骑手赋能,设置“流动骑手楼栋长”、组建“骑手志愿队”,由社区党委带领骑手参与交通劝导、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建设“融”的幸福家园。
大冲社区党委着力编织暖蜂服务“一张网”,建设融合互促、开放共享的暖蜂家园,让社区人情由“冷”变“暖”,让骑手队伍由“散”到“整”,让工作成效从“无”到“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大冲社区党委为辖区骑手举办生日会
五大关怀送入工地 织牢织密普惠服务网络
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约有1.2万在建工人,因绝大多数是来深建设者,他们在生活中面临诸多苦恼,如子女成长教育、劳动技能提升、就医用药、城市融入等实际困难。
为了让城市发展红利更广更深惠及来深建设者,沙河街道党工委针对建筑工人的愁难事,开展“五个一”关爱行动:“一份关爱”之暑期缤纷课堂活动,为工人子女共计580人次提供了17场课业辅导和兴趣培育课堂,解决工人家庭子女课业辅导、素质发展等难题;“一份关爱”之城市体验活动,带领40名工人子女参观博物馆、规划馆、爱国教育基地等,激发工人家庭对自身建设成就的自豪感、荣誉感;“一个梦想·一张寄托”之爱心书包活动,为50名经济困难的来深建设者子女寄去“梦想书包”和父母的照片,给孩子的成长带去温暖与力量;此外,还有“一份认可”之技能大比拼活动,“一方服务”之健康服务进工地活动等。
沙河街道党工委借助多元化的暖心服务,解决来深建设者的实际需求,不断扩大普惠服务覆盖网络,力求让来深建设者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沙河街道建筑工人参与爱心书包活动留影
情暖困难环卫工人 保障劳动者享受公共服务
近三年来,环卫工人并肩抗疫一线,成为专项垃圾清运的“主力军”、环境清洁的“消防兵”,捍卫社区防疫环境保障线,营造安全洁净的居民生活环境。桃源街道龙光社区党委延续关爱环卫工人主题,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第四季关爱行动,共计服务辖区环卫工人230人次。
社区党委不定期为一线环卫工人送去紧缺的日用品和耗损较快的工作装备,还在节庆日、酷暑天为困难环卫工人家庭带去慰问和帮扶物资。通过张贴温馨提示、派发传单等方式,强化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妥善处理打包有害危险垃圾,降低垃圾处理难度和工作量。同时,社区党委还组织环卫工人交流会,在拉家常、问冷暖中听民声、察民意。
龙光社区党委凭借一件件好事,妥善解决环卫工人的所想所困,保障城市一线劳动者也能享有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进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龙光社区环卫工人领取社区爱心物资
培育深港澳青年人才 厚植创新创业发展沃土
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内坐落着近300家港澳企业,活跃着20多万青年职工和创业者,是南山企业总数和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社区,也是“青年发展型城市湾区青年服务试点社区”。为解决湾区青年在创业政策和资源上的难点,助力更多粤港澳青年实现湾区创业梦,粤海街道党工委“上线”湾区青年空间助创启航“2.0版本”。
本次助创启航服务颇为丰富:一方面,为湾区青年开展15次“专精特新”线上直播分享、9场“港人港企粤海直通车”主题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围绕惠企政策、港澳青年人才计划、创业支持政策、产品宣传等内容进行深度讲解,参与青年共计2600人次;另一方面,举办3场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意集市系列”主题活动,为300名湾区青年搭建起一个资源更开放、联系更紧密的交流平台。同时,还组织湾区青年走访市内名企机构,邀请“大咖”分享产品研发、企业管理、产业升级等经验和成果,撬动企业资源共育青年人才。
街道党工委聚合企业和人才资源,探索政企联动共建共享、港澳青年人才培育、创新创业多元扶持等服务模式,为深港澳青年人才和初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优势。
粤海街道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创业知识
心向远方,笃行不怠;山水万程,步履不停。南山区基层党组织聚焦聚力高品质民生建设,以一笔笔小资金办好温暖人心的“大民生”,以一项项小举措践行为民服务的“大宗旨”,以一个个小切口彰显人民至上的“大情怀”,在民生发展路上始终坚持当标杆、作示范,让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体会“劳有厚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原标题《劳有厚得:民生微实事助力将奋斗故事镌刻在南山这片沃土》)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