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标准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以更高起点谋划南山民生福祉,是南山区民生工作的永恒追求。今年以来,南山区持续聚焦“民生七有”目标,结合优化养育教育服务的工作要求,利用民生微实事携手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健机制、拓项目、树品牌,探索更具生命力的“幼有善育”微服务模式,厚植儿童幸福底色,书写温情南山故事。
护安全——守护童真防范伤害
呵护幼苗在丽日晴空下安全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补足学校和家庭在欺凌、家庭暴力、诈骗诱拐和性侵害等少年儿童侵害的教育短板,是粤海街道和桃源街道桃源社区诠释儿童友好理念的生动实践。
粤海街道党工委回应家长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聚焦少年儿童安全保障开设防范侵害系列课堂,调动孩子们参与情景角色扮演、场景头脑风暴和开放式辩论,帮助他们掌握有效辨识危险的能力,建立其处理人际交往摩擦、冷静应对危险的信心和勇气,并强化其遭遇伤害后及时求助、科学处理的意识,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力量。
此外,街道党工委还联合辖区校园建立防治欺凌的长效机制,依托专业培训资源,提升教职人员和社区家庭对欺凌行为的科学预防和积极干预,面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能够做到敏锐察觉、及时制止和协同矫正,实现家校社联动联防,合力构建常态化、规范化的“共育”格局。
辖区儿童通过情景剧学习辨识危险侵害
桃源街道桃源社区党委针对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质,分别面向孩子和家长群体定制差异化、科学化、趣味性的性教育课程体系,并配备专门的性健康教育学校用书、学生读本和家长手册。
整套课程共含100余课时,内容涵盖从入门级的认识生理结构、悦纳身体变化,上升到进阶级的普及性与健康、性的伦理法律常识,同时增设课堂向家长讲授如何科学解读孩子眼中的“性”与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该套课程有效加深社区家庭对性教育的认识理解,逐步解开家长心中“敏感尺度”千千结,同时为学校开展性教育积累专业化经验,进一步让家、校取得共识,同向发力,共筑未成年人保护“堤坝”,护佑千花万蕾健康成长。
辖区小学生参与性教育课堂互动问答
助高飞——“折翼天使”振翅有力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这正是南山街道桂湾片区持续帮扶辖区特殊儿童所传递的正能量。数年以来,桂湾居委会用不断升级的走心服务托举起特殊儿童家庭融入社会的梦想。
桂湾片区内有20余户身心残疾的特殊儿童家庭,在特殊儿童的康复和社会融入过程中,桂湾居委会走稳服务“三步路”,保障温暖不断档:一是通过艺术疗愈减压活动,搭建特殊家庭交流互助平台;二是将每一户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入困境编排成故事情景剧进行宣传演绎,消除社区居民对特殊儿童的偏见误解,呼吁居民签名帮扶倡议书,共当特殊儿童家庭融入社区的“心灵摆渡人”;三是挖掘培养特殊儿童的才艺潜能,并鼓舞孩子站上文艺展演的舞台倾情演出,既坚定了特殊儿童家庭的康复信心,又营造了友爱互助的社区氛围,让“折翼天使”也能在同一片蓝空舒展翅膀。
辖区特殊儿童参与圆梦文艺展演
出“心”招——心灵成长通关秘籍
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亟需家庭、社会干预实现常态化。西丽街道大磡社区党委紧抓孩子们的安心育心工作,依托民生微实事为社区家庭搭起暖心“解忧杂货铺”。
“之前单纯认为孩子性格内向,没有引起重视,等出现反常行为,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又没有处理经验,这可怎么办?”面对来自社区家长们的求助,大磡社区党委眼疾手快引入心理健康公益项目,为社区少年儿童注入“心”能量。音乐绘画沙龙、感官解压妙方、社交场景互动、亲笔信任家书……
项目通过10期“招式”不同的亲子活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知,学做从容“情绪园艺师”,同时帮助家长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观念,掌握处理孩子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逐渐化解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危机,守护孩子心灵健康成长、人格健全发育。
辖区少年儿童参与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有“趣”处——社区出招花式带娃
如何缓解双职工家庭的子女“看护难”问题,同时架构起社区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南山街道北头社区和桃源街道长源社区分别展现了不同的“花式带娃”范本。
生活劳动能力成小学教育重点,社会普遍认同,但双职工父母却感到头疼:“谁来教?怎么教?家里有条件和环境吗?”北头社区党委闻需即应,为双职工家庭神速支招,在辖区内开展以亲子收纳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
现场由专业收纳整理师通过游戏互动形式,引导社区父母和孩子了解居住空间规划,共同完成家居收纳小任务,同时借助线上社群打卡、正向激励等手段,鼓励孩子整理收纳玩具、书包、衣物及家庭公共空间,引导学习成果持续转化,既能逐步培养其自主管理意识,又将教育契机植入家庭生活,帮助社区家长轻松育娃,促进亲子关系和谐融洽。
辖区亲子家庭学习厨房收纳整理技能
长源社区党委聚焦中小学生寒暑假过度用网、沉迷网络的问题,着重加强社区“归笼神兽”的户外拓展活动建设,鼓励社区少年儿童走出虚拟世界,建立与现实事物的连接感。
社区党委通过开展暑期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沉浸式探索田园农场、木艺工坊及主题科技馆,策划艺术导赏、模拟安全逃生、工艺品制作等体验环节,实现知识的趣味传达,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暑期也能充电。研学活动使社区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具教育内涵,是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解决双职工父母后顾之忧的有益探索。
辖区少年儿童体验安全逃生模拟演练
南山区以民生微实事为桥梁纽带,为辖区少年儿童搭起健康成长平台,推进幼有善育的美好蓝图转化为全面铺开的生动实践,以精准化、精细化的社区服务,让民生幸福场景渗透城区肌理,为深圳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探索“南山经验”,续写“南山佳话”。
(原标题《南山区民生微实事助力“幼有善育”微服务模式》)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