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了一串安全密码。它是危难之际守护市民安全的生命线,更是分分秒秒全年无休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今天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让我们致敬这座城市里的所有平安守护者,致敬过去一年来他们无数次扶危救难、服务市民的拼搏奉献、赤胆忠心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深圳公安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紧紧围绕市民群众对平安深圳的新期待,不断创新完善失联人员查找机制,让3.7万个失联的家庭免于失散之苦;打击整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安全;“局长信箱,接诉即办”全年办理2.6万余件群众来信,成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快车道;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在2021年下降11.8%的基础上,再降5.29%,管理成效步入世界一流水平……
过去的这一年,深圳公安奋力向着“六个当先锋作示范”的总定位、总目标迈出坚实步伐,以过硬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平安答卷”。
深圳公安最大限度把警力压向路面,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和发挥高压震慑效应,加大巡逻管控力度。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不断完善失联人员查找机制
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老人、儿童容易因不熟悉城市环境而走失走散。每一起人员失联警情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牵动着一个心急如焚的家庭。2021年8月以来,深圳市公安局创新打造失联人员查找中心,以合成作战机制为保障,对人员失联警情一律“接报即查、有求必应”,聚焦“黄金24小时”,以最快响应、最强手段、最全资源启动合成作战,做到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
2022年10月,深圳警方历时12小时接力找回失联遇险女子,就是失联人员查找机制进一步丰富完善的生动实践。徒步爱好者龙女士在大鹏柚柑湾游玩时,手机不慎掉落水中。在捡拾手机的过程中,她又因礁石湿滑,不慎落水。在海浪冲击下,龙女士身体多处擦碰受伤,最后挣扎着爬上了一块礁石,疼得无法动弹。等到晚上,龙女士的丈夫张先生见妻子迟迟未归,手机也关机了,于是报警求助。
“家人下落不明,亲属肯定会焦急万分,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求助。”深圳市公安局指挥部情报指挥处处长王征途表示,深圳公安从规范接警前端入手,对人员失联警情保持高度敏感,只要查明确实处于失联状态,一律立即受理、即刻查找,一改过去单兵作战、人员及资源不足、失联人员信息难以判断、无法第一时间调集充足的救援力量的弊端。接警员放下电话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一场多警种多部门的合成作战、争分夺秒接力寻人的行动即将展开。
接警记录显示,20时4分6秒,接警员将该警情标记为“走失寻人警情”,要求立即出警处置;20时4分39秒,信息同步至大鹏公安分局,值班民警第一时间签收;20时6分17秒,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协同查找;20时7分30秒,大鹏公安分局同步启动合成作战。
所谓合成作战,就是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纵向合成,专业分局、警种横向融合联动,作战单元内部岗位互通互补。如今,深圳公安查找失联人员的联动效率已实现“秒级响应”。失联人员查找中心通过云指系统推送“找人”相关核查指令,改变了以往逐个打电话、发传真的联动方式,各单位专人值守、第一时间响应,大大提高查找效率。
在警情流转的同时,两级合成作战迅速启动,突破警种界限,整合力量和资源,指挥、刑侦、网警、治安等多警种集群参战。一方面快速联系报警人,多方确认失联人员个人信息、当天活动情况等信息;另一方面,辖区派出所安排路面警力协助查找,同步调取相关区域公共视频进行分析。经综合研判,民警发现龙女士失联时沿着柚柑湾一海滩往大鹿港方向走,救援方向被锁定在柚柑湾。
深圳市公安局大鹏分局警力接力奋战12小时,将失联女子从海边寻回送医。
有了这个明确位置,深圳警方便围绕柚柑湾一带展开查找:一组警力陪同龙女士家属在酒店逐帧查看公共视频,不放过一丝线索;另一组陆上搜救警力手持电筒,在礁石嶙峋的海边四处搜索,海上搜寻小队则搭乘着快艇,用探照灯沿岸线搜寻。就这样,他们不眠不休搜寻了12个小时,才在一处僻静的礁石旁发现龙女士。
2022年,深圳公安启动“失联人员查找”等警情的合成作战7.5万次,利用“大数据+警犬+刑事技术”找回失联人员3.7万人,6岁以下儿童找回时长平均不到27分钟,全警快速响应、一击必中的实战能力全面提升。
来信人诉求件件有回应,局长信箱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
2022年6月,深圳市公安局“局长信箱,接诉即办”收到一封长达1500字的感谢信。市民杨女士在信中详细讲述了一家人在深圳警方的帮助下,与失散27年的姐姐团聚的经过。1995年,杨女士的姐姐外出务工时和家人失联,全家人找了姐姐27年。去年除夕,杨女士的母亲触景生情,又向她表达想要找回大女儿的愿望。杨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深圳市公安局局长信箱写了一封简短的求助信,希望公安机关帮助寻亲。
求助信发出后的十几分钟,杨女士就接到了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民警打来的电话。更让杨女士感到欣慰的是,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上塘派出所民警就请她母亲到所里采血统计DNA数据样本并入库。“这速度我是没想到的,原以为最快也要等到春节假期后才能采血。”杨女士说。经深圳公安的多方调查和实地排查,杨女士失散20多年的姐姐在2022年3月被找到了。
杨女士寻亲故事的背后,展现的只是深圳公安“局长信箱,接诉即办”工作成果的冰山一角。“局长信箱,接诉即办”的响应速度,得益于工作机制的完善及其强有力的保障。2021年5月1日,深圳公安正式启动“局长信箱,接诉即办”,截至目前已出台1到8号令,不断优化机制,从机制层面推动问题整体解决。局长信箱对群众每一封来信10分钟内签收,签收后30分钟内电话回访,做到“即接即办、应办尽办、一办到底”,让广大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远在安徽的程女士听信骗子自报家门,以为诈骗自己的公司在深圳,遂写信送到局长信箱,请求深圳警方查证。最终查实,涉诈公司、嫌疑人和受害人都不在深圳,深圳警方没有管辖权。尽管自己的烦心事没有被解决,但程女士又在写求助信的第二天写了一封感谢信到局长信箱。她在信中写道:“真的没有想到,在我最彷徨无助的时候,民警成了我最信任和亲近的倾诉对象,给了我最大的温暖和安慰!”原来,信箱专班民警还贴心地把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流程告诉了她,并告诉她后续再有求助可直接打民警电话。
如今,局长信箱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快车道”,全面撬动重复报警、涉警投诉、行政复议等大幅下降;作为检视公安工作的“反光镜”,对行政服务、公安执法、规章制度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提升。2022年,“局长信箱,接诉即办”累计办理约26400余件群众来信,成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快车道。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显示,深圳警务透明度指数全国排名第一。
扎实构筑反诈坚固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在警情总量中占比较大。2022年,深圳公安在总结劝阻、止付、打击、断卡、宣传、联动等“六条战线”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解构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碰瓷敲诈等新型犯罪特征,围绕“推广、技术、数据、支付”全链条打击电诈黑灰产业犯罪,126宗百万元电诈案件全破。
2022年8月23日,市民夏女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在骗子层层递进的威胁恐吓下,她离开家,躲到空无一人的角落,准备往骗子们提供的APP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夏女士的两张卡,存款总计170多万元。夏女士被骗子盯上后不久,警方也已行动起来。粤海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立刻开始采取相应对策。骗子指挥着夏女士转移了5个点位,民警们就一路追了5个点位。
就在骗子即将得逞之际,几名民警赶到夏女士身边,及时阻止了这场骗局。事后发觉自己险些酿成大错,夏女士忍不住后怕,她说:“我差点就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了,幸好你们及时赶到,阻止了我的操作,不然后果我都不敢想象。”
参与上门劝阻的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粤海派出所民警李方介绍,夏女士遭遇的是有针对性专门设计的骗局,内核还是冒充公检法那一套,但骗子们狡猾地披上了其他外衣。有趣的是,电话那头穿着“警服”的骗子,看到李方这名真警察出现时还不慌不忙,质问他:“你哪个单位的?”李方说,这种骗子要么是入戏太深,为了骗人先把自己给骗了,要么就是利欲熏心,有恃无恐。
这是深圳警方争分夺秒上门劝阻的一幕,也是“六条战线”中避免诈骗成案的关键一环。深圳公安通过技术攻坚,建立起更加有效的预警工作机制,组建了市区两级专业劝阻队伍,出台短信提醒、电话劝阻、民警上门等分级分类处置规范,对预警劝阻情况进行监测、每日倒查,大幅压缩劝阻时效、提升成功率。
2022年,深圳警方进一步丰富反诈的内容、手段及方式,不仅将合成作战的战术战法与反诈进一步深度融合起来,还与银行、运营商等单位加强协作,将防患于未然落到实处,“从被动转向主动”。目前,深圳已形成应对诈骗案件的多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并将过去积累的反诈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在预防方面进一步提高要求。深圳警方全面加大主动治理的力度,与银行、运营商等企业单位深度合作,针对疑似涉嫌诈骗的账户进行重点管控,进一步加强实名化管理等相关工作。此外,银保监会等组织机构,也在和公安部门联手推进反诈相关工作。
忠实践行为民初心,聚焦关切办好民生实事
城市交通是联系社会生产、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之一。深圳公安视群众生命安全为最大民生福祉,把压降交通事故作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举措。
“轰轰轰!”深夜,原本安静的街道上传来阵阵汽车发动机轰鸣(俗称“炸街”)的声音,扰人休息。2022年,为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环境,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和睡眠体验,深圳公安交警部门坚持打防并举、源头治理、综合施策,通过采取强化法治支撑、拓宽线索收集、广泛排查摸底、组织集中行动、加强普法宣传等措施,多措并举,重拳出击,严厉查处车辆非法改装、飙车、噪音扰民、追逐竞驶等涉“炸街”交通违法行为。
2022年10月,深圳交警接到市民举报称,在南山区沙河西路与白石路交叉路口看到有四五辆电动车飙车,不断做出危险动作。深圳交警调查发现,10月6日22时许,张某、颜某、钟某、刘某等几人相约骑行二轮电动车出行。当晚,他们骑车途经南坪快速、沙河西路、留仙大道等路段,一路风驰电掣,还做出并排行驶、“翘头”等危险动作。这些行为严重影响道路上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扰乱了道路交通秩序,违法人员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高考期间,深圳交警充分发挥铁骑优势,及时为考生提供帮助。
2022年,是深圳公安持续大力推进交通安全治理的一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实现连续18年下降,较大以上交通事故“零发生”,“飙车炸街”等群众关注问题得到有力整治。
在保障群众安宁、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征途中,深圳公安还全力守护医院、校园、大型商圈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安全。每逢工作日,市民在经过中小学、幼儿园时,除见到成群结队的“蓝校服”,还有在校门口站岗的“警察蓝”。此外,在全市各个医院、各商圈和充满烟火气的寻常宵夜档,也能看到深圳警察的身影。深圳公安持续以校园“高峰勤务”、医院“入院安检”、宵夜档“六个一措施”为主要抓手的重点部位高标准勤务,全面推进重点单位“最小应急单元”覆盖率达100%,推动打架斗殴等影响群众切身安全感警情同比下降54.6%。深圳社会治安的完善,正是在这一项项打击整治中不断提档升级。
2022年,针对老百姓办事“多地跑、跑多窗”问题,深圳公安持续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打造“智慧警务舱”,在不改变各警种业务系统和工作地点、不增加警力的基础上,将“网上办”“一体机”与“窗口服务”以全新方式深度融合,构建公安服务事项“一窗通办”的“云窗口”。目前,“智慧警务舱”已实现16类仅需“跑一次”办理的户政、出入境、交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责任担当让警徽更闪耀
今年1月10日,是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华富派出所民警皮政从部队转业后度过的第三个警察节。有着14年党龄的他转业不转志,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2022年6月16日14时50分许,巡逻完毕的他在回派出所的路上,及时挽救了一名幼童。提起这段让张先生一家刻骨铭心的经历,皮政显得很平静。他说:“我觉得这件事没有什么特别,群众有难,警察救助责无旁贷。”
当天下午,张女士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她孩子在幼儿园身体不舒服,让家长来接回去。她从幼儿园接到儿子,驾车至北环大道珍珠岭天桥路段时,儿子突然发生抽搐,嘴唇发黑。张妈妈赶紧靠边停车,将孩子抱出车外,并给丈夫张先生打了电话。看着孩子越来越危险,无助的她哭着抱着孩子坐在地上。此时,有热心市民发现到不远处有一辆警车驶来,于是立即挥手示意。驾驶警车路过的,正是皮政和辅警王利乾。
看到张女士怀里的孩子嘴唇发黑、双目上翻,皮政没来得及多问,马上将母子二人带上车,又对他们说:“不要怕,有我们在,马上就到医院了。”看到张女士一直在哭,皮政不断安抚她的情绪。
去往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路上有一段路车多缓行,王利乾立即通过警笛喊话,提醒其他车辆让行。一路上,警灯闪烁,到医院路段时交通拥堵情况更严重了,皮政将警车停放在路边,抱起孩子就奔向医院。原本正常走路需要10多分钟的路程,皮政仅用5分钟就抱着孩子一路飞奔送到医院。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华富派出所民警皮政及时将突发疾病的儿童送往医院救治。
到医院后,皮政又帮忙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向医生简单介绍了情况后,医生便开展了紧急救治。此前,华富派出所与辖区市第二人民医院针对此类紧急救援行动建立了高效联动机制,皮政在将孩子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已提前通知医院警务室与急诊科室沟通,为孩子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还没来得及留下这位警官的电话,他就离开了,真想再找到他,当面对他表示感谢。”当晚,张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尽管我不知道他全名,但我真心感激他为孩子抢得了宝贵的急救时间,我要发个朋友圈记录下这一天,让孩子长大后,知道有个叔叔这么帮助过他。于我而言,当自己最亲的人在最无助的时候被给予了最无私的帮助,给予最朴实的安慰,这份情,我会记很久。”
“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解决困难,看到小孩没大碍,我心里也很开心。小孩没事就好,帮群众解决困难是警察应该做的。”皮政说。
这一年,还有很多紧急救援的一幕幕在深圳上演。6月8日17时30分许,深圳市公安局深汕分局机训大队动中备警力在228国道路段巡查时发现,赤石镇圆墩村中石化加油站的低洼积水处有一辆黑色小车滞留。当时,积水已经淹至车窗处。动中备队员杨晓南不顾个人安危,蹚过齐腰深的浑浊泥水上前察看,发现车内有一女性车主被困。因积水过深,车辆泡水熄火,无法正常启动,被困女司机惶恐不安。杨晓南一边隔着车窗安抚车主情绪,一边告知她开门后要马上跳上自己的后背,防止受到泥水冲击。随后,他采用背负的方式成功将女车主救援至安全地点。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深汕分局机训大队负责人刘志勉带领警力携带救生艇等救援装备赶到现场,再次查看现场及周边有无其他被困人员。经仔细排查,他发现加油站内还有2名工作人员和旁边的司机之家楼内有一家五口被困。刘志勉立即组织现场警力分工合作,迅速开展救援工作:一组警力立即进入水中,利用救生艇等设备开展救援,通过背负的方式转移被困人员;另一组警力则留在路边做现场警戒及后援保障工作。救援过程中,降雨仍在继续、水位继续上涨,给救援工作增添一定困难,救援过程持续了近30分钟,他们一次次蹚过齐腰深的泥水将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据悉,深圳公安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当先锋、作示范”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法治深圳,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公安工作率先实现现代化保障深圳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力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保驾护航。
(原标题《深圳公安:金盾闪耀铸忠诚,倾情服务惠民生》)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17
5级大风航拍邂逅深圳西部绝美日落盛景 4月22日,哪怕面临着5级大风的挑战,我依旧无畏前行,用航拍镜头捕捉了深圳西部那震撼人心的日落景象。画面中,广深沿江高速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串联起城市与大海的脉络,在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远处,无垠的大海与天空相融,波光粼粼,尽显辽阔与深邃。而画面右侧,机场上飞机起起落落,仿佛穿梭于天地之间,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大自然与城市的和谐之美,希望这份独特的视觉盛宴能带给你心灵的触动。 据悉,4月23一25日广东省将迎来汛期首场暴雨过程。25日深圳(含深汕)将出现局部暴雨伴强对流天气过程。#读特小记者#
00:30
一年级读特小记者小试身手!亲手制作香甜南瓜饼 今天,我这个读特小记者化身“小小厨师”,在厨房里完成了一次超有趣的挑战——亲手制作南瓜饼! 我先和妈妈一起挑选了圆圆的南瓜,把它洗干净、削皮、切块,再放进锅里蒸熟。看着南瓜在锅里慢慢变得软软的,我心里可期待啦!南瓜蒸熟后,我用勺子把它压成泥,加入香香的糯米粉、甜甜的白糖,揉成面团。面团软软的,摸起来可舒服了!接着,我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压扁,还在上面按出了漂亮的小花图案。最后,把做好的南瓜饼放进锅里煎至两面金黄,不一会儿,厨房就飘满了甜甜的香味! 咬一口自己做的南瓜饼,又软又糯,甜丝丝的,比买的还好吃!这次制作南瓜饼的经历太有意思啦,我不仅学会了新本领,还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以后我还要尝试做更多美味的食物,和大家分享我的“美食小成就”!#读特小记者#
00:56
图腾影视😁😁😁😁
《滩涂上的翡翠森林》 #读特小记者# 在深圳的怀抱中 有一片神奇的红树林 宛如绿色的梦境,静谧而安详 高大的树木,肩并肩 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穹 叶子在风中,轻轻吟唱 诉说着古老而新奇的故事 阳光洒落,金色的光线 穿过枝叶的间隙 在地上描绘出,奇妙的图案 那是光与影的交响 海边,海浪轻拍沙滩 如同温柔的摇篮曲 红树林矗立于此,坚定不移 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天地 在这片绿洲,自然的奇迹 白鹭翩跹,海鸥翱翔 在蔚蓝天空下自由地歌唱 我深爱着这片深圳的红树林 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礼物 蕴藏着快乐,蕴藏着美好 在我心中,永远璀璨夺目
#读特小记者#今天我来到深圳大剧院欣赏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这场舞剧太精彩啦,像一阵旋风,把我卷进了一个充满侠义与梦想的世界。 一开场,舞台上的场景就像电影里的老香港,街道、店铺都很逼真。灯光一亮,演员们登场,他们的动作又快又有力,一招一式,看得我眼睛都不敢眨。我最喜欢的是叶问和其他门派掌门比武的片段,叶问的咏春拳,一会儿像流水一样流畅,一会儿又像闪电一样迅猛。其他掌门的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和太极拳也各有特色,螳螂拳的动作像螳螂捕猎,又快又狠;八卦掌的脚步轻盈,转来转去;八极拳刚猛有力,每一下都像是能把空气打碎;太极拳则慢悠悠的,却感觉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对决,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看得我热血沸腾,忍不住和观众们一起鼓掌叫好。 除了精彩的武术动作,这部舞剧还有很感人的地方。叶问的妻子生病了,叶问不得不离开她去打拼,他们离别的场景,让我心里酸酸的。还有猪肉荣为了保护叶问,勇敢地挡下了坏人的枪,叶问抱着他痛哭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这些情节里,我看到了叶问的无奈和悲伤,也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舞剧里还有一条关于电影剧组的故事线,虽然一开始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看到后面,我发现这条线和叶问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剧组的人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坚持,这种精神和叶问练武、开武馆的坚持是一样的。这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梦想,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看完《咏春》,我对中国武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喜欢传统文化了。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舞蹈和武术,还学到了很多道理,比如要勇敢、善良,要珍惜身边的人,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以后也要像叶问一样,做一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